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学(二)(1 / 1)

加入书签

“你是刚来的啊,还没有找到睡的地方吧,来,睡这里吧!”一个矮矮胖胖的长了一脸青春痘的男孩儿说。

刘云飞应了声,道了谢,就把自己的被褥放下来,并排的床位上已经放满了各色的被褥,他自觉的选择了中间唯一剩下来的空隙,相邻的两张床板高低错落很大形成的无人区,用褥子把中间落差铺平整,在此安顿下来。

那些早已万事具备的同学继续着他们的攀谈,不同乡镇的方言侃谈着自己的乡镇,谈着自己的村子,谈着自己的初中,谈着对于这所高中的看法,语句里多的是怀念和新奇,没有什么抱怨。

如果非要对其中某一个或者几个人偶尔发几句牢骚有个解释的话,无非是对于现实中的高中和理想的高中的巨大差异的不解,和自己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自怨罢了,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只是那两所市重点高中,针对县城户口考生降低30分录取,让他们对自己或者他们的同学以几分之差而落榜充满不解和无奈而已。

比起哥哥姐姐来,他们是幸福的一代,在洪水经常光顾的七十年代以后才出生,出生在有了白面馒头的年头,但是八十年代初的人口生育高峰在这里表现的尤其突出,全县一百三十多万的人们生活在这面积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农业人口一百一十多万,分布于一千五百多个行政村。

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优势,在之前的连年灾害侵袭,并没阻碍这里的人口增长,传承了几千年的“养儿防老”传统思想和一句“人多力量大”的现代圣言,为谷水县与全国人民指明方向,齐心协力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生育热潮,尤其是在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七十年代末,新生代数量直线上升,人多了,土地却越来越少,养家糊口的难题自然凸现出来,没有家传手艺,也想不到别的门路,也许是出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千年古训,只好把希望寄予下一代,“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父母们纷纷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学校,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跳龙门,能够吃了“公粮”,于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起来,各村镇自办小学中学,几乎达到村村有小学,乡乡镇镇有三所以上的初中,稍大乡镇则设有高中,作为全县心脏的谷水县城更是有高中数所,汇集着来自县内外各乡镇的优秀学子。

据统计,小学今年年均在校生多达十五万名,虽然这些学生中能够读到初中的几率比较低,读到高中的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完小学因为家境贫困无法供给而辍学,也有很多是少年心性无心向学的,要么是跟父母继承祖传的耕种心得,要么是托关系找朋友,找个小工厂,摇身一变,便成了四里八乡羡艳的工人阶级,引得十里八村的媒婆天天用千层鞋底问候家中门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甚至顺带家中的亲友嫁娶也成了邀请的重点,为亲友挣得了不少脸面。

然而,生育高峰带来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在读学生依然让原本生源薄弱的中学的校园在人数上翻了几翻,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高中在校生年均九千多名,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七千多人,职业高中在校生一千多人,初中在校生十一万多人,虽然高中学校也由原来的四所增加到十所,但是如此悬殊的初、高中学生比例,就注定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在这个地域内格外的残酷。

谷水县现有十所高级中学,其中普通高中七所,按照惯例用编号命名,依次为谷水县第一、二、三、四、五、六七高级中学,职业高中一所,简称职高。另有卫生学校一所,简称卫校,师范学校一所,属于中专之列,毕业后是可以分配工作的,考入这两所学校就约等于吃上“公粮”,故此也成为县城乃至各乡镇头面人物竞相送子女入读的重点所在,也是各个学子央求父母想方设法削尖脑袋想要挤进去的梦寐以求的学府,其分量丝毫不亚于并列为省市重点高中的一中、二中。这两所学校倒是县人皆知,比成为省重点中学的县一中还有知名度,想来也许还是和分配工作有关吧,毕竟公办教师和医生是比工人还高档一些的角色,是村支书见面都要先问候的对象,自是倍受推崇。

