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开天辟地(2 / 2)

加入书签

解说道:“这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地球在公转,相对太阳的位置一点一点地北移。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白天一点一点变长、黑夜一点一点变短。

太阳相对于地球的正中央--赤道上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地球还在公转,相对太阳的位置一点一点地北移--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从这头开始,太阳的相对位置往南移动: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秋分时,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太阳的相对位置继续往南移动: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九大行星的太阳系、这就是我们的银河系、这就是我们的宇宙。

画面由近及远。

画面又由远及近:缓慢转动的地球。

解说道:“地球的样子是这样来的。亚欧大陆(亚欧板块)、非洲大陆(非欧洲板块)美洲大陆(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在慢慢地相会移动聚拢--最后聚拢在一起--合并成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后来在天体引力、自转离心力等力量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漂移、分离。1亿3千万年前,亚洲、北美、非洲、南极洲开始分离。600万年前,非洲、南美洲分离了。后来,北美与亚欧大陆分离,并和南美洲相连。印度板块并入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分开。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世界。”

李师师反复演示六大板块的漂移:聚拢、漂移、分离;再聚拢、漂移、分离......

尤其是演示了非洲东海岸边缘与南美洲西海岸边缘的吻合--严丝合缝、珠联璧合。证明--它们曾经是一体的。

又演示了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拢、碰撞--青藏高原的隆起,喜马拉雅山脉的耸起。青藏高原出土的海洋鱼类、贝类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面以下。

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对撞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

北京就在欧亚板块的东边。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微微碰撞,北京就地震了。

卫星地球图像千真万确、栩栩如生。画面推近到大明疆域。看得见黄河、长江、长城......

百灵继续解说道:“大明的位置处于北温带,一年四季分明。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画面展示了大量的山脉、高原、丘陵: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天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阴山、大小兴安路、秦岭、南岭、武夷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

只有区区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面是:安南平原、吕宋平原、曼谷平原、马哈拉施特平原......

热带风光:植被茂盛,物产丰富,水果(食物)唾手可得,人人向往。”

https://www.xddxs.co/read/50001/2888914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