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钻石湾屠杀(四)(1 / 2)

加入书签

被迫绕到正面散兵炮兵和列兵侧翼的孟加拉骑兵,很快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当中。

错落配置的方阵,死板的很,因为大顺的军官不相信这些府兵抽丁能玩花活。

但也正因为死板的很,所以等到孟加拉骑兵被前面挡住、不得不从两翼绕过去往里面插的时候,就发现这些死板的方阵配置是如此的恐怖。

每个营队方阵的侧角,都部署着军改后统一规格的火炮。

方阵之间的位置错落,就像是棱堡一样,只不过是以血肉做成城墙的棱堡。除非军官在战场上大脑高速运算,否则很难迅速找出来交叉射击的盲区。

擅长侧翼包抄战术的孟加拉骑兵,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射来的铅弹。

冲击进来后,军官的指挥已经崩溃,这些孟加拉骑兵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要么去冲进距离自己最近的方阵,要么扭头就开熘离开这个死亡火狱。

倒毙的马匹、在地上翻滚的伤兵、被铅弹击中后在地上抽搐四肢的战马,进一步加剧了冲击的难度、降低了冲击的速度,也使得后续冲过来的人都成为了活靶子。

孟加拉骑兵第一波冲击的失败,也算是印证了刘玉在大顺军改时候的思路:不要相信这个时代士兵的勇气和情操,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冲击骑兵,一定是他形容的那种“疯狂的战马驮着闭着眼睛大声叫喊把脑袋插进马鬃毛里的疯子”的状态,做不到最后三十步像是马驮醉汉一样的冲击,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配叫优秀正规冲击骑兵了。

骑兵军官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控制骑兵队伍的阵型,并且从三百步远开始逐渐加速的时候,控制好从碎步跑到小步跑到快步跑到控缰快跑再到最后疯狂三十步的整个过程,就是合格的冲击骑兵的营连军官。

侧击、直冲、绕后等等这些,那不是营连军官要管的。

从骑兵冲击的角度来讲,孟加拉骑兵的冲击,还是很不错的,不愧是孟加拉真正的精锐部队。

大顺选择密集冲锋的原因,也是因为大顺花不起钱培养专业的马上武士了,所以军改之后不得不玩密集冲锋,让那些马上的封建武士、或者可以理解为封建时代的以杀人为业的“工匠”,没有足够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武艺。

孟加拉骑兵的旗帜、号令、旗语、转弯、阵型等,一应俱全。

和大顺正规骑兵的区别,就是大顺的正规骑兵基本山是一锤子买卖,三十步完整阵型全速冲锋,密密麻麻。

冲进去就赢。

冲不进去,就会像不久前法国在汉诺威的精锐骑兵所面临的情况一下:第一波没顶进去,密集的阵型下,那些死去的战马和士兵,在地上成了血肉拒马,太过密集的骑兵阵型一旦第一次冲击失败,可能就基本没机会了。

骑兵密集阵型如墙一般发起攻击后,它就不可能绕袭敌军侧翼或执行任何队形变换。

在交战之前也往往无法侦察到行进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各处障碍。

在冲击结束后,又该如何重整一个两翼毫无间隙的骑兵中队?

要是一匹马倒下,它旁边的另一匹就会转向,这不是避免去踩踏死伤后倒在地上的人员马匹的问题,而是那么大的马躺在地上,飞速踩踏自己多半要骨折。

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大顺军改后的正规骑兵所遇到的问题,各种反对的理由,层出不穷,而且其实都很有道理。

问题就在于,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都比不过密集冲锋的一锤子买卖、三十步的醉汉超速冲击撕开对面防御的几率大这一个优点。

大顺的密集骑兵所忧虑的种种问题,孟加拉骑兵全都没有。

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也冲不开任何一个方阵……

的确,孟加拉骑兵避免了大顺正规骑兵的那种无法绕袭侧翼和冲锋中快速队形转换的缺点。

但代价是,他们遇到密密麻麻的刺刀,和一波霰弹的齐射,直接避开了前面的散兵和骑炮线,往两边开熘了。

的确,孟加拉骑兵很容易自行跨越战场上的未知的障碍,凭借自己的马术,可以避免被那些倒地的马匹牵连。

但代价是,他们会严重失速,和大顺那种疯子醉酒超速一般的三十步冲击给步兵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骑兵一旦失速,一旦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在错落的方阵间隙中乱窜,其本质就是活靶子。

正如大顺的正规战列舰,有七十多门大炮,但战列舰却不敢和只有几门重炮的炮台对射。

即便孟加拉骑兵还有一些精锐的能玩骑射的武士,绕着燧发枪方阵玩骑射,那可真就是嫌命长了。

砰砰的枪声中,不断有不知所措、或者冲入各个方阵间隙迷向不知方位的孟加拉骑兵被射下来。

更多的骑兵选择了向后退去,或者向两翼跑开。

好在他们是孟加拉最后的精锐,往两翼跑开后,没有立刻溃散,还是扭转马头返回自己的攻击发起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