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肆章 拼命是错的、挣钱是对的(三)(1 / 2)

加入书签

大顺这边带队的,正是从伦敦返回了陈青海。

他护送那些俘虏去了伦敦,基本也没干啥正事。

参加了一场葬礼。

然后参加了一场加冕礼。

再然后就是英国那边旁敲侧击大顺这边的态度,他一律以文官决定政治、当兵的没发言权为理由给搪塞过去。

之后去伦敦的金融街,看了几场跳楼和喝鸦片酊自杀。

再然后就返回了直布罗陀。

大顺压根不想现在谈,法国到底是要打要谈还是别的什么勾心斗角的事,那是归田平等外交部的人管。

陈青海就是携直布罗陀攻克之威,去耀武扬威的。耀武扬威之后,他就回到了直布罗陀。

这一次出征北美、之后配合法国支援加拿大,都是由他带队。

陈青海见过大顺天子,各种排场见的多了,又去伦敦转了一圈,应对约翰·宾这样的大地主,还是游刃有余的。

约翰·宾并不了解陈青海,甚至肯定都不认识,也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但是,对于大顺这个国家,除了棉布瓷器茶叶丝绸之外,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甚至相当关注。

因为在宾夕法尼亚边界的印第安部落,在之前就接到过大顺赠送的武器。理由比较奇葩,非说这些印第安人是当年武王伐纣之后北迁的殷商后裔云云。

历史是真是假,倒是无所谓。

转赠武器是早先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时候,刘钰派人送过来的。

关键是现实状况下,这些通过法国人转赠的武器,使得宾夕法尼亚州的边境乱成一团。

但约翰·宾也没有上来就指责大顺给印第安人提供武器。

而是先说了一下宾夕法尼亚的“和平盟约”。

大致就是说,宾夕法尼亚最开始是作为“神圣实验”的地皮,这里讲的是宗教宽容和无政府和平主义。

基本上,和印第安人的关系还行,和各个印第安部族都盟誓过,互不侵犯。两边也算是遵守和平条约的规定,总体上比较和平,至少比别的州强。

的确,可能在买地的时候,耍了点花招。但是印第安人不懂几何学,买地的时候利用几何学在合同上占了极大的便宜……但只能说这属于不道德,但是从合同上讲这也没啥错云云。

反正他是这么说的。

说到后面,就说到了他们和印第安人之间的边境摩擦、说到了大顺支持印第安人反抗的事。

“尊敬的中国将军,您在万里之外,可能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宾夕法尼亚州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和平,从我的祖父时代就已开启。”

“我可以说,十三州中,宾夕法尼亚是唯一一个和印第安人保持和平的州。”

“之前贵国的公爵来荷兰的时候,因为之前乔治·安森在伶仃洋的无礼,从而做出了支持印第安人的决定。或许是私人支持的、或许是官方支持的。”

“但总之,我希望您能够清楚。宾夕法尼亚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旧宾夕法尼亚人,或者说,真正的宾夕法尼亚人。他们是爱好和平的、商业的、平等的,甚至是追求宗教宽容的。”

“另一种,是新的宾夕法尼亚人,或者说,他们不是真正的宾夕法尼亚人。他们是好战的、野蛮的……”

“或许您不清楚……”

说到这,陈青海笑道:“不,我很清楚。实际上,自从我的同窗师兄前往哥德堡送还被准噶尔俘获的瑞典战俘那时开始,我们就在关注北美的情况。你们各个州的报纸,都有人专门收购,借着贸易商船送回国内。”

“我的老师,他会组织人翻译这些东西,然后将这里面的很多事讲给我们。当然,是以他的观点来讲的。”

“我们,很清楚宾夕法尼亚和印第安人之间的事。”

“因为了解,所以我们很清楚,要解决这你说的这些事,很简单。”

“减租、减息、降低地价,就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只不过,你作为宾夕法尼亚的大业主、大地主,会接受减租、减息、降低地价吗?”

这些话,看似没头没脑。

甚至于,好像减租、减息、降低地价这种事,只应该发生在大顺,放在北美似乎有些风格不合。

但,约翰·宾听陈青海这么一说,顿时确信,大顺那边是真的研究过北美、尤其是宾西法尼亚的情况的。

的确,正如陈青海所言,宾夕法尼亚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和平被打破、这些年逐渐增加的冲突,确实是依靠减租、减息、降低地价就能解决的。

先来的人,把地占了、把地圈了、把地买了、把地归为自己的产业了。

后来的人,在东部买不起地、买不起这些已经被圈占的地,地租又贵、地价又高。

那咋办?

只能去“边疆”地区。

那里的地,是印第安人的,不是约翰·宾等先来了百余年的地主家族的。

印第安人好惹?

还是这些地主好惹?

百十号人、七八十条枪,就能在“边疆”抢到一块地。

尤其是那种人口不是很多的印第安部落,遇到这种拿枪抢地的,只能往后撤,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而百十号人、七八十条枪,要是敢问先来的地主要地,只怕还没组织起来呢,先辈约翰·宾这样的大地主给屠了。

惹不起地主,还惹不起印第安人吗?

惹毛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要是报复了,则可以举大义——看啊,那些红皮猴子,居然敢杀我们基督徒,你们这些人还不跟着我们一起把他们屠灭了?你们还是基督徒?还是白人吗?是你们和印第安人签的和平协定重要?还是咱们都是白人基督徒更重要?

这里面,又涉及到有人背后煽风点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