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1 / 2)

加入书签

其实招收大量个体书贩,跟他们以加盟合作的方式,先建立区域性书报亭连锁集团,进一步拓展成全国性的连锁书报亭集团的想法,就只是曹志强的灵机一动,还没正式跟人开会讨论。

确切的说,之前曹志强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因为不需要他亲力亲为,只需要在茶馆里喝茶休息,所以那个时候起,他就在寻思这个事儿。

只是那时候呢,虽然刘东海也当做临时保镖跟秘书,陪着曹志强在一起,可书报亭连锁集团这种事情,曹志强不可能草率的跟刘东海谈。

但也正是因为曹志强一直在寻思这个堪称“庞大”的项目,所以回到四合院,见到自己血缘上的亲姐姐后,本来在谈她的未来工作问题,却不自主的牵扯到自己的大项目上了。

顺便,曹志强还把自己之前那个还不算成熟的想法,在这个四合院的凉亭里,对着自己的亲姐曹佳佳,简单的说了出来。

曹志强其实也不求曹佳佳能给出什么好建议,他就是纯粹想找个可靠的,嘴严的人说一说,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而已。

非要做个类比,就好像开脑暴会,要找个人倾诉一样。

曹佳佳当然没想这么多,也不知道曹志强纯粹是想找个人倾诉,她只是本能的觉得曹志强说的这个事儿太大,有些超出自己想象。

或者说,受限于见识等因素,曹佳佳以为,曹志强完全是为了自己,为了给自己安排个好工作跟好前途,所以才搞出收编千人个体户这么大的阵仗,其目的就是搞个医务所,好让她曹佳佳当所长。

这就让曹佳佳有些惶恐了。

“志强啊。”听完曹志强絮叨的曹佳佳皱眉道。

“咱现在已经很好了,我也不强求什么领导,你给我随便找个医院,比如厂办医院就行,让我继续当护士就可以了。

可不能为了我,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不行啊!”

听了曹佳佳的话之后,还在重新归纳思想的曹志强一愣,看了看满脸担忧之色的曹佳佳,立刻就明白了。

很明显,对方想多了,以为自己是要以权谋私。

想了想后,曹志强决定不再跟自己的姐姐讨论这些。

反正按照姐姐的情况来看,自己怎么安排她都可以。

另外,曹志强现在也寻思过来了,就自己姐姐这样的人,直接让她当领导,确实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还是先安排她去厂办医院,先继续当一阵护士,然后再想别的办法吧。

至于医务所,这肯定是要做的。

倒不是为了自己姐姐,而是这本就是曹志强整个计划的一部分。

其实现在的曹志强,已经不是刚来时候两眼一抹黑了,已经对这个时代有了些了解。

为啥这个时代里,大家都羡慕国企职工呢?

不光是工资的问题,还有隐形福利的问题。

这个隐形福利,可不光是什么奖金不奖金,或者什么工业劵的问题。

而是更实在的东西——社保!

当然了,这时期还没有社保这个词,而是叫劳动保险,简称劳保!

这个劳动保险,基本就两部分,分别是括养老金跟医疗金。

具体的统筹规划单位,也有两部分。

首先一部分,是指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也就是档案在人事局的那部分人。

这些人的劳动保险,全部归国库来负责,由各地财政发放,具体福利待遇按照级别来算。

另外一部分,是指企业职工,也就是档案在劳动局的这些人。

这些人的劳动保险,此时统归工会来负责。

具体来说,一般是根据国内所有工人收入的百分比,来进行统筹规划。

比如每个月抽取工人工资的百分之三存入总工会的劳保统筹账户。

也就是说,企业的劳动保险,跟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保险,打从五十年代起,就是两条线,两个池子,不是一回事。

医疗保险也是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跟企业工人分两个池子,但有个地方一样,那就是根据级别工龄来打折扣。

也就是你级别工龄越高,医疗费的折扣就越优惠。

要是到某些很高的级别跟工龄,医疗费是全免的。

表面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劳保优惠力度更高。

可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

因为从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是企业更吃香,企业的收入更高。

也正因为如此,工人在那个时代,才地位最高,最令人羡慕。

无他,收入更高,福利更好。

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的收入更高,企业的劳保池子的资金更多,这就导致工人的退休金也好,医疗报销力度也罢,都高于同期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

工人老大哥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那时候是真的待遇最好,地位最高。

总起来说,从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劳动保险,其实都是国家负责,是典型的国家社保模式。

毕竟不算走国库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就说企业保险,因为企业都是国企,所以也算是国家给你兜底。

可到了一九七八年,情况就变了。

由于国库空虚,各地企业也开始疲软,很多企业效益低,负担重,所以这个退休金跟医疗金呢,此时已经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去年的时候,国家就开始在上海进行劳保改革试点。

这个劳保改革呢,简单说,是成立一个保险公司,然后由保险公司统筹集当地企业职工的养老金。

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企业的效益,以及职工的个人意向,为职工向保险公司缴纳养老保险金,而职工退休后,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

简单来说,这就跟后世的商业保险差不多,是单独建立一个养老账户,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只是盘子小了很多,风险让企业跟职工一起承担,不再完全由国家兜底。

当然了,这个试点,也不是非得上海搞,其他城市跟企业,也可以自己申请搞这一套。

但除非上面压,否则地方没有乐意主动搞改革的,毕竟这里面的利益牵扯重大。

如果历史不变,那么到了1986年,各地企业就会全部实行新的劳保方法,也就是俗称的打破铁饭碗,实行多缴多得的浮动性养老制度。

说白了,就是那个时期,机关事业单位的劳保暂时不变,依旧吃财政,但是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跟医疗金,全部由原先的国家兜底,改为社会统筹,或者叫企业自己统筹,类似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样一来,少了企业养老金跟企业医疗金这一块儿支出,就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可是这个负担,却完全压在企业自己身上。

至于企业劳保完全转化为社会保险的统筹社保制度,那得到九十年代以后了。

但这个劳动保险不管怎么变,那都是机关事业单位跟国企单位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对于广大个体户,对不起,反正在这个时期,你是甭想享受养老金待遇跟医疗报销待遇了。

没错,个体户有钱,而现在的医院呢,药费跟治疗费也都不高,所以对有钱的个体户来讲,这时期看病真的不贵。

所以,个体户看病就医,此时在金钱方面根本不是问题,个体户看病的最大问题,是那种隐隐约约的羞耻感。

你想啊,同样去看病,旁边一个有正式单位的人去看病,直接开口就报销,说话都能大声点。

可你一个没单位的个体户,啥都自费,哪怕费用不高呢,相比其他那些能报销的人,也会觉得矮人一头。

就连护士,对有单位的跟没单位的,态度也都不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