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一百二十八误入闺室(1 / 2)

加入书签

邻居都听见了动静,都纷纷过来,挤在门口看热闹。听说了张子高是悲伤之城的左护法,都啧啧地称赞,羡慕小倩家祖坟上冒了青烟。

那个小倩的娘说:“女儿大了,始终是要嫁人的,既然贵客在背上之城里当左护法,这是一个大大的官,我们小倩看来是前生有福呀。”那个老妪连连道喜,小倩的父亲想想,也只得同意了,问那个小倩意下如何,那个小倩低着头,脸颊绯红,不点头也不摇头。旁边那小倩的弟弟高兴地说:“姐姐要嫁人了,要嫁人了。”小倩的父亲说:“问她做什么,她的事,由父母说了算。”张子高听了大喜,当即拜倒在地,说:“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那个老汉连忙扶他起来。当下,那老汉就开始翻开黄历,看看哪天是好日子。

顿时,一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再说阿沫几个,帮着那老汉收拾了这个血淋漓的场院,把那些尸体丢得老远的去,免得臭了难闻。丢完尸体,就开始挑水冲洗那些血迹。

林小小忽然说:“那个俘虏呢?”

碧玉说:“不是有林飞雪在看押他吗?”

张帆听了,心里一惊,急忙来到茅厕这里,看见林飞雪在地上蹲着,张帆急忙说:“那个俘虏呢?”林飞雪嘴巴朝着茅厕那里一歪,说:“里面蹲着的不是?”

张帆急忙掀开那个茅厕的帘子,里面空无一人。张帆大惊说:“俘虏跑了,跑了。”

林飞雪这次站起来,假意说:“怎么会呢?”说着也过来看。

张帆说:“还看什么?还不快找?”两个急忙四下里乱找。旮旯里,墙角处,附近的灌木丛,都找了,另外几个听说俘虏跑了,也急忙到处找,却哪里还有那个俘虏的影子。林飞雪故意在自己的脸上扇了一记耳光,说:“都怨我!粗心又大意!放跑了俘虏!”田海埋怨说:“我说一刀子弄死他得了,好不干脆!你们偏偏要留他性命,如今好了,人影子都不见了。”

张帆想想,急忙说:“既然俘虏已经跑了,我们还是赶快撒腿跑了得了。”

那个老汉听得,心里更是害怕,怕那个俘虏会回来报复他,毕竟是他留宿了这几个人。张帆看出了他的害怕,好言劝慰说:“老人不必担心,看那个张子高也是一条汉子,断不会来为难你的。”老头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碧玉想想说:“这样吧,老人,你先出去躲个三两个月,如果没有什么,你再回来,如果情况不对,你就在外面安家,不必再回来了。”

老头指着那屋子,面有难色地说:“主意虽好,只是房子在这里,搬不走呀。”

碧玉听了,从兜里摸出一块玉来,说:“老人家,这块玉可以换这样的房子两三座了,你拿去。”那个老汉推辞了一下,然后接了,话也来不及说一句,就飞快地跑了。

几个看着他人虽老,却跑得飞快,就如同他身后有狗在狂追他一样,都忍不住有些笑。阿沫有些歉疚地说:“本来人家一家子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好好地,由于我们来借宿,搞得人家鸡飞狗跳的,日子都过不安稳了。”几个都觉得惭愧。

张帆催促说:“还愣着干什么?难道是等着悲伤之城卷土重来么?”田海拍着胸脯说:“他们来又咋地?哪个怕哪个?”林小小也催促说:“他们到底人多啊,搞车轮大战都活活地累死人了。”

几个都觉得有理,就赶紧启程了。

几个匆匆忙忙地赶了一程,看见前面一个集镇。几个都觉得肚子饿了,既然是到了镇上,自然要去买点吃的。

几个进了镇里,只见这个集镇还很大。街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穿行在其间,看见街边有支起篷布卖粉条的,田海说:“就在这里随便吃点吧,好赶路!”几个都同意,就走了过去,在板凳上坐了下来。

这个卖粉条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因为生意清淡,正站在那里看着街上发呆。忽然见得来了他们这么几个人,生意上门自然是高兴得很,急忙问;“要吃点什么?”

田海说:“每个人来一碗羊肉粉。”那个人急忙应声,数一数他们共有五个人,就说:“煮五碗。”几个人都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只有林飞雪还在站着东张西望的。

这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忽然从这里走过,似乎是在不禁意之间,也好像是脚底一滑,用手就碰了林飞雪一下,林飞雪扭头去看他,那个小孩急忙说:“对不住,对不住,我走路不长眼睛。”一边说,脚下却飞快地开溜。

林飞雪没有当回事,只是笑笑,就要坐下来。

阿沫挨着他最近,忽然觉得不对劲,急忙对林飞雪说:“看看你的兜里!”林飞雪恍然大悟,急忙用手一摸兜里,糟糕!里面的一块玉不见了。林飞雪顿时变了脸色,说:“我的玉不见了。”阿沫一指那个小孩跑去的背影说:“肯定是他偷去了,快追!”两个急忙拔腿追去,另外几个坐在那里看着,田海也要去追,碧玉阻止他说:“行了,他们两个去追就得了,你就不必再去凑热闹了!”田海听了,站着踌躇了一下,终于坐了下来。

阿沫在前,林飞雪在后,两个紧紧地追去,前面那个小孩,看到他们追去,知道自己事情败露,逃得更加起劲。两个紧紧地追赶。

那个小孩穿过大街,溜入了边上的一个小胡同里面。两个紧追不舍,也跟着进了胡同。

两个在胡同里跑着,忽然看见前面的路断了。原来这是一个死胡同。

虽然是死胡同,却没有看见那小孩。几个站在那里看四周的高墙,看了一会儿,看见一处墙上有一片被人哧溜过的痕迹。两个都说:“肯定从这里翻墙爬进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