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鱼与熊掌(1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诸葛亮问道:“义商名垂青史,难道不能比一身的铜臭味儿更好吗?”

“商人有了钱,就会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刘正说道:“只不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钱和权,也不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无论在乱世,还是太平盛世,钱和粮都等同于兵马。若是在有了执政的权力,后果很严重。商人只讲利益,不问道义。若是因此教化一方百姓,那就会变成地方的灭顶之灾。

商人为了利益敢于铤而走险。这就决定了商人不能牧守地方。毕竟水涨船高,总有一天满足不了商人的胃口。

商人的冒险,会让前线将士付出生命的代价。诸葛亮伐魏失败,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利用商人取代世家。商人重利,运粮出川成本高昂,故意失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明,这世间的商人重名更重利!”周瑜说道:“以商人的精明与特性,实惠才是第一位的。”

商人会计较成本。然而一门心思算计的商人,却又无法在士农工商的残酷竞争中立足。这就迫使了商人转变思想,实事求是。

投资利益多样化,从单纯的商人演变为政商。陶朱公迈出了第一步,吕不韦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

当时的商人虽然说有心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却无法与传统的诸侯抗衡。商人抱团取暖,入秦辅佐明君一统天下。到最后却落得个钱没了,人也没了的下场。

吕不韦的遭遇,迫使商人团体出现了两极分化。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一部分商人决心不问政治,一门心思做的汇通天下。可是商人走南闯北,更关乎国计民生。物价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动态。

这样的环境,决定了单存的商人根本就无法生存。且不说当权者的巧取豪夺,就是世人那异样的目光,也够商人们喝一壶的。

另一部分商人则是觉得商业活动必须要适应政治形势的发展。商人生活世俗国度,经常打交道的也是形形色色的人。

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都促使商人离不开世俗权力的帮衬。

既然商人与官员之间的交集避无可避,那就决定了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商人们习惯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就会身不由己的向上攀爬。政商集团的出现,代表着商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同时,还成了朝堂之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黄巾军大起义之后的诸侯崛起皆得益于政商集团的支持。不是每一个商人都有长远的目光,这就导致了政商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

原本铁板一块的政商集团,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各自为政。幽冀青徐的政商集团选择了兴汉国;并州政商集团全力辅佐袁绍;兖豫政商集团大力支持曹操;扬州政商集团选择了吴帝孙权;荆益政商集团也不甘示弱,追随蜀帝刘备参与大势之争。

经济决定政治,政商集团的实力让诸侯们心生恐惧。晋国发生了抑制田家的恶性事件;曹操更是向政商集团举起了屠刀,全力打压司马家;孙权更是上演了一出兄弟阋墙的好戏;刘备也没有闲着,驱虎吞狼的打了一场夷陵之战。

只可惜诸侯们低估了政商集团的实力,也错判了政商集团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袁绍守不住并州;曹操的后人把江山弄丢了;孙权空有江东,无力渡江北上;刘备更是一战毁千年,蜀汉越打越凄凉。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依靠政商集团起家,为什么兴汉国就可以席卷天下,其他诸侯就只能黯然失色了?

“孔明,你扪心自问蜀汉给政商集团的地位,有制度保障吗?商人们的财产安全吗?”刘正问道。

“商人有了权,就会成为祸害国家的存在。”诸葛亮说道:“既然商人的忠心无法保证,那么咱们防着商人有什么不对吗?”

“难道说兴汉国可以确保政商集团的根本利吗?”周瑜突然问道。

“不错!”刘正回答说。

其实诸侯们的失败,在于给了政商集团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