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赈济(十四)(1 / 1)
大批物资的到来,让困顿的局面顿时得以打开。军用帐篷都是能容纳七八人乃至十余人的大帐篷。有了这九百顶帐篷,一次性便可容纳**千灾民,可以说这批帐篷的到来基本上解决了安置灾民的问题。
众人立刻行动,卸下物资开始归类整理,搭建帐篷。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张延龄打起了灾民的主意。他带着人在灾民中挑选出来青壮汉子帮忙。灾民们其实都是纯朴百姓,张侯爷为了他们忙碌辛劳,这些人其实心里都很感激,大多数人乐于帮忙。一些青年人懒惰拒绝,被家里的长辈痛骂一顿也不得不出来帮忙。
多了数百帮手,进度便更快了。一个多时辰后,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卸载完毕,新的安置点已经在更远处的雪原上矗立起来。
一批又一批的灾民陆续抵达,但是有吃有住,自然不会发生混乱。加之已经有大量的百姓自愿维持秩序,所以并没有出什么纰漏。在吃了热腾腾的粥饭之后,到来的灾民一批又一批的被安置到帐篷里。到了天黑时分,京城周边以及陆续抵达的近万灾民全部抵达并且得到安置。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混乱局面。一切都井井有条,平静有序。这让张延龄等人甚是松了一口气。
最后一批百姓安置完毕,所有的灾民都吃了东西入营歇息之后,天也黑了下来。疲惫的众人也准备陆续回府歇息。
阿秀等人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休息,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张延龄看着心疼,笑问道:“秀儿,当好人的感觉如何?”
阿秀笑道:“累是累了点,但是心里舒坦。看着乡亲们的笑容,看到他们能够得到安置,再累也是高兴的。”
阿秀的话得到众人的共鸣,确实,所有人都是又累又疲倦,但是当那些百姓们真诚表达感谢之意,朝着自己作揖磕头的时候,心里的感觉完全不同。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更何况这是救人性命之事,更是有了别样的感受。
天黑之后,张延龄让阿秀等女眷回府歇息,自己却并没有离开。因为这里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必须尽快的安排好这些事情。
一个上万人的营地建立在这里,面临的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治安问题。灾民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好,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争吵斗殴的事情。物资的短缺也会发生抢夺偷盗的行为。有的百姓逃难是带着被褥衣物还有少量钱财的,有的则一无所有。所以治安问题必须要保证。
另外一个便是吃喝拉撒的生活卫生等问题。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洗漱吃喝拉撒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都会成为一个庞大的难题。而且许多百姓受了风寒生病发烧,如此密集的人群聚集,倘若病症传播,卫生欠佳的话,会酿成严重后果。
张延龄拉着徐杲黄四张成以及成国公定国公府的两名带队的管事在粥棚里开了个紧急的会议。经过一番商谈,达成了共识和解决的办法。
首先,治安保障的问题,张延龄等人都认为靠着自己这几百人手是不成的。这几百人也不是军队,根本无法维持这么庞大的灾民聚集地的治安。唯一的办法便是以灾民管灾民。
最终众人决定,将划分好的十几片棚户区域的百姓组织起来,每一片区域组织起百余人的治安巡查队伍,指定领头之人,进行夜晚的巡逻和平时的行为的规范。以灾民管灾民既不会产生心理上的隔阂,更能发挥作用。
