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大仓娘有大主意(2 / 2)

加入书签

我是这么考虑的。

亲戚之间,讲究个来往。

来而不往非礼也。

意思是,以按俺爷爷在的时候,爷爷做寿,还有奶奶做寿,无论哪个亲家都没有来参加的。

现在沪海的亲家要做寿了,如果您去参加了。

那么,过些日子奶奶做寿,小周的爸妈是不是也要来贺寿呢?

因为咱们去贺寿过了,如果他们不来,那就显得好像失礼。

如果他们也要来贺寿,那就有点疲于奔命了。

毕竟以后您和俺叔也要做寿。

一年到头不用劳动不用生产了,整天奔波于沪海和梁家河之间。

净做这些表面文章了。

这会给小周的爸妈造成很大负担。

还有一点我不同意您去,您想想,您可不止沪海一个亲家啊!

老三媳妇的爸妈做寿,您去祝贺。

那么顾老师那边做寿,您肯定也要去参加。

小羊的父母做寿,您也要参加。

同理,因为您去参加他们的寿宴,到时候他们也得来参加咱家这边的寿宴。

这样的人情往来太过于频繁,不管给谁都会造成很大负担。

如果您去沪海参加寿宴,那么您就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儿。

所以啊,您还是不去为好。

您不去,其实是不给小周的爸妈增加负担。”

老大这一番话,理由不可谓不充足。

但是很明显,并没有说服母亲。

母亲摇头冷笑:“老大,你这些理由总是一套一套的。

听着好像挺有道理。

可是你娘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你娘这次去参加的,是萍萍她爸的六十大寿。

我只参加六十大寿。

毕竟六十大寿是人一辈子很重要的一个岁数。

必须隆重祝贺。

也许到了萍萍爸爸七十大寿,八十大寿,我还会去参加。

但不是整头的岁数我不就去了。

萍萍爸妈要参加咱们这边寿宴,我们的六十大寿早就过了。

要来,那就等着我们整头数的年龄吧。

至于顾老师和小羊父母那边,我也只去参加整头数的寿宴。

这样一来,不就没有负担了吗?

而且隔上十年,去祝寿一次,亲家之间也聚聚,多好啊!

就这么定了。

要是说这个头是我带的,那我只带好头。

反正就是一句话,萍萍爸爸这次六十大寿,我是非去参加不可。

谁也拦不住。

好吧!

大仓和英子他们交换一个眼色。

其实他们早就知道拦不住了。

拦不住,但是也难不住他们。

早就商量好对策了。

到后天晚上在沪海办个假的寿宴。

这样就把母亲糊弄过去了。

至于办假的寿宴总得花个十万二十万的,对于大仓来说那都是毛毛雨。

孝顺母亲,让母亲开心,这点钱还叫钱吗?

第二天吃过早饭,周亚萍是要赶回沪海的。

老大一家和小四儿一家也跟她同路一块儿回去了。

只留下了三仓和孩子,让他明天带母亲和叔一块儿去沪海。

三仓是故意不回去的。

丈母娘让萍萍回去帮着操办寿宴,按理说他这个唯一的女婿也要去帮忙。

可三仓才不伺候老丈人一家呢。

从一开始他跟萍萍那事让丈人两口子知道,这夫妻俩就出尽了幺蛾子。

早已经把三仓得罪苦了。

最可恨的是,这两口子那夜郎自大的,作为土生土长沪海人的傲娇。

实在是傲娇得过分了。

明明三仓跟萍萍已经结亲,萍萍成了老梁家的儿媳妇了。

可周文良夫妻俩明确告诉三仓和萍萍,这门亲门不当户不对。

他们作为高贵的沪海人,老牌国企的干部,跟北方一户农家人成为亲家,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如果让沪海的亲戚朋友看到他们土得掉渣的亲家,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再也抬不起头。

所以,周文良夫妇拒绝跟对方认亲。

女儿跟了梁三仓,那是没办法的事。

但是周文良两口子,完全可以不认那门亲家。

逼得三仓和大哥他们没办法,只好找了俩群演,从此扮演“萍萍爸妈”的角色。

这都是什么事啊!

这是三仓永远不能原谅萍萍爸妈的地方。

他和萍萍结婚十多年了,孩子都上小学了,可他永远对于孩子的姥娘姥爷没有半点好感。

平时几乎是“贵足不踏贱地”。

逢年过节必须要陪萍萍去看看她的爸妈,三仓也只能是逢场作戏,到那里略略一坐就走。

几乎没在他们家吃过饭。

更不用说星期天去丈母娘家干活了。

周文良夫妇想都别想。

这次他要过六十大寿,三仓不但没有丝毫祝贺之心,心里还暗骂,要寿你自己“受”去!

更不用说跟着萍萍早早回去帮着张罗了。

是他主动跟大哥请缨留下,明天陪着母亲和叔一起去沪海。

大哥他们走了以后,三仓带着孩子去了县城,跟几个老同学聚会去了。

离着十月一假期还有好几天,所以中秋节放假,八月十六照常上课。

二仓和云丽也去学校了。

家里又只剩下大仓娘和老歪。

大仓娘就开始琢磨,她准备按照原定计划进行。

今天就去沪海,帮着亲家母张罗张罗,干点活。

虽然她没去过亲家家里,但她知道亲家住在沪海洗化厂里的家属区。

亲家公叫周文良。

鼻子底下是大路,知道这些信息就足够找上门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