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8章 这就是底蕴不足的无奈了(1 / 2)
李半城行事作风确实非常稳健,或者可以形容为谨慎。
他的九龙仓收购计划已经过了“暗度陈仓”的阶段,都开始与怡和展开第一轮谈判了,可面对穷追不舍的媒体,仅仅含糊地回应“持有九龙仓股票”而已。
高弦能够大概猜到李半城的心思,即李半城希望最好以一种“和气”的方式,拿下九龙仓的控制权,像几年前高弦与怡和争夺牛奶公司那种刺刀见红最后打到全面收购的场面,属于下下之策。
当然了,李半城才是这场戏的主角,究竟采取什么策略,那是人家的事情。
虽然高益被李半城请去当财务顾问,但高弦只让部下出面,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论“暗度陈仓”这种戏法,高弦称得上是老手了,从多年前突袭牛奶公司,便开始用了,如今也就是把收购对象从牛奶公司换成了香江置地而已。
从整个怡和一系的高度去看,怡和这个母公司已经把百分之六十的资产布局到了香江之外的世界各地,质量优劣暂且不论,反正收益不在眼前,比如在夏威夷购买的那个甘蔗种植园,肯定不能马上变出钱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全面开战,短时间内怡和一系只能靠着香江这边百分之四十的资产去融资抵抗。
怡和一系里的旗舰企业当属怡和置地九龙仓三家公众上市公司,其中的九龙仓被李半城盯着呢,剩下的怡和置地,与九龙仓的情况类似,股票发行量庞大,数以亿计,持有者非常分散,同时股价也不高。
就走势而言,在香江股市跌入低谷的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怡和与置地的股价最低的时候分别在十元以下和四元以下;在经济形势全面转好的一九七六年,怡和与置地的股价最高的时候分别为二十五元和九点三元。
显而易见,置地的股价用萎靡不振来形容恰如其分,近两年一直维持在十元出头的价位,即使收购战全面爆发,引发置地股价飙升,以高弦暗中准备的超过二百亿港元的资金,无论是打到百分之五十一的全面收购阶段,还是战到百分之七十五的退市私有化阶段,都能做到奉陪到底。
更何况,高弦暗中吸入的置地股票,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足以和怡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另外,高弦还掌握了一部分怡和的股票,必要的时候,可以再使出混淆视听的招数。
目前的关键在于,这个帮高弦争取更多主动的“暗度陈仓”戏法,还能维持多久,因为现阶段的香江股市确实敏感,高弦也不好具体把握,只能希望冲锋在前面的李半城,更加光芒万丈引人注目一些。
躲在幕后的高弦正忙着运筹帷幄,香江财经圈子来了一场秀。
简单来讲就是,一本工业银行总裁池喜三郎带着庞大的团队,高调访问香江。其行程包括两个最引外界关注的活动,一场几乎囊括了香江全部政要和商界巨子的盛大宴会,以及一场精心公关的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这场宴会的高弦,再见欣赏了表面谦逊的一本人,怎么展现自己的雄厚财力。
比如对因为经营不善而陷入倒闭风波的一本轮船公司,池喜三郎无比明确地做出背书,一本工业银行以及与其有关的银行,将会给予一本轮船公司绝对强力的支持,尤其一本轮船公司的债务和承租合约的责任,肯定认真承担起来。
换而言之,有着强大的银行财团做后盾,一本轮船公司不会破产倒闭,香江商界无需担心。
高弦不由得暗自啧啧赞叹,一本商界还挺抱团的,倒也体现出了一本商界对香江的重视程度。
客观上,一本资本在香江占据着一席之地,比如各个财团屡屡参加香江重大工程项目的国际竞标;银行虽然基本不参与竞争激烈的吸引公众存款业务,但在发行债券承销股票等等领域颇有建树。
总而言之,做为现阶段亚洲最发达的经济体,一本的资本自然而然地往这边拓展。
瞅了个空隙,高弦对包裕刚说道:“恭喜包爵士,环球航运头上的乌云终于散了。”
包裕刚叹了一口气,“还是要居安思危啊!”
高弦眉头微微一挑,听这意思,这位世界船王好像还有别的想法。
值得玩味的是,惠丰银行大班沈弼在这个场合主动和包裕刚聊了起来,给高弦一种双方冰释前嫌的感觉。
高弦没去掺和,找到李半城的位置后,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摆出闲聊的样子,低声问道:“与怡和的谈判进展如何?”
“尚在讨价还价。”李半城心事重重地回答道:“钮璧坚还给我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停止收购,加入九龙仓董事会;或者放弃收购,从怡和一系里挑选几处物业,做为补偿。”
高弦似笑非笑道:“怎么,选择一下子多了起来,有点难以取舍了?”
李半城坦率地点了点头,“说老实话,我有点摸不准钮璧坚到底有几分诚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