其次便是营区卫生的问题。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男男女女的很不方便。撒尿拉屎都在雪地里,这会造成遍地便溺的情况。既对周边居住的环境造成污染,也会滋生各种疾病。这一点还是得靠着百姓自己组织,划分地域,挖掘简单的粪池得以解决。明日天亮之后,将组织人力在南边树林里挖掘建造厕所,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便是灾民的医疗救助的问题。这件事其实很重要。简易的棚户和帐篷并不能完全解决寒冷的问题。营地里现在咳嗽声一片,那便是百姓们受了风寒感冒了的缘故。一夜过来,天寒地冻,生病的人会更多。所以必须要及时的救治。
这件事只能张延龄来解决。张延龄决定,明日一早在城里请各个医馆的医师前来坐诊,为百姓看病熬药。绝对不能让灾民聚集之地变成了传染病的流传之所。
想到这件事,张延龄便想起了谈如青。倘若她尚在自己身边的话,这次赈济必是愿意来协助自己。为百姓治病的事情不用自己操心,她必是会尽一番心力的。只可惜时过境迁,谈如青怕是再也回不到自己身边了,此刻也不知道她身在何方。
张延龄没有时间去过多的感慨,当即带着众人开始行动,连夜组织灾民百姓组建治安巡逻队伍。待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的时候,已然是半夜三更了。
众人虽然身体疲惫寒冷,但是心情却是很高兴的。今日是漫长而杂乱紧张的一天,但是最混乱的情形已经过去,灾民的赈济行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所有人内心都感到骄傲的事情。
当张延龄和徐杲离开营地的时候,黑沉沉的天空中有了星光闪烁。天空中的乌云正在散去。那更是意味着天气要放晴了,不会再下雪了。这无疑是个更大的好消息。
次日清晨,张家众人押运着大量的粮米赶到南城外。张延龄来的够早了,但是没想到徐杲来的更早。张延龄抵达的时候,远远便看见徐杲站在营地边跟几名巡逻百姓说话的身影。
“哎呦,徐大人,你来的好早啊。真是莫道君行早,还有更早人啊。”张延龄笑着高声打招呼。
一名工部小吏道:“我家大人昨晚压根就没回去。”
“什么?”张延龄讶异了。“徐大人不是跟我一起进城的么?怎地又回来了?”
徐杲笑着走来,他的发髻乱糟糟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是精神状态倒是很好。
“张侯爷早。昨晚下官确实没有回家。我走到半路上想想实在不放心,便又回来了。我主要是担心半夜里出什么事儿,到时候没有人在此主事可不成。若是出了乱子,岂非葬送了大好的局面,白费了昨日的一番心血。这么一想,我便不能安心了,所以便回来了。”
张延龄道:“那你昨晚睡在何处啊?”
徐杲笑道:“我和衙门的几位兄弟在粥棚的炉子旁睡了挤了一夜。炉子旁尚有余温,倒也不太冷。”
张延龄点头叹道:“徐大人真是有责任心啊,是真心做事的官员。不像有些人,身居高位,无所作为,视百姓性命如蝼蚁草芥一般。”
徐杲笑道:“下官只是凭良心做事罢了。下官拿着朝廷的俸禄,此次又是奉命参与赈济之事,自当尽力。倒是张侯爷,自己主动揽了这么大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为百姓呢。下官不善夸人,但是此次事情,下官对张侯爷是真心的佩服。这么大的事情,朝廷都未必能做好,侯爷却举重若轻,做的非常完善,考虑及其周全,当真令人钦佩。”
张延龄哈哈笑道:“徐大人你这还叫不善夸人么?你都夸的我不好意思了。罢了,咱们也不必互相吹捧了。我来了,徐大人便可回去歇息了。身子要紧。”
徐杲摇头道:“那可不成。今日是关键一天。过了今天,城里的赈济之事便可完成,朝廷便可接手此事。所以,不能出差错。平平稳稳的移交给朝廷,那才能松一口气。”
张延龄点头道:“罢了,我也不勉强你,不过今日你不必事事参与,一切有我。找机会你迷瞪一会,舒缓一下疲惫。朝廷即便接手,你也还是要参与的,不像我,朝廷一接受,我便可以回家睡大觉了。所以徐大人还是悠着点。”
徐杲笑道:“多谢侯爷关心,我还顶得住。我可是工匠出身,以前干体力活的时候,几日几夜连番做事也过了,这算什么?”
张延龄点点头,或许这正是徐杲能够尽心尽力的原因吧。从最底层走出来的人,对百姓的疾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徐杲也不是科举出身,所以他更接地气,身上少了那些科举出身官员的那种自以为是和凉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