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迁徙(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在幽州都督王浚自领冀州刺史之后,吴信的坞堡也已经支撑不下去了,连年的歉收已经把坞堡中的存粮消耗一空,今年的大旱又让辛劳一季的春耕全都泡了汤。

吴信与坞堡中的其它几家宗帅商议,今年这种大旱灾情,不仅仅发生在冀州,其它的并、司、豫、荆、江等州同样严重,所以在秋天以后并州的匈奴人肯定会大肆掳掠周围州郡。

而且,恐怕到时候,吴信他们这个坞堡的人就算没有被匈奴人抢掠杀死,也会被冀州刺史征集的秋赋给活活逼死,他们这些寒门微末的小豪强可从来都得不到官府的一丝一毫的优待。

最终,已经坏无可坏的前景,让吴信他们下定了决心举族搬迁。

在众人商议往什么地方迁徙的时候,却落入了为难。

因为经过众人讨论,先排除最不合适的几个州郡。

第一个就是并州,那里是匈奴汉国老巢,晋朝的并州刺史刘琨只占据了晋阳城等狭小的地方,而且并州比冀州还穷困呢,早在几年前就有并州乞活军流落到冀州,所以第一个就派出并州。

第二个就是幽州,幽州虽然算是少有兵事的地方,但是幽州都督王浚在领冀州刺史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敢恭维,而且王浚自矜于出身门阀太原王氏,除了有利可图的时候,从来都不理会吴信他们这种小豪强寒门。

至于其他的关中、辽东、凉州、荆州等也都被沿途路程等各种理由否决了。

最后只剩下南方的扬州和青州,选扬州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东海王司马越已经委派了琅琊王司马睿南下扬州开府了,这是非常明显的信号,如果以后中原局势不可收拾,那么江左的扬州就将会是新的晋兴之地。

至于选择青州,则只有吴信一个人提议,不过,凭借着吴信的威望和过往的功绩,他的这个建议并没有被众人忽视掉,甚至是得到了大家隐隐的期盼。

几乎所有人都盯着吴信,只要吴信能说出一个让众人接受的理由,那么他们就将毫不犹豫的采用吴信的建议。

看着众人的表情,吴信对这些早就了然在心,他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些都是凭着他的实力,在过去几年的生死拼搏中给自己挣回来的。

吴信环视了一圈,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他指出:之所以选择迁往青州,是因为他通过许多渠道得知,如今的青州刺史刘预先后击败苟晞、刘灵、王弥等人,说明青州刺史刘预颇有才干,不至于像之前的冀州都督司马腾那样,被胡人破城身死,连累的百姓遭殃。

再一个就是青州刺史刘预虽然颇有战功,却也重视与民生息,听说青州的编户都可以免税数年,只需要服兵役即可,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是有了活命的保障了。

毕竟在古代,就算是真正的大灾之年,哪怕是颗粒无收,也并不是说连活命的糊口食都弄不出来的,许多时候真正逼迫的百姓家破人亡,或者抛家舍业成为流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严苛的税赋和动乱。

最后,吴信又说道,刘季兴虽然出身东莱天师道贼,但是能凭寒门微末的出身击败小苟,全有青州,而后又与民休息,招募人才不论士族寒门,是一个宽能容人,有豪杰气的一方人物,甚至能引得幽州都督王浚这么势利眼的人,都肯嫁女想盟,那么这个刘预一定比那个琅琊王司马睿强。

在听完吴信的话后,其它的几个豪帅虽然都觉得吴信说道有道理,但是这种举族迁徙的事情毕竟干系重大,有的人还是觉得青州四战之地,除了一个冬季封冻的黄河,就再无天险,实在是比不上扬州的江、淮天险啊。

这个人说完,立刻得到了一些人的点头赞同,毕竟这地理天险带来的安全差距,就算是主将牧守的实力差距都不一定能弥补过来。

吴信听完此言,却是有些暗带怒气。

“祖宗庙祠,父祖故地,不能拱卫守护,虽然说是为了宗族未来大计着想,但是确实已经是大大的不孝了。难道诸君真的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天下复安,能重新回归这河北故土吗?”

“我听说那琅琊王司马睿平易和气,要是太平乐世,应该是一个好的牧守长吏,但是如今天下动乱,要真投到了司马睿的江左,恐怕琅琊王可不是什么开拓进取的豪杰人物,我们这些人就再也没有在有生之年,回归常山乡里故土的指望了。”

“而青州不一样,如今天下诸州之中,王浚、刘预这对翁婿实在是有匡平四海的实力,要是投到青州,那以后不管是王浚,还是刘预平定了河北,我们这些人想重回故土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最终,这些想着暂时迁移他处,暂避灾祸的豪帅都同意了吴信的提议,都决定迁往青州。

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这一次迁徙就再也回不到曾经的故乡了。

永嘉三年,五月,冀州常山人吴信率冀州流民千户渡河、济抵达济南郡。

与此同时,另外还有冀州流民三万之众,先后渡河投奔青州,其中不仅有吴信这种豪强流民帅,更是有许多自从秦汉时代开始就声名显著的世家大族,其中几家宗族大姓,在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中有过华丽丽的出场。

就在河北冀州士庶百姓迁徙出逃的时候。

晋帝国的洛阳也正在发生一场关于出逃迁徙,哦,不,是关于迁都的大争议。

()

https://www.xddxs.co/read/16173/949866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