第一千二百零四章热销到断货(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单纯用黑釉制作瓷枕,感觉有点不对劲。

如果是用来消暑的话,其实用绿釉最好。

而这样的作品,现代也有存世古董。

在州泰市博物馆内,就收藏有一件古人纳凉“利器”——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

它形似如意,为宋代瓷器,至今也有约千年历史。

如今看来,它的实用价值已经日趋消失。

然而,它所蕴含的造型,以及绘画艺术的美,却随着时间沉淀了下来,让人惊叹。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李清照的《醉花阴》,被人称为一句一个“凉”字。

其中第四句中的“凉”就在于“玉枕”。

这里的玉枕,并非玉石所制,而是指瓷枕,它是古人夏日消暑的必备之物。

这一件绿釉瓷枕,它的全名叫做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烧制于宋代。

它长28.5厘米,宽24.5厘米,高7.3厘米至10厘米。

远远望去,整个瓷枕呈翠绿色。

如意形的枕面,好似一张盛夏中郁郁的荷叶,带给人们阵阵凉意。

又如一汪碧绿的池水,滋润着心头那一份烦躁。

这件绿釉荷叶形枕,是1984年11月在州泰城西南出土的。

除底面施透明釉以外,其余均为低温绿釉。

通过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一个侧面有四个支烧点,露出暗红色的胎土。

这可以说明,这只瓷枕是立起来烧制的。

如果仔细端详这件瓷枕,还会发现枕面如意形的开光内,刻着三片摇曳的芭蕉叶。

也许是宋代的特色,也许是宋代的匠人都比较有良心。

反正不敢是什么纹饰,都雕刻入微。

像是芭蕉叶,每片叶子都有锯齿般的边缘和纤细的叶脉,十分生动。

此外,瓷枕的底部,还印有一个玉圭形的框,框内有“陈家记号”四个字。

如同现在的名牌商标一样,表明它在当时是一件高档商品。

小东西蕴含着大道理,人们看到这个瓷枕后,可能会疑惑。

这个又硬又大的东西适合做枕头吗?其实这当中蕴含着大道理。

瓷枕质地硬就会“逼”着人,在入睡后不断调整睡姿,保持身体的活动,这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使用时,也可以在表面包层棉纱,调整软硬程度,还可避免受凉。

根据目前所发现的一些枕头实物,四角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中间部分则保存较为完整,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古人使用瓷枕时,大多会在上面盖上一层铺垫。

还有研究发现,为保证颈椎在睡眠时不受压迫,古人还专门为颈部设计了托盘,使整个身体呈自然状态躺在瓷枕上,舒适地入睡。

其实,我国使用枕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陈风泽陂》中便有“辗转伏枕”的记载。

枕头作为日常睡眠工具,自古以来,材质繁多,类型各异。

古时睡觉的枕头,与现时的大相径庭。

除了最初的木枕,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原材料的丰富,品种也多了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换,逐渐有了玉枕、陶枕、漆枕、瓷枕、竹枕、布枕等硬枕头,尤以瓷枕最为流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