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清君侧(1 / 2)

加入书签

“子归这是何意?”

十一月初,汉灵帝召见陈暮,将手中的奏折扬了扬,脸色不太好看。

陈暮连忙解释道:“臣的父亲旧伤复发,卧病在床......”

汉灵帝不耐烦道:“旧伤复发寻医问药即可,朕的尚书台还需要你这个尚书令,子归怎么能弃朕而去呢?”

“陛下有所不知,家中来信,父亲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陈暮哭诉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今父亲病重,危在旦夕,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父亲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请陛下允许臣归乡奉养父亲,侍予汤药,保卒父亲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这......”

一番说辞,把汉灵帝说傻眼。

一旁的王钧也连忙说道:“陛下,子归说得是。未来子归为陛下效力之日还长,可侍奉父母之日已短。此时子归父亲病重,若是不让他回去尽孝,恐天下人耻笑,言陛下夺人家孝子之心。”

汉灵帝这下没辙了,因为陈暮这个大孝子是他给封的,也是他给宣扬的。要是阻止陈暮回去尽孝,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脸,逼人家不当孝子,败坏自己的名声。

犹豫片刻,汉灵帝决定还是要脸,不能让自己的名声太臭,只能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子归便去吧。不过早些回来,朝廷离不开你。”

“多谢陛下。”

陈暮擦了擦眼泪,倒退着出去。

从玉堂殿里出来,他原本哭丧着脸瞬间变得面无表情。

果然。

性格决定命运,喜欢作死的人,真是没法救。

陈暮那个收税策略,其实就是将原本从百姓手里的税转嫁到地主豪强身上。

但这个税收政策并不算苛政,因为往年承平时期,汉朝一年税收大概也就在200亿上下,刨除掉开支,能剩个80亿左右。

所以汉和帝时期汉朝是很有钱的,只是打了几次大仗,数百亿钱砸下去,最后把财政拖垮了而已。

现在陈暮的策略一年下来,差不多也在200亿左右,正常维持开销,没有任何问题。

而汉灵帝就有些急功近利,想在收手之前,玩一把大的。

之前三州三州的收税,加起来搜刮豪强,每次能有200亿左右。

由于另外几州的人不需要交税,即便对于被收税的三州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但天下豪强捏着鼻子也忍了。

因为我只需要交一年的重税,另外两年不需要交税,就可以安心发育,积攒本钱。

这就是所谓的分化之计,同时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今汉灵帝想一次性收天下田税,按照汉朝七亿亩算,那就是700多亿的钱。

这么大笔钱即便是转嫁给地方豪强,也是一笔恐怖的巨款,相当于汉庭三年的税收,让地方豪强怎么可能忍得住割肉?

要知道,豪强们可不止是在交田税,还得交人口税。

继续拿糜竺举例子,田产无数,仆从上万,总资产数亿。按照汉灵帝这么收法,每年要交的税多达数千万,估计糜竺这一年的流动资金,大概也就这个数字。

不要以为有钱人的钱是无数的,他们也需要资金周转,也需要各种拆借,需要维持生活和生意。

经常能看到几十亿的大老板忽然就破产,就是因为他们的流动资金链出了问题,维持不了生意的正常运转,最后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如果说原本陈暮的政策是割韭菜,割完一轮,再耐心等待下一轮成长起来,是一条长久之计的话。

那么汉灵帝这么搞,就是在杀鸡取卵。只关注了眼前利益,不关注未来利益。

这道命令一下,估计全天下不知多少豪强地主会破产,会支撑不住这恐怖的税收,因此而售卖土地,家财亏空。

到时候全国豪强们的动乱,可就不是黄巾之乱那种民乱可以比。

这个时候不开溜,还等到什么时候?

陈暮卸掉了尚书令的职务,从汉灵帝那里出来,马不停蹄地回家。

只是没想到刚到家门口,就被荀和与荀彧二人堵住。

看到他们,陈暮无奈地苦笑,让他们进去。

荀和脸色铁青,刚一进门,还未落座,便直言不讳道:“说吧,陈子归,此事便是你蛊惑的吧。”

陈暮收税之法虽然瞒过了大部分人,但对于聪明人来说,是想瞒也瞒不过的。

以张让赵忠那智商,估计也想不出这么妙的招来。

陈暮家周围都住满了人,包括典韦他们这些护卫,不过家里却没有奴仆,只能自己烧水沏茶。

刘备其实也跟他住一起,只是刘备才刚来洛阳担任河南尹,今年河南出现了蝗灾,陈暮就把他支去各地巡视去了,现在在外地出差,还没回来。

古代就是这样,别看一郡之地好像也就那么大点地方,可要是骑马跑一圈,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跑完。

沏上茶,陈暮这才坐下,三人围在炉边,气氛有些不太好。

“尚书令,到底是怎么回事。”

荀彧也开口问道。

陈暮连忙撇清关系:“从今日起我已经不是尚书令了,我辞职了。”

荀和一脸黑线:“你这是要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拿卓茂的话讽刺我?

陈暮又不是没读过书,当然知道云台三十二将之一卓茂。

这句话的意思在后世翻译就是,你这么牛,咋不上天呐?同时也在讽刺陈暮要金蝉脱壳,瞒天过海的意思。

陈暮知道荀和有点生气,老老实实道:“我承认,此计确实是我所献,但今年我是劝过天子,让他放弃再收田税,而是恢复旧制,可惜天子过于贪婪,不听我之言。”

荀和没好气道:“所以你便打算逃之夭夭?”

“现在群情激愤,百官每日都在上书,有些人已经开始在抨击宦官,要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是我献策,我恐怕就要当晃错了,再不走更待何时?”

陈暮反问。

晁错怎么死的?

还不是他削藩触动了藩王利益?

汉景帝自己就想削藩,结果眼看藩王们闹事,就把晁错抛出去当替罪羔羊。

虽然汉灵帝不一定是汉景帝那样的人,但鬼知道他怎么想?

现在汉灵帝自己触怒了天下豪强的利益,眼看乱子就要出现,这个时候不走的话,说不好就是下一个晁错。

荀和冷笑一声:“你就不怕我将此事宣扬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是你蛊惑了陛下?”

“对不起,我一概不认。”

陈暮昂起脑袋,冷冷回道:“造谣谁不会啊,你当初放过张让,我明天就去放出消息,说是你与张让达成交易,此策也是你献的。你看那些世家是相信我这个与人和善之辈,还是相信你这个身为党人,却放过张让之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