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蔡卞的机会(2 / 2)
“是啊大人,下官听说元度先生在礼部还认识不少官员,有许多都曾是他的下属,如果咱们也支持他竞争侍郎,说不定就能将两个侍郎之位全都夺回来……”
邓洵武和高勋都在规劝蔡京,蔡攸则在一旁看着。
可即便如此,蔡京面上还带着几分犹豫。
谁也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邓洵武和高勋对此更是不解。
但他们也是知进退的人,劝了几句后,见蔡京还在犹豫,也就不再多说,反而目光中的疑惑更甚。
不是说兄弟二人和好了吗?蔡攸还经常去蔡卞府上拜访,可如今蔡大人为何这么犹豫?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蔡卞和蔡京本人许久也不来往的事。
毕竟他们又不住在蔡府,在他们看来,人家兄弟两个想什么时候交往见面都行,也用不着和他们打报告。
但他们越是不说话,蔡京反倒下了决定。
“老夫并非不愿答应,只是怕我这弟弟不愿意。”
他叹了口气道:“他曾经也做过礼部侍郎,只是后来被贬官,心灰意冷。”
“老夫是担心再说起礼部侍郎的事,一旦刺激到他,就不好了,还不如不说。”
“这……”
邓洵武和高勋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难色。
“大人手足之情,如埙如箎,足以感动天下。”邓洵武率先感慨着道。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啊!大人!”
高勋急忙紧跟着劝道:“如今已经到了咱们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多元度先生一份力,就多一份希望啊!”
“而且大人作为兄长,难道还能坐视元度先生一辈子沉沦在区区五品郎中之位上不成?”
“须知长痛不如短痛,越早帮元度先生摆脱出来,他也更能一展胸中沟壑!”
“想必元度先生若知道了,定然也会感激大人的。”
蔡京目中闪过一抹阴翳,面上却带着几分沉痛,仿佛做出了什么极为重大的抉择,长叹了口气道:“你们说的也不错,长痛不如短痛。”
“既然如此,老夫就亲自去他家里一趟,试着说服他。”
邓洵武和高勋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这时蔡攸却突然开口道:“父亲,不如让孩儿也一起跟着去吧?”
蔡京瞥了他一眼,也没有拒绝:“也好,你也帮着为父劝劝你二叔。”
“是,父亲。”
这是蔡家自己人的家事,邓洵武和高轩自然不方便跟着过去,而是在蔡府里等着。
知道这时,两人才隐隐发觉,蔡大人兄弟之间的事情好像并不简单。
但这种时候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这里又急又燥的等待。
一直到天色渐晚,蔡京和蔡卞这才回到府上。
两人下意识转头望去,却发现蔡京脸上不悲不喜,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
邓洵武和高勋心中一沉,如果事情成了,蔡大人大概不会是这个表情。
但让两人没想到的是,蔡攸却面上带着笑:“我二叔已经放下了心结,他说他会联系之前的故交好友,努力争取这次机会,重回礼部侍郎之位。”
“真的?”
两人都眼前一亮,下意识将目光转向了蔡京,似乎在确认这个消息。
蔡京轻轻叹了口气,点点头道:“不错,确实如此。”
“老夫本以为元度他已经淡了为官的心思,再等几年他便可致仕归乡,届时不管老夫一家人之后如何,他总算是蔡家留下的一个香火。”
“可现在看来,元度也动了这功名利禄的心思……”
“这……”
邓洵武和高勋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望着蔡京有些伛偻的身形,不约而同地生起了一股愧疚。
官场本就凶险,尤其是经历了前段时间的会试泄题之后,宋乔年和韩木吕直接被贬为庶民,这样一朝跌落云端的案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更是让两人意识到了官场险恶之处。
而且宋乔年和韩木吕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最起码还保住了性命,而他们这些人日后将会落得如何下场,谁也不知道。
现在看来,蔡卞就是蔡京为蔡京留下的香火。
无论蔡家在京城的谋划如何,都很难波及到远在仙游的蔡卞,一旦事情有变,他甚至还可以立即脱身,隐姓埋名。
可现在看来,他们苦劝一阵,反倒把蔡大人为蔡家留下的火种给拱出来了。
“大人,我们……”
邓洵武磕磕巴巴的想要解释,但蔡京却直接摆了摆手。
“无需如此,这也不怪你们。”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元度的心已经开始浮躁了,就算这次我等不帮他,下次他自己终究还是要争一个官位。”
“此乃命数,他已经不可能再静下心去回乡了。”
他越是不怪他们,邓洵武和高勋越是愧疚。
但此刻事情已成定局,蔡卞也已经答应下来,也轮不到他们两个反悔了。
~~
蔡党正忙着争夺侍郎之位,可朝中的其他官员却大多将主要目光放在了即将到来的会试上。
从朝会结束到公布考官只有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根本不够大多数官员走关系。
至于城中的考生们,除了极个别消息灵通的之外,也都蒙在鼓里,不知道主考官究竟是谁。
但这也不妨碍他们自己猜,从公布消息到进场考试只有短短5天时间,主考官进考场的时间肯定还早。
“如果蔡大人不能再继续担任主考官,那整个京城是不是只有秦相能就任了?”
“你听谁说的蔡大人不能担任主考官?这次会试泄题的案子根本就没蔡大人的事吧?主考官肯定还是他!”
“已经换了,我朋友的二舅的姑爷的二表哥就在吕侍郎家当差,听说蔡大人和王宗伯都不再管这次会试了!”
“真的假的?不是蔡大人是谁?离会试只有这么几天,莫非是……”
“嘘,别说!朝廷可是不允许提前泄露主考官……”
考生们并不傻,第一天得到消息,第二天秦府就快门庭若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