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寻根(1 / 2)

加入书签

温暖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行上身上,清风俏皮地吹起行上两鬓的发丝,淡淡的花香笼罩着纯朴又庄重的千年古镇。

古镇的风貌统一,房屋是中式传统典型的砖瓦结构,家家户户的房子不是四合院就是大庭院。

对于寸土寸金的房地产行业而言,镇上的居民个个拥有令城市人眼红的接地气的房屋,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镇上居民生活水平的富足。

今天是古镇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在大门口、屋檐上挂着大红灯笼,如同过春节一般热闹。

穆亦漾第一脚踏上古镇时,给她的感觉就是,今天是个好日子。看看村里人的脸上,个个喜气洋洋,街上道上行人来往勿勿,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

今天是镇上的传统节日吧,穆亦漾好奇地问:“大炮,今天什么日子?”

晋安镇就在京城旁边,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大炮,对周边的城镇有所了解。只是,他也不清楚今天有何特别:“没听说过,我不清楚。”

来到晋安镇之后,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大炮再一次感叹穆家基因的强大。镇上的居民,十个有九人都是同一脸型,个个长得至少有两三分相似。

小祖宗的脸型完美地融入到当地居民中,在街上遇到一些小朋友,偶尔还会看到有几个奶娃娃也拥有一双黑宝石般的葡萄眼。

因为是千年古镇,凭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宅院,晋安镇成为远近有名的旅游文化古镇。令人欣慰的是,与其它旅游古镇不同,它的商业气息并不深厚,整个古镇散发着浓烈的人文气息和民居民宅的生活氛围。

整体而言,晋安古镇给穆亦漾的感觉,和海门老街差不多。不过,与晋安古镇相比,海门老街缺少的是文化底蕴的支撑。若说晋安是文化绿洲,海门则是文化沙漠。

古镇面积很大,总面积比海门还要大。图书馆、书院等文化建筑比比皆是。文化气息之浓烈,让穆亦漾误以为这是一个超大的大学院校,那些民宅只是学生的宿舍而已。

与穆家村的粉砖黛瓦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民宅,采用的是古典质朴的青砖青瓦,楼高一般在三层左右,配搭庭院里的参天大楼,给古镇铺上一种古老庄严的意味。

穆亦漾漫步在街道上,看着三五成群的人来来往往,原以为能给她当导游的大炮又不知道今天是什么大好日子,于是她走到正在修剪门前盆栽的一个大叔面前问:“大叔,我看今天镇上好热闹啊。”

放下手里的剪刀,大叔抬头看了一眼穆亦漾,嗯,这个女娃看着面熟,可是他确定,这不是镇上的人,因为这丫头说的不是本地话,再说镇上的居民们,个个都认识:“娃娃,你来这里玩?”

知道自己看上去显嫩,可是,再怎么显嫩,也不是至于叫她娃娃。穆亦漾有点好笑:“是的,感觉大家在过节。”

“今天对我们来说,是个大日子,是我们穆家祭祖之日。”

祭祖对于家庭来说,是最大的日子,难怪今天这么热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忙前忙后的。闻言,穆亦漾眼前一亮:“要在祠堂里祭拜吗,整个家族的人。”

“是的,这不,我们整个镇上的人,待会,全部都要聚集在祠堂里,给祖宗们上香磕头。”

整个镇上的人,难道,镇上所有的人都姓穆,就像穆家村一样?带着心里的疑问,穆亦漾半是肯定半是猜测:“大叔,这里所有人都是一个姓?”

大叔笑呵呵的脸上全是骄傲之情:“没错,晋安镇,一镇一家族。我们镇上所有人,都是一个祖宗繁衍下来的后代。有人还玩笑说,这里应该改名叫穆镇。”

原来这里真的和穆家村差不多,只是,人口规模比穆家村更为庞大。想到穆氏宗祠,她特别兴奋:“大叔,祠堂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虽然她的脸型和自己相似,看着约摸还有两分相似,但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人长得一模一样,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大叔好心地告诉穆亦漾祠堂在哪个位置之后,他善意提醒着:“娃子,我们穆氏祠堂与别人家的祠堂不一样,不对外开放。非我族人,禁止入内。”

