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皆为利往(1 / 2)

加入书签

魏泽在朝堂上的耳目向来活络,一点风吹草动之声都瞒不过他的视听,自然也就从耳目口中听说了林景芝夫妇的事。

原来潭洲之乱是有人助力魏丰。

他曾派人去打听过林景芝夫妇的消息,夫妻二人携手游历江湖,一剑一医,天下皆有名声,有这样强大的帮扶,也难怪魏丰这废物都能轻松解决这桩棘手的事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魏泽觉得自己便是贤者伯乐。

不可避免当即起了招揽之心,若是身居储君之位的他,再得到这样一对帮手,如虎添翼,权力的道路,岂非一派光明坦途?

然而,还不等他行动,林景芝夫妇已经离开了帝都。

虽然稍微遗憾,不过也能接受,至少,那两个人没有站到魏丰身旁去。

没了旁人相助,只身回到帝都的魏丰又能折腾起多大点水花呢?

按照魏丰以前的德行来说,这次平定潭洲,不过是魏丰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罢了,这样的废物还配不上做他的敌人!

随着那两人的离去,魏泽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对付魏丰,他有的是办法。

然而这一次,魏丰似乎真的变了。

至于魏泽现在为什么如此将魏丰视为眼中钉,也是有迹可循的。

这话得从魏丰请命去往潭洲说起。

许是那日在朝堂上的那一眼让嘉庆帝有些在意,在魏丰离都后的某日,忽然兴起,时隔多年,终于想起到魏丰母亲阮妃那儿走了一趟。

喜新厌旧是不少人的通病,然而,偶尔回顾旧人旧事,很容易便勾起故情。

帝王御驾叫阮妃行宫的奴婢吓了一跳,嘉庆帝屏退了下人,自己走了进去。

阮妃临窗而倚,望着窗外一汪春水,貌美如初,油然升起几分娇花照水的风情。

听闻动静,阮妃回头一望,直直闯进了帝王的眼睛。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嘉庆帝记起了些许韶华情长,对阮妃不免多了一分怜爱,当即赏了不少玩意,几日都流连于阮妃行宫。

这可在后宫引起了哗然大波。

魏丰从潭洲回来后,明眼人都能瞧得出,嘉庆帝对这位以往厌弃不已的四皇子开始有了明显改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阮妃重新获宠,爱屋及乌,带上了四皇子。

嘉庆帝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风向标,不少臣子开始动摇。

魏丰也一改之前的庸碌,开始在朝堂上有所改变,不再唯唯诺诺,形如陪衬,进言独到,锋芒毕露,大放异彩,之后也陆陆续续立功不少。

眼看四殿下魏丰开始一扫之前的愚态,展露头角,又逐渐得了帝王的宠爱,许多往日被皇后母族徐氏打压的官员终于有了盼头,纷纷开始拉拢魏丰,有了这些人,剩余的一帮臣子也开始重新斟酌起阵营。

魏丰的风评在帝都逐渐好了起来。

太子魏泽坐如针毡,私下谋划了多次“意外”,可是不知怎么的,他用来除掉其他兄弟们的法子拿来对付魏丰忽然不起作用了,就是暗杀也没有成功。

事已至此,不仅太子魏泽着急,他的母妃皇后徐氏也心急如焚,自己的儿子的地位受到威胁她怎么可能不着急。

虽是立下了储君,然而多年来太子并未入主东宫,也就是说册封的仪式未曾举行,储君之位终归是暂时的,也怪不了魏泽会如此心急地除掉自己储君路上的绊脚石。

原本是稳稳当当的位子,忽然有些坐不稳了。

爱子心切的皇后不免为自己的孩子谋划起来,多次于嘉庆帝耳畔提及此事。

都说最怕枕边人吹耳边风,在母族徐氏的推波助澜下,皇后的目的性太过明显,方寸便有些不太好把握。

后宫参政议政,有悖纲常,嘉庆帝大怒,皇后因失言被罚。

皇后被罚,太子魏泽的地位便受了些影响,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动摇。

匆匆几年过去,再见时,魏丰已经成了权倾朝野的四殿下,封号为景王,乃是取自林景芝的景字,为感怀好友林景芝。

一语成谶,当初离别时留下的话也成了真,林景芝已经成了当朝最年轻的将军,战功赫赫,睥睨朝堂。

那么魏丰,他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