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退婚书(1 / 2)

加入书签

谢湛于心中理清几分此战的干扰因素后,即刻安排人往两处递消息,一处是谢家就近的部曲,一处是密信给穆安帝。

以他之见,远水解不了近渴,最近的谢家部曲驻地多少会在补充后续粮草上出些力气。而致信穆安帝的目的,非是当下去查实当中蹊跷,而是需得左民继续备粮草来援,毕竟按他出发前计划的粮草,实地考察看来,条件比预料之中艰苦太多,多有不够的风险。

备战之事迫在眉睫,谢湛将对三月婚事能否正常举行的忧虑刻意敛起,不去想,不愿想,更不敢想。

自此,谢湛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当前战事布局之上,全心投入到战事之中。

但他的投入,却是不期然,被一件看起来小,实则又极为重要的事情打断了。

此季节,北部而来的罡风呼呼不绝,似刀刃般,毫不留情地一刀一刀拉在士兵们裸露在外的肌肤上。

饶是大梁不久前才经历过一轮雪灾苦寒,饶是平素士兵们训练时亦有极端气候的解决之道,然战争忽起,不允人提前准备,也不给多少时间应对,真正处于吐口唾沫不消片刻便能成冰的环境中时,不免就让南来的军士们觉得十分难熬。

前几轮与大周军对战中,五兵战士已消耗了几轮物资,其中御寒之物消耗地最多,待谢家部曲与五兵汇编一处后,皮帽子、皮手套等物资分配上,便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困境。

此等情况下,按紧着先冲锋的队列先得物资的原则,按计划最晚上阵的众多士兵们却还要如常操练,只得忍痛在凌冽寒风中瑟瑟发抖,冻病、冻伤之人不计其数。此外,因分配不均造成的怨声不绝,私下还有对此不满的军士斗殴,造成本就不够激昂的士气愈发混乱低迷。

听闻军需处汇报此事,谢湛心中恨骂了一声左民那群祸害废物,当即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应对。

谢湛面色凛然,“诸多将士尚未出征便率先倒在了营地,军医署当下已忙地不可开交,且军中还有内讧的不正之风,此情况紧急,不可拖延,诸位对此可有解决办法?”

曾在扶以问麾下任职、驻守边疆多年的一位老将道:“办法不是没有,荆州北部就有大片草原,牧业本也发达。只要不惜代价,高价收购皮毛,定会有人将牛羊皮积极送来。”

另一同僚附和:“正是如此,属下当年随扶将军出征巴东郡、建平郡时也是正值冬日,记得当初就是在当地征了皮毛才解了燃眉之急。”

当下统一听中央朝廷调派的荆州刺史也赞成道:“如今大量民众南逃,能处理掉这些带不走的牲畜,反而是解决了他们手中的麻烦。单单收购皮毛他们也会将牛羊宰杀,不如直接收全牛全羊,补充军粮。”

在有了希望后,众人看一眼谢湛的脸色,懊恼:“问题是……钱财何来?”

钱财何来。

短短四个字,看起来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此话何等有理。打仗此事,说到底,打的就是钱财,哪方实力更雄厚,就更有底气,也更不怕与对方耗下去。

讨论声暂停,众人将目光聚焦在了谢湛脸上,等着这位首领发号施令。

气氛一时沉默。

谢湛不动声色,俯着眼思索。

听起来此事的症结在钱财,实则不是。

这几人不明说征皮毛的对象是谁,但在场诸人皆心知肚明,有能力占据大量草场,养数量可观的牛羊群的,不外乎是荆州当地世家。而世家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荆州世家背后又说不准关联着京都建康城的世家。他们这是顾忌背后有谢家,所以说话才遮遮掩掩。

谢湛并不先开口,只是掀起墨黑的眸,将视线落在康王陈宇身上。

作为皇族,陈宇原本就对世家并无好感,虽知谢湛在朝中有些动作,但此次若非穆安帝安排他名为副将实则是监军,与谢湛一路同行,近身接触,他不会对这位世家家主有任何改观,经过连日来的相处,他当下倒是对他有几分佩服。

得谢湛注视,陈宇思考片刻,有些委婉道:“国难当头,情况紧急,不如求助当地世家。”

陈宇话甫落,谢湛便拍板决定:“康王言之有理。国难当头,我谢家已供四万军士,望旁的世家也能配合。下令鲁城郡及往南三城,即刻封锁城门,若有世家外逃,待上缴皮毛、衣物、粮食后,方可放行。如有抗命,来回禀于我。”

议事会散了后,出了那位年轻却威严的首领的大帐,几位新老将领面面相觑,颇有些又惊又叹的意思。

他们既诧异,这位一军首领,这是在用自个的家主身份威胁旁的世家啊;又心生感慨,此等情况下,若是圣人那头派别的人来,哪怕是皇家的,这种物资短缺的问题要解决起来怕也是困难重重,也只有谢湛这样的特殊身份压在那,以身作则地树了榜样,几个城的世家才能听话罢。

众人所料不差。

几个城内的世家起初并不买守城士兵的账,甚至康王亲自入城内走动后,他们也有要我行我素、袖手旁观的意思,但听闻下达此令之人是谢湛后,才答应了军中要求,写下字据,给军队供粮供物。

如此,军队很快得了材料,军需官便去组织民妇们相帮,希望他们能给军士们制作皮手套、帽子、袄子等成品。

先前大周人来势凶悍,大军突破大梁边境关口后就一进再进,四个城池在两个月内纷纷沦陷,百姓人心惶惶,家家户户供神供佛虔诚祈祷,也是知晓朝廷大军来援后他们才稍松下一口气,这才有了些盼头。得军需官这一召集,民妇们个个积极参与,为保家卫国的军士们出力的热情高涨。

然而,还未等她们制作出来多少数量,大周人就再度发起了新一轮进攻。

**

鲁城郡以北八十里的鹤鸣关,大梁军士全力迎战。

金戈铁马,烽火连天。

兵戎相见,四起硝烟。

这一仗打地极为胶着,攻守交替进行,双方阶段性的胜败不住反转,足足打了一个半月。

待顽强的大梁军士将大周军队的营寨往北逼退一百里,已是太和五年的腊月底,临近元辰节。

不止大梁士兵因这一胜仗激动难抑,大军获胜的消息传来时,在危险边缘被拉回安全之地的鲁城郡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喜极而泣,但他们未能亲自见识到凯旋大军的威风,因为士兵们忙着连夜拔营,往北迁了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