你眼前的女娃子正是你的族人,穆亦漾俏皮一笑:“大叔,我也是穆氏族人。五百多年前,我家先祖从晋安南下,到了海边,建立穆家村。我叫穆亦漾,在我家族谱上排行第十八代。”

唉呀,真是自己人,难怪他说这个女娃子长着一张穆家人的脸。大叔索性放下手里的剪刀,热情地握住穆亦漾的肩膀:“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长一张脸。这么漂亮的小娃子,我还得叫您姑奶奶。”

在穆家村的时候,年纪小辈份高的穆亦漾对于白发苍苍的老人叫自己姑姑、姑奶奶之类的,已经习以为常。没想到,回来祖籍晋安,自己的高辈份再一次突显。

既然叫自己姑姑,眼前这个大叔,不对,正确的说,眼前的这个中年大侄子,他应该是嘉字辈。给根杆子往上爬的穆亦漾托大,她乐呵呵地与中年大侄子唠家常:“大侄孙,你说,我是不是可以进祠堂?”

既然同是穆家人,肯定能进。大叔开始自我介绍:“我是穆克堤,我爹穆嘉英,老人家如今正在祠堂那边忙着。”

眼前这个女娃子既然是自己人,那她旁边这个一直默不作声的年轻人,是谁呢?

看到穆克堤的眼神盯着大炮,穆亦漾为他介绍:“这是我朋友大炮,他陪我一起回老家看看。”

好安静的朋友,这个男娃子一直没开口说话。大炮礼貌地给穆嘉堤问声好之后,继续乖乖地作安静酷哥。

既然远方来的族人想到祠堂看看,穆克堤主动提出:“我现在也没事可做,不如这样,我带你到祠堂转转。”

大炮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外人不能进你家的祠堂,所以,你才特意强调带“你”这个字眼,而不是带“你们”。他又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这个“你”,说的只有穆亦漾一个人。

此话正合穆亦漾心意,有人带路,比她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到处问路强。她亲热地挽着穆嘉堤的胳膊:“有劳大侄孙。”

有趣的女娃,自己叫她一声姑奶奶,她也不推辞,反而顺口叫他大侄孙。穆嘉堤带着她,沿着宽敞的街道往里走:“我们的祠堂,在镇里的后方。”

“我们穆家村的祠堂,在村里中心地段。我们村里比不上镇里,但是,那条村,可是十里八乡面积最大的一条村。还有,我们也是一村一姓。大家都是当年到海门发展的那个先祖的后代。”

从晋安穆家出去的人,只要发展得好,基本上都是穆姓人汇集在一起群居。穆克堤对这位从远方回来寻根的年纪比他女儿还要小得多的小姑奶奶蛮有好感:“姑奶奶,你说的穆家村,在哪个位置?”

这下可好,久违的穆家村代言人再次上场,穆亦漾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这么吹捧穆家村:“穆家村是在最南边的三面环海的小渔村,那里有着最丰富的水产资料,最干净的海滩,最美味的海鲜。空气好,环境美,没有受到工业污染。改天,您来我们穆家村玩,我带你出海,请你吃海鲜,让你感受一下另外一个晋安古镇的生活。”

不说别的,单是一村一姓,穆家村让就穆克堤心生亲切感。身边的小姑奶奶说得天花乱坠,激动之处还手舞足蹈的,让他突然产生一种想到海边,体验一下海边人的生活。

都是一家人,去到那里也不觉得陌生,穆克堤一口答应下来:“好啊,有空,我一定到穆家村找姑奶奶玩。”

“一言为定。”

两人甚至拉勾约定,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青人,竟然做出三岁小孩子的举动,大炮不禁摇头,他觉得,好像姓穆的人,都不能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

因为祠堂在后方,还有一段路要走。一路上,穆克堤不断地向路人打招呼,还顺便介绍穆亦漾给他们认识:“这位是回来寻根的穆家人,穆亦漾。”

令她惊讶的是,穆亦漾发现,她的辈份在晋安镇,不是普通的高。随着碰见的人越来越多,她突然有点头大,因为,竟然有小屁孩子比她小五辈。

一个看着就臭屁的小屁孩,觉得叫她的称呼太长太拗口,竟然用老祖宗来称呼她。“老祖宗”三字一出,大炮忍禁不俊,爆笑出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