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不寻常(2 / 2)

加入书签

心里的疑惑不减反增,但应无尘却也没有过多理会,而是等卞城王不再咳嗽了才继而问道:“也就是说,六殿下彼时已经知晓,毕焕安排林天宝投毒一事?”

“对,当晚从天然居回来,我就把他叫到书房询问此事,毕焕起先支支吾吾的,最终还是承认了。”

“既知如此,你还是选择了罔顾酆都城的森严律法,私自放毕焕出城!”

应无尘的情绪很激动,看的旁边刘大有惊出一身冷汗,心说我的祖宗,你怎么敢跟六殿下这么说话,连敬称都不用了?

而且这酆都城里,谁家还没点龌龊苟且之事,这才哪到哪,你至于这么激动吗?

虽说刘大有对于看别人撕逼这种事情乐意之至,但鉴于这俩人吵架最容易出事的还是自己,所以他选择拉开应无尘,然后代替对方开始询问:“六殿下即已知晓毕二公子身负罪孽,仍旧选择送他出城?”

“是啊,毕竟血浓于水。”卞城王目光呆滞的看了看应无尘,然后羞愧的低下头,并且用力的提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是本官家教不严,致使毕焕犯下滔天之祸。因为事涉天庭、灵山,所以怕城主按律严惩,以儆效尤。

所以才趁着盂兰盆节宴会期间,守城人员松懈之时,将毕焕送出城去,最终却害的他命丧歹人之手。经此一事,本官也知罪孽深重,上对不起城主的栽培和信任,下对不起父子亲情。

所以,本官勒令全府上下一干人等,在城隍司查案期间,不得登门滋扰,一切全按律法处理。等着此间事了,本官也自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哦吼?

应无尘很快就捕捉到了一段关键的陈词,然后分析起来。至于卞城王后面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忽略。

其实从刚刚的突然间情绪激动,到此时的完全冷静,全都就是应无尘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让刘大有上前问话,他好留在后方观察。

而且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这么打算的,结果刘大有这货,愣是装出一副看不懂其中深意的样子,缩在后面不出来。给应无尘逼得没办法了,才装作情绪失控。

不过好在此时刘大有已经停止摸鱼,开始了认真工作,应无尘也得空分析起场中的情况。

如果说卞城王此时的状态,完全是因为忧思过度所导致的,那他应该是刘大有问什么答什么才对,最多解释一下前因后果,绝对讲不出如此长的一大串话。

尤其是,在发现了自己情绪异常之后,他还特意提及了,这两天没派人去城隍司催问案情进度的事儿。

这就很诡异了好么。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失魂落魄的人要么陷进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要么就是思路阻塞反应迟缓。而分别对于的表征就是别人问什么都不吭声,或是问什么说什么。

从卞城王的状况来看,他应该是属于第二种。可无论属于哪一种,他都不应该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出一长串的话,不仅回应了自己关于他是否遵守城中律法的事情,还顺带着解释了为什么没去城隍司。

至此,应无尘觉得自己离事件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于是他越过刘大有,直接询问道:“那我再问问六殿下,毕焕遇害的地方在桃止山,距离东城门最近;而他的目的地是罗浮山,走南城门最方便;但事实上,他却是从西城门出城的,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才是他和刘大有两人,此次登门的真实目的。

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俩蹲班房里查卷宗记录,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初守城士兵报上来的出入记录,全都放在了一起,所有才没人留意这件事,只知道毕焕在城外遇害了,根本没人注意到他出城的路线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而应无尘能在判官司的卷宗里发现这件事,也是因为察查司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各处城门的出入记录进行了分类存放。

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察查司判官,听取了他关于卷宗归档和校验的意见。

否则原先全都是囫囵的放在一起,毫无章法可言。尤其是出入记录这东西,要不是为了统计城中人口多寡,以便分流人口到其他地方,根本就不会存在。

而统计人口,只不过需要一个总体的数字,谁还在乎哪个城门的人流量多少?

不过没人在意并不代表应无尘不在意,毕竟他身后还背着一群商人的发财野望呢,他怎么可能不考虑流量对于生意的影响。

只是没想到,当初闲着无聊跟察查司判官吹下的牛皮,竟然结出了这样的硕果。

因为这四座城门的讲究,可大了去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