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春风物(1 / 2)

加入书签

织梦正坐在营帐里整理药材,手边的砚台下压着一封信,信封上落了名字,笔锋走势很是漂亮。

她轻轻哼着小调,心情很是不错。

昨天傍晚时分,杜骆斌忽然冒着雪来找她,说是给她送东西来的。

也不知道撑个伞,来的时候都快冻成了一个大雪人,肩甲上覆了一层厚厚的雪。

他跑进来随意拍了拍肩上的雪花,嘴里呼着白气,使劲跺了跺厚靴子,这才从披风下掏了一封信出来。

“姑娘,这是从江南寄过来给你的信,这几日风雪不停,收信便收的慢些,你瞧瞧。”

织梦一听寄出地就立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她没忍住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跑过去接了信,像是收到了糖果的孩童,笑得眼睛眯了起来。

她忍不住拿去给逐安看,分享着她的喜悦。

这乃是疏花给她写的手书。

临近春节这几日,寄往西北大营的家书就没断过,织梦还帮忙送过几封给士兵,她没想到她也有。

这是她收到的第一封家书。

本是想在除夕的时候寄到织梦手里,好及时对织梦说上一句新年祝福的话,无奈山高路远,信总归是来的慢了几天。

虽然手书的内容仍保持着疏花一贯的简练风格,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也是疏花第一次给织梦写家书,所以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寥寥几句,又怕显得过于冷清,扫了兴,于是绞尽脑汁,洋洋洒洒,写了不少页纸。

墨迹颜色有少许不同,像是分了好几次书写,大约是筹备了许久才写好的。

“阿梦,江南的梅花开了,味道煞是幽雅,折了几枝藏于书中,压成花签,不知何时可让你一探芬芳。”

“还有几日便至岁末,不知你在西北可否安好?”

“本想将你一同接回金陵过节,无奈逐安不肯,你又想留下陪他,只得悻悻作罢。”

“年节迎春,势必隆重,唯恐事有疏漏。小年刚过便为族中上下裁制了新衣,当然,也给你备了一套;偌大庭院重新布置一二,挂上了红绸与新灯,添了几许年味。”

“家中一并置办了许多年货,肉食蔬果、茶酒油酱、瓜仁炒货、糖饵果品,采买充足,初为家主,略有生疏不足,遂只能多备一些。”

“腊月三十夜,除夕,族中老小需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年夜时分,自然少不了吃些饺子元宵应节。饺子形如元宝,即招财进宝之意,家中厨房往往将铜钱、糖果等包在馅里,讨个开春的好彩头,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元宵在江南也唤作乳糖圆子,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取团团圆圆之意,食用元宵,吉祥团圆。”

“自然,我知你素来喜欢吃些小食,金陵城过年节时,家家户户总会备些绵软甜糯的年糕,还有鲫鱼脍、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自然也有各式甜点,雪梨羹,冷元子、水晶角儿、甘草汤、荔枝膏,红糖糍粑,可有想试一试的?”

“若是还想在金陵城中逛一逛,也是不错的。往年初二这天,我都得陪着母亲回一趟洛川,也就是母族,母亲总是托我备办一大袋子糕点糖果,回去的时候也好分送给邻里乡亲。你去过洛川么?洛川的风景虽不及金陵繁华,不过也别具风味,想你定会喜欢。

新春时节,金陵城里想必也比往日更热闹,办些诸如祭灶天、演社火,写对联、做豆腐、耍球、跳猴、舞狮子、耍龙灯的闹春活动……好吧,说来惭愧,素来不喜欢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些话是我托下人问询到的,具体如何,我也不得而知。

不过,家中会搭戏台,邀请戏班子开锣唱戏,我也听过两回,还算有趣。

当然,过年过节总少不了逛庙会游花市的习俗,那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的结束。

而元宵佳节也是如此,都城不夜,各地春宵赏灯之会,猜灯谜,百戏杂陈,普天同庆。

这叫我想起在西北坞城的百灯宴,虽不能共赏新春的花灯宴会,不过留有良辰美景于心中,也算聊以慰藉。”

“不知信寄出后能否平安抵达你的手中,与纸上同你提一提新春,当是陪你过了过年,若是有兴趣之处,之后记得告诉我,明年新春也好早些为你备着。”

江南风物,自是琳琅满目。

织梦从没有享受过家人团聚的温情,那远在江南的家,像是一串跳动不歇的氲氤灯火,在疏花的笔下,一点一点,有了明朗的形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