至于学校的分布,一中、二中分别作为省、市重点,校址无可争议的选在县城之内,卫校和师范更是非县城不可,职业高中作为全县唯一,也有幸跻身于县城之列,在城南郊野谋得一片比巴掌还要大不少的立足之地,其余普通高中的三到七中则散布于各乡镇。

这么多的学校名字和地址,对于“听而不闻田外事、一心只刨二亩地”的农民来说,显然没有几斤粮食的关系,如果不是有子女考学的缘故,理所当然也没有人会去记都有什么学校,更没几个人去留意这里学校都在哪个位置,即便是在读的学生,也并不是谁都清楚。如果说大多中学生对此都还略有耳闻的话,寻常农人恐怕除了几个重点之外,其他的也就不知晓了,最多是对本家邻人子女就读或者距家较近的学校有些许印象,并在意识里用“差生学校”作为代名,其中的职业高中设置有种植和养殖专业,虽然是与出身的农村有着密切联系的,不过,正如国人看不起国人一样,农民潜意识的是很看轻这些学校的,这一点也许是国人不同阶级之间仅有的默契,毕竟学了出来还是回农村,跟不学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普通百姓和其子女来说,读书是改变更直接、有效、快速而又显著地改变前途和命运的形式,一件仅次于婚姻的人生大事。当考试由古代十年寒窗的“一朝闻名”,到现在的中考和高考两大门槛,高考的重要性也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人都能够理解,需要一个好的大学所营造的学习环境。但是只有一个好的高中的才能把更多的学子送进大学的店堂。在教育条件差距悬殊的地区,重点高中是每个学子的梦想,中考也就显示出其与高考同样的意义。

悬殊的初高中学生比例,本身就注定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在这个地域内格外的残酷,而在竞争这样激烈的情况下,县教育局提出县城的那两所省、市重点高中招生县城户口的学生分数线降低三十分录取政策,使考试的天平在考场外早已倾斜了,落榜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命运。

他们大都来自穷苦的农村,但是他们有他们的梦想,曾经被老师激励着的清华北大梦想,如今呢?如今他们的梦想破灭了,还能说什么呢?唯一的报考志愿,填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为了世代的家庭期望和自己的光辉梦想,在蜡烛下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中考三天的命运审判,然后是焦急的等待,盼望而又担心的等待,等待荣耀与失落,当他们面对中考结果,除了无助和无奈,便没有了其他的东西。世代贫农的家里,除了缴公粮、纳农业税和扣提留之外,没有人和政府扯上关系,也没有足够的人民币交纳每分三千五百元的赞助费,继续父辈的土里刨食或者到遥远的南方打工拼搏是眼前的选择,除此之外,就是去读职业高中。

每年中考结束后,职高都会接受很多报考重点高中却以几分之差落榜的学生,因为中考只允许报考一所学校的缘故,没有后门关系想上别的普通高中,也是绝对不现实的问题。一些高考落榜而又不甘心辍学的学生就选择了职业高中,这是个集合了种植和养殖,家电,服装几个专业于一体的学校,有点像社会上的技校。

一部分是被中考落榜打入这个“冷宫”的学生,一部分是成绩不好报考这里的学生,这样就构成了职业高中的学生的成分,当然,后者的成分占绝大多数了。

这个年龄的人之间是没有界限的,所有的话题都是共同的话题,这些刚刚到来的新生们一直在没有时间概念的闲侃,从天南到地北,从饭前侃到饭后,从床下侃到床上,直到侃着侃着进入了梦乡。

刘云飞也在和旁边的几个人海阔天空的闲侃,不知道什么时候,眼皮不知不觉被睡意拉了下来。

当意识还在大脑的外围游离的时候,一阵急促的“呼啦,呼啦”的响声把他从浅睡中拉了回来,睁了睁朦胧的睡眼,宿舍里鼾声此起彼伏,然而那“呼啦,呼啦”的声音格外的响亮刺耳,巡声望去,看到一侧的同学在视平线的脑袋旁边晃动着一个黑影,借着从屋顶缝隙漏下来的微弱月光,约略可以看到是一只硕大的老鼠蹲坐在那里啃噬。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54409/3021089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