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赶海与渔获(2 / 2)

加入书签

让赵桓想起后世的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经典报道。

是一张报纸,讲的是抗战期间阳澄湖附近的百姓,生活艰苦,没有粮食米饭可吃,只能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充饥。

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中原几千年的传统了。

大海给附近百姓的确是带来了极多的财富。

只是很显然,因为交通不便,大宋百姓到海边渔获的比例还太少。

赵桓有心想看看其他人的情况,了解一下收获,便对剩下两名女人喊道:“把你们捡到的东西拿过来看看。”

但哪知这俩女人已经赶出了乐趣,摆手喊道:“官家,您先生火吧。我们再挖一会儿,等您把火升起来,我们再过去。”

这俩女人还真是来玩来了!

赵桓无奈的挥了挥手,对吴革说道:“那把火升起来吧,让御厨准备一下调料。”

虽说要自力更生,但赵桓也没真正指望那两个女人,她俩一个两手不沾阳春水,一个每天只拿天下最金贵的那支朱笔。指望她俩做饭,怕是要浪费了这一桌美食。

皇城司亲从官在赵桓的指挥下搭起了一堆篝火,上面挂上了一个陶罐。

然后又在一旁用石块堆砌了一个灶台,这个是军队的拿手技艺了,很快灶台就铺好,下面点上火,上面铺上了一块厚约两寸的天然石板。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可是赵桓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句经典台词。

所以这些刚从海里抓出来的海鲜,赵桓打算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来处理。

螃蟹、龙虾、鲍鱼、海参都拿来清蒸,吃的就是海鲜原汁原味的鲜味。

蛤蜊、贻贝、蛏子和海螺都用水煮,尤其大海螺煮好之后,用竹签将海螺肉挑出,是堪比拳头大小的蛋白质。

在经过水煮后,软化了它的肉质,硬度适中,又鲜又有嚼劲,蘸着葱段、姜片、姜汁、白醋、芥末调和的蘸料,满嘴鲜香,一口全是肉的幸福感。

牡蛎、尤鱼、海胆、海星则全部碳烤,铺上一层蒜蓉,味道简直是传承千年的经典。

篝火升起来,那两个在海边玩开了的女人终于舍得回来了,二人都提着满满一桶的收获。

唐怡细心,所以她的木桶里装了大量的牡蛎和钉螺,还有零零碎碎的小海参和虾蛄(皮皮虾)。感觉不用再买食材了,她这一桶直接可以做出一锅丰盛的海鲜大咖。

而燕颖则比较活跃,她的水桶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小螃蟹,还有两只活着的八爪鱼,在桶里伸展着爪子。夹杂着一些小贝壳和小海星。

摆在一起后,燕颖惆怅的说道:“怎么会这样?我抓这些螃蟹的时候都瞅准了的,看起来可大可大了,见到那个头的时候每次都兴奋不已。怎么现在看凑到了一起,看起来大部分都很小呢?”

赵桓笑着说道:“这是赶海的常态,把那些小的都放生了吧。我们看看这赶海一趟,到底有多少收获。”

赵进主动帮忙,把食材都放进了准备好的锅里。

赵桓在一旁看着,感觉这也算是一家五口,虽然有三个女人,但这三个女人的生产力和饭量都略等于一个妇女加两个孩子。

因此能大致推断一个大宋五口之家靠渔获究竟有多少收入,以及家庭的温饱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