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儒道之争,教化万民(1 / 2)

加入书签

「何为宗教?」

        「其实,我大吴,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宗教」。」

        「那个时候是原始宗教,又称部族宗教,在上古时代,人们对精灵、图腾、神祇、自然等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崇拜,迷信鬼神,这就是最原始的宗教。」

        庆忌环视一周,看着在座的尹喜、南荣、列御寇,语重心长的道:「拜火教是波斯人的国教,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国教。」

        「而我大吴,属于「多神教」,吴人的信仰还未被整合起来。」

        「比起迷信鬼神,我吴人更加信仰自己的祖宗。」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以教派的手段控制人们的思想,统一信仰,的确很有必要。」

        拜火教和婆罗门教,其实都是雅利安人创造出来的教派。

        雅利安人原来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后来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

        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他们往南驱逐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摧毁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原本华夏也曾在商朝时遭遇过雅利安人的入侵,好在被商朝女战神妇好击败,不少雅利安军队的战俘成了奴隶,最后变成了「陪葬品」……

        尹喜思索良久之后,向庆忌进言道:「陛下,如果要立一个教派,臣以为,必须要有一部典籍,以便于阐述该教派的教义,以教化世人。」

        「善。」

        庆忌也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教派的教义,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学派的学说,即中心思想。

        核心价值观!

        庆忌有心要立一个教派,作为大吴的国教。

        但,问题来了。

        以哪种教义为主?

        华夏几千年历史,历史上也出现过本土教派——

        道教!

        儒教也勉强算一个。

        那庆忌究竟是应该立道教为国教,还是立儒教为国教?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兹事体大,庆忌没有贸然决断,而是把这件事情放到朝堂之上,与公卿百官一起商议。

        ……

        翌日,庆忌就在奉天殿召开了一次大朝会,凡是朝中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公卿百官,都务必要到场参加。

        得知庆忌要立一个教派为大吴国教之后,群臣也跟炸了锅一样,议论纷纷起来。

        他们倒不是要劝谏庆忌,使他打消这个念头,而是在犹豫自己处于什么立场上,较为妥当……

        众所周知,得益于庆忌大兴文化,大吴学术鼎盛,诸子百家各种学说混杂在一起,是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

        大吴有五大显学,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

        在这其中,适合被立为「国教」就两个,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

        因为他们的学说思想,有些地方是跟教派的教义不谋而合的。

        实际上,大吴百万士子当中,还是以儒、道、法三家的人最多。

        当庆忌提出要选择一个学派的思想,作为新国教的教义的事情之后,群臣都纷纷进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