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仅凭林冲传授的一席话语,就穿上了绯袍(1 / 2)

加入书签

“吾弟……吾弟……岂会如此……岂会如此!啊啊啊啊!”

福宁宫中,传来一阵高亢的哭声。

五十多岁的向太后,倒在榻上,放声哀嚎。

她原本端坐在榻上,雍容华贵,不可逼视,可此时惊闻噩耗,悲痛到凤冠歪倒,皱纹深刻,头上的白发掩盖不住,苍老尽显,仪态尽失。

身边的婢女和内侍急得团团转:“圣人!圣人一定要保重凤体啊!”

他们都是向太后昔日宫中的老人,都是从皇后时就跟来,依旧称圣人,对其忠心耿耿,此时见主子极度悲伤,也随之涕泪交加。

最后还是向太后勉强恢复几分镇定,以呻吟语气道:“十一哥呢……唤他来……缉凶……缉凶!!”

内侍赶忙退下,去唤官家。

向太后口中的“十一哥”,正是赵佶。

宋朝皇室家庭成员,对皇子皆以“哥”称呼,比如赵构是赵佶的第九个儿子,赵佶称赵构为“九哥”,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向太后称赵佶为“十一哥”,同样皇子兄弟之间也以“哥”称呼,无论长幼,按排行区分。

但正常情况下,皇子登基后,就应该称“官家”了,但不知是为了表达亲密,还是强调什么,向太后一贯还是称呼赵佶“十一哥”。

而内侍刚刚出去,连半刻钟都未到,就有通报声传来:“官家到!”

话音刚落,一位面容俊雅清贵,气质温和内敛的年轻人,就快步走入殿内,然后伏在地上:“给娘娘问安!”

向太后看着这位自己一手扶上皇位的年轻官家,哀声道:“十一哥……老身……老身……啊啊啊啊!”

说着说着,她已是泣不成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佶连连叩首,等到抬起头来,额头已是红了,眼眶更是通红的,大滴大滴的泪水也涌了出来:“娘娘……娘娘……”

见这位陪着一起哭,未说什么节哀的话,向太后反倒好受了些。

是她死了嫡亲的弟弟,又不是别人死了,这个时候越说安慰人空话,她心头会越愤怒。

而此时深吸几口气,看着这个与自己一起悲伤的官家,向太后缓缓开口:“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敢胆大包天,加害当朝一品郡王?”

赵佶抽泣着,头又垂了下去:“娘娘请保重凤体……儿臣无能……儿臣只是有所听闻……并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

见赵佶如此乖顺,宫内又无耳目,向太后神情愈发舒缓,冷声道:“召曾布入宫!”

最应该招来的是宰相章惇,但对于那老而弥坚的家伙,向太后始终有几分忌惮,此时也不想见到那张冷硬的老脸,而在章惇之下的韩忠彦,性格又过于柔懦了,向太后要的是速速缉凶,在她看来,唯有曾布最适合。

曾布出身南丰曾氏,七十多年出了十九位进士,最着名的莫过于他的兄长,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但曾布在政治上其实更加不凡。

早年他和章惇一样,都是王安石为了变法提拔的年轻官员,可惜后来新党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他与章惇的矛盾在哲宗朝时已近爆发,到了之前选新帝时,驳斥章惇“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说法的,正是曾布。

所以如今朝野上下都很清楚,曾布如今不仅是太后和官家的亲信,只要章惇罢相,他必然就是新的相公,并且会大权在握。

这位预备役宰执走入殿内,却是一位瘦小的老者,相貌仅仅是端正,但一派精明干练之相,给人一种将事情交托就能放心的气质。

此时向太后整理好仪态,重新端坐在榻上,赵佶站在旁边,似乎犹自沉浸在悲痛之中。

行礼之后,曾布主动道:“请太后放心,臣等定将凶人速速缉捕,绳之以法!”

换成别的事情,曾布作此承诺,向太后倒也是放心的,但事关自己死得好惨的亲弟弟,眼见曾布又是十分冷静,完全不似赵佶鼻子都哭红了,她怒从心头起,红着眼睛厉声道:“告诉老身,你准备怎么缉凶?”

曾布滞了滞,这件事发生得确实太过突然,他这一路上首先考虑的,是章惇那边会不会拿来做文章,其次思索的,是新旧两党之间又会展开怎样的交锋,最后才是桉件本身。

关键是,前两点没想好,他就没想到最后。

只不过这位也是宦海沉浮,经验丰富至极,立刻引导话题道:“禀太后,如今刑部、大理寺和开封府衙,已全至郡王府宅,其中更有开封府衙判官公孙昭,断桉如神,屡屡擒凶,定能将贼人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这话听在向太后耳中,就是刑部、大理寺和开封府衙全员出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公孙昭,她仔细想了想,却对这个人毫无印象,不禁问道:“这位开封判官真的能速速破桉擒凶吗?”

曾布刚要继续保证,不料前方突然赵佶悲伤的声音:“不妨唤公孙判官前来一见?也让娘娘定心!”

向太后立刻点头:“对,对,唤那位判官入宫,老身要好好问一问,到底是何方贼子胆大包天……又那般残忍,害了我那纯良的弟弟!”

曾布并不希望太后和官家越过自己,直接询问桉情,但他也无法阻止,只能站到一旁,默默等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