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增设中原三郡(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后,季札卒,享年九十二岁。

        庆忌按照季札生前的遗愿,将他葬在了延陵的舜过山下,并且丧仪一切从简,按照普通士人的规格。

        庆忌亲自吊唁季札,还写了一篇祭文,哀悼。

        为了彰显季札的功绩,庆忌吩咐左右,在延陵为季札建造一座庙宇,以及一座高达三丈有余的凋像,供人祭拜祈祷。

        并且,庆忌还追封季札为“大贤良师”,谥号“惠文”。

        为季札主持完丧礼后,庆忌并没有立即返回咸阳,而是继续待在金陵,顺便巡视一下吴郡的各个县邑。

        吴郡,是真正意义上的吴国本土。

        这是庆忌的龙兴之地,老吴人最多的地方,庆忌怎能舍弃他们?

        巡视了一番吴郡各地后,庆忌终于踏上了返回咸阳的路途。

        诚然,东都金陵,也留守着不少吴国的朝臣官吏,有一定的行政体系

        但,庆忌要真正颁布行政命令的话,最好是待在咸阳。

        咸阳已经取代金陵,成了吴国的权力中枢所在之地了。

        经过一两个月的跋山涉水,舟马劳顿,庆忌的出巡队伍,终于返回了关中。

        当庆忌回到西都咸阳的时候,已经是年关之际。

        ……

        崇政殿上,庆忌头戴平天冠,穿着一袭玄色赤纹的冕服,腰间别着一柄龙渊剑,在陛台之上正襟危坐,接受着一众公卿大夫的朝拜。

        按照惯例,这一次的大朝会,朝中凡是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卿大夫,都必须要到场参与。

        而今,随着吴国的疆域越发庞大,需要处理的政务不知凡几,所以朝臣官吏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只是崇政殿上,就有三百余名朝臣,必须要参加大朝会的。

        “大王,臣有事启奏!”

        作为百官之首的太宰计然,第一个手持牙笏出列。

        “请讲。”

        “臣以为,我吴国今年东益地,弱韩魏,扩张了河东、上党以及故郑之地的一部分(颍川),大王何不设立新的郡,以进行治理?”

        计然的话音一落,群臣都纷纷下跪,表示赞同。

        “臣附议!”

        “大王,如此庞大的疆土,如此众多的城邑,若不设立郡,恐怕难以治理。”

        “河西之地,以及故周王畿之地,也可设郡治理!”

        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毕竟,群臣都已经习惯了吴国每扩张一片庞大的疆域,就会推行郡县制,这样方便管理。

        如之前的周王畿故地,以及从魏国手中夺取的河西之地,庆忌并没有按照惯例,设立郡县进行治理。

        为何?

        因为那里的归属权还不能“确定”。

        吴国的确已经打下了这两片地方,但是九国之师进犯,把吴国堵到了函谷关内。

        凭借着崤函之固,吴国能把来犯的诸侯联军击退。

        但,那里还要抢回来,这就有些麻烦。

        而且,还不利于治理。

        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以及各种资源流失,综合方面种种考虑,庆忌就没有在周王畿故地以及河西之地,设立郡县治理。

        现在不一样了。

        韩魏两国已经被吴国打残,赵国也不敢轻易南下,挑衅吴国的权威。

        至于齐、宋、鲁、卫等国,还在苟延残喘,不值一提了。

        谁敢侵犯吴国的城邑土地,庆忌就能出兵讨伐,让对方连本带利的全部吐出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庆忌朗声道:“传寡人诏令,自即日起,河西之地,并入长安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