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大江东去》第一章(上)(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章(上)乌台冤狱害贤臣苏轼谪迁出汴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

刚到任三个月的湖州太守苏轼被御史台逮捕并押入御史台死囚大牢。罪名是:“……包藏祸心,怨其上,讪谤谩骂而无人臣之节,……”;甚至图谋不轨。

证据来自于对苏轼诗词奏章的曲解。一群小丑文人一定要值苏轼于死地。他们对苏轼严刑逼供,让苏轼招认他们所罗织的罪名。

苏轼诗文扬名天下,做过杭州通判,密州(今诸城市)、徐州太守,政绩赫然。为此朝野震惊,有正义感的朝中大臣不顾自身的危险,纷纷出面营救。

如张方平、司马光、范镇等苏轼的前辈好友;还有当任宰相吴允;就连第二次罢相退居金陵(今南京)半山园的王安石(苏轼的政敌)也上书皇上救苏轼,书中写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对皇上直言:“苏轼诗词文章扬名天下,才华闻名于世,用断章取义的办法治他的罪;恐怕天下士子不服,后人也会说陛下不能容纳贤才。”

神宗的母后太皇太后曹氏病危,神宗想大赦天下为祖母祈求上苍保佑;太皇太后说:“不用大赦天下了,赦了苏轼一人就行了。当年先太皇在世时曾说,‘我选拔了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是为子孙选拔了两个好宰相啊。’”

神宗的母后高氏:“当年先皇就想中用苏轼做宰相,只是韩琦以为苏轼阅历太浅,才没有任用;今天你却要杀他?”

神宗辩解说:“我本来不想杀他,只是教训教训他,挫挫他的傲气。”

苏辙也奏请皇上赦免兄长,自己原用官职和俸禄为哥哥赎罪。

神宗皇上赦免了苏轼,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擅自离开本地,不得签署公文,有点劳改的味道。

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出狱,至此历时四个月的“乌台诗案”宣告结束。(“乌台”御史台的别称,据《汉书·朱博传》载,御史府(台)中多柏树,栖乌鸦,晨去晚归,人称“朝夕鸦”,所以后人称御史台为“乌台”。)这场冤案中很多人受到牵连。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把制造乌台诗案的几个小丑文人的名字写在下面:李定,御史中丞,乌台诗案的主审官;舒亶御史里行;何正臣御史里行;王圭副宰相,四人个个品行不端,串通一起攻击陷害苏轼。

苏轼只在家里过了除夕。

正月初一日这一天清晨,太阳已经爬上汴梁城宫殿的飞檐,灰暗的乌云遮住了旭日的光辉,本来应该阳光灿烂;现在却象失去了血色的病夫,惨淡无光。

云雾下的宫殿显得棱角模糊;但是,阴冷灰暗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汴梁城节日欢庆的气氛。家家掌灯,户户结彩。

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燃放烟花爆竹。天空中不时有“轰天雷”炸响。骑马的、坐轿的、步行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推车挑担的小贩,串街走巷,他们叫卖的小曲比往常更增添了几份喜悦:“冰糖儿——葫芦甜——”

“查梨条也——查梨条儿——”

街两边搭了许多乐棚和影戏棚,台上鼓乐喧天台下观客如云;瓦子勾栏唱杂剧的,演木偶的精彩纷呈。

蔡河上的龙津桥一带是汴梁城繁华地带。

一行人穿过龙津桥,沿着蔡河向东南陈州门方向走去。走在前面的两个年轻人:是苏轼的长子苏迈,家仆小三。

苏轼骑在一头瘦驴上,用棉袍裹住羸弱的身子,寒风吹得他不停的抖擞;狱中受刑时的伤口还没有愈合,颠簸时发出钻心的疼痛。

后面跟着御史台的狱卒:老的叫王福全,年轻的贾六。

一行人慢慢地走着,到了云骑桥,再往前走过了宣泰桥、观桥,就是陈州门了。后面的鼓乐声已经听不见了,只是偶尔有在天空中炸响的爆竹声。

大相国寺的钟声从遥远处传来,钟声深厚低沉,让人感到悲壮与苍凉。

蔡河的水上下冰封,岸边的古柳,柳条低垂。

寒风沿着河道吹来,枯草随风乱窜,柳条僵直的抖动着。

贾六紧紧上衣,把脖子往里缩了缩,骂骂咧咧:“真他娘的倒霉,大年初一就押这么远的差。”

王福全说:“都是跟驴上的这个倒霉蛋沾的光,要不可以在勾栏里好好过把戏瘾。徐婆惜的小唱和张翠盖的杂剧,真是绝了。听上三天三夜都不累。”

贾六赶紧几步追上王福全说:“王大哥,影戏数哪家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