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打仗比的不是谁有钱吗?(第四更)(2 / 2)

加入书签

两马对冲,杀招只在交错一瞬间。

高一功与白虎持枪对刺,终究是高一功战场经验不足,吃了亏。

他只能舍弃手中长枪,抽出马刀迅速劈砍,横挡。

白虎是从底层靠着悍勇厮杀,一步一步干到参将的。

平日里更是没少砍蒙古鞑子的脑袋,当军功。

可是这一次他发现这次砍得农民军与边关的蒙古鞑子不一样。

因为他们身上的铠甲乃是大明军制,可不是蒙古鞑子那种穷鬼。

自从永乐之后,部分蒙古人已经被明军打成了骑射轻骑兵。

许多人都没有甲,尤其是元朝丢失了山西河北等地之后,愈发的贫穷。

自元朝覆灭后,蒙古的部落只出现两个富裕人

一个便是瓦刺人也先,他不断的对新疆和中亚用兵。

取得过对察合台汗国、哈萨克人的连年大胜,掌握了草原和西域的贸易通道,手中并不缺乏中亚风格的铠甲。

因此瓦剌骑兵普遍外穿全身札甲,内穿锁子甲和布面铁甲。

部分瓦剌重骑兵还有板札式腿甲、护臂甲和胫甲,瓦剌骑兵的战马也披着突厥风格的金属铠甲。

然后土木堡一战,他手里的铠甲就更多了。

第二个便是俺答,他总是在边境军堡内掳走许多工匠,安置在板达城内,有了工匠和白莲教人带路取铁器,才有实力和明军叫板。

如今的明军披甲率都不足三分之一,松锦之战后,皇太极派人清点明军尸体,发现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披甲率。

就这些人,还是大明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士卒。

在嘉靖时期,戚继光就说明军的铠甲烂的令人发指,现在百年过去,大明财政越发的困难。

文官士大夫们又看不起工匠,没资金没技术,仓库里的旧铠甲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

而且武器装备申请制造,需要的程序复杂,多数明军都是“无甲裸奔”的状态。

据说萨尔浒之战时,明军手里的刀都破不了后金鞑子的甲,可见武器劣质到了那种地步。

但是白虎知道蒙古人更穷。

万历末年开始,蒙古人想要换取一副非常好的铠甲,已经达到了90头羊换一副好甲的地步。

蒙古骑兵披甲率进一步下降,卫拉特联盟(内含正牌黄金家族)规定40户人家每年要集资两幅铠甲。

一户人家要出四或五头羊。

13副铠甲起家的努尔哈赤,在辽东抢走了大量汉人工匠,打造出了青出于蓝的八旗铠甲。

徐光启就说:“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

我兵盔甲,无如略彷赫连氏之制,而即于军中制造,既皆荒铁。

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贼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谁能抵敌?

他请求朝廷打造和八旗军一样的铠甲,徐光启甚至还报了每副铠甲12两的银子。

当时明军装备布面甲每副造价是四五两银子左右,而八旗军的铠甲造价已经达到到了八两银子。

徐光启要求打造和鞑子一样的装备,可依旧得加钱吃回扣!

这便是明末的官场风气。

不管徐光启吃回扣是为了研究大炮,还是干别的,总之报价先往上调。

最终朝廷嫌弃他报价太高,拒绝了他的报价与方案。

八旗军铠甲的技术脱胎于明军,在质量上明显超过了明军,更远远超过了蒙古人。

铠甲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装备,单靠它打不了胜仗,但缺乏它后果却很严重。

装备好至少可以弥补一下,在临战时的实战不足,以及交战时双方士卒的士气。

那就是敌人砍不死你,但你可以砍死敌人!

兄弟,破不了甲啊!

试问交战两方士卒的士气会变得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