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出访欧洲(一)(1 / 2)
专列通过了山海关,何锐时隔4年,再次看到了东北的大地。在岁首前,东北已经下了雪。面对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何锐忍不住轻声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车厢另外一头的秘书们间何锐的神色中都是怀念,揣摩不出自言自语的何锐此时是何等心情。只是何锐念了几句,又看了片刻,就坐回到座位上继续看起最新的报告。见到这样熟悉的模样,秘书们都放下心,继续自己的工作。
中央每个月都有定期数据报告,19127年12月的还没完全统计出来,何锐面前的报告中,只是预测了1927年全年GDP。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进过3年准备,才让统计部门能够使用GDP对国家经济进行统计。
放弃了工农业生产总值的统计方式之后,中国1927年估计的GDP产值大概是680亿元,人均142元。按照现在美元与中国元1:2.4的汇率,中国全年GDP为283.3亿美元,人均59美元。
美国统计局统计的美国192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970亿美元,现在美国人口刚过亿。人均970美元。以美元计算的人均是中国的16.5倍。
对于中美人均上的那点差距,何锐完全不在意。只是在统计数字上相差16.5倍算什么?何锐见过更巨大的差距,从统计上看,两国人均相差50倍。
人均数字上的相差巨大,甚至让何锐感觉因为过于熟悉而非常舒适。脱离了金银本位的中国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统计方式,才是何锐熟悉的中国,能够完成这样的统计方式,证明中国有能力走上了正轨。
专列一路向北,从进入山海关开始,内燃机车在24小时内抵达中苏边境。在边境线上停下。一辆苏联轨距的中国专列已经停在边境线对面,在边境线对面等候的苏联官方人员中,为首的正是前苏联驻华大使莫洛托夫。
在与中国外交部一起确定了何锐正式出访苏联的第二天,莫洛托夫就被召回国。等何锐一行人下了专列走到边境线,莫洛托夫上前一步,“主席先生,我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欢迎主席先生访问苏联。”莫洛托夫说完,微笑着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主席先生,您再向前走一步,就踏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领土。”
何锐向前迈过了边境线,与莫洛托夫等苏联官员一一握手。在随行的中国安全人员护卫下,一行人到了苏联境内的专列前。莫洛托夫说道:“主席先生,这辆专列从国际法来说,属于中国领土,我需要收到您的邀请,才能踏上中国领土。”
这话听着轻松,让何锐对莫洛托夫好感增加了不少。这些细节的确充分代表着国家的利益,马虎不得。若是莫洛托夫在中国国家元首专列上上下下,要考虑可不是国家元首的安全,而是外国人随意进出中国领土的问题。从国格的角度,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比国家元首的安全更大。
“莫洛托夫同志,您愿意一起上车么?”何锐对着这位比自己大了几个月的苏联外长笑道。
苏联安保措施非常严谨。中国专列前有苏联的克格勃专列开道,按照中苏两国外交部的协议,中国专列后面加了两节苏联车厢。一位苏联红军上校到了何锐面前敬礼,“何锐主席,我是苏联红军季莫申科上校,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服务。您从边境到喀山中的安全,由我与我的同志们负责。”
何锐起身笑道:“谢谢您,上校同志。要不要喝一杯伏特加?”
“非常荣幸。但是我有公务,只能感谢您的好意了。”季莫申科上校答道。
等上校离开后,莫洛托夫便与何锐聊了起来。作为苏联驻华大使,莫洛托夫与何锐见过几次,交谈的内容都是中苏之间的问题。作为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不谈中苏关系,而是请教起何锐对世界局势的看法。
“即便有人想发动战争,现在的实际经济局面也远不足以引发战争。至少10年内,世界各国的矛盾都将集中在经济领域。”何锐回答了莫洛托夫对世界安全的提问。
听了何锐的话,莫洛托夫只是点头表示同意。因为斯大林同志的判断也是如此,所以此时的苏联红军规模正在缩小,已经到了历史上数量最低的时期。为了发展经济,苏联学习了中国的五年计划,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推动苏联快速工业化。
莫洛托夫把话题转向经济,“主席同志,您在东北时期就开始了五年计划,有很丰富的经验。不知您能否对苏联的五年计划给出一些建议。”
“我认为苏联同志们能够很好的执行苏联的五年计划。竟然有计划,就有需要完成的目标。我的建议是,分清中国现在的五年计划与苏联五年计划的区别。中国的五年计划不仅有工农业发展的计划,还有中国国内消费能力的发展计划。我相信苏联同志一定能够注意到这些。”
“主席同志对未来世界的看法好像非常乐观。”莫洛托夫试探道。
“是的,我非常乐观。现阶段世界局势已经进入平衡的状态,任何有力量的国家都不会轻易决定打破这个平衡。在我看来,苏联做出全力发展经济的决定,非常明智。”
既然何锐都这么讲,莫洛托夫也感受到了何锐对苏联的善意。由于是专列,拥有最高的通行权。何锐的专列除了必须的加水,加燃料之外,一路不停的向西行驶。中国的专列使用内燃机,平均行时速超过60公里。从边境到莫斯科,竟然只跑了4天。
莫洛托夫对此很是感慨。与苏联的火车相比,中国的重工业发展令莫洛托夫印象深刻。除此之外,莫洛托夫感觉何锐与一位女秘书的关系超出了工作关系。但这点并没有让莫洛托夫有特别的感觉。如果何锐结婚了,这件事就有点价值。既然何锐现在处于未婚状态,这就是个简单的男女关系。苏联根据收集到的情报,曾经认为何锐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一个禁欲主义者变成普通人,着实没什么好研究的。与何锐相比,苏联一些部长周末开的聚会,即便从善意角度来评价,也属于异常性欲的范畴。这才是更值得重视的事情。
苏共第一书记斯大林同志早就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得知,何锐此次并非专访苏联。苏联是何锐出访欧洲的第一站。既然何锐对苏联表达了善意,斯大林同志也愿意让何锐感受到友好。
欢迎的酒会级别很高,在莫斯科的苏联政治局成员都出席了。但是只有这些人出席,所以人数并不多。莫洛托夫见斯大林与何锐两人在致辞后,斯大林同志将何锐请到放了不少酒的桌边,就感觉事情不太对头。苏联上层劝酒乃至于灌酒是一种传统。斯大林总书记不仅酒量惊人,劝酒更是一把好手。
莫洛托夫知道何锐本人对于饮酒没什么兴趣,中国政府对于官员饮酒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此时斯大林与何锐已经走到桌边坐下,莫洛托夫很想靠过去。因为何锐虽然看着文质彬彬,其实很有些脾气。凡是何锐不喜欢的事情,他自己就不会做,绝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斯大林同志如果对何锐灌酒,只怕会遭到何锐不快的拒绝,搞不好何锐还会直接拂袖而去。
此时,斯大林问道:“何主席,能喝些么?”
何锐在斯大林同志脸上看出了劝酒老手的神色。那是非常混合的神色,热情+皮笑肉不笑,莫测高深+情绪多变。总之,只要喝起来,对方就会在各种情况下自如切换。这是一种控制型人格的表现。
既然对方如此,何锐先将住斯大林,“如果只是与斯大林总书记一对一的喝,大概能喝一点。”
听何锐这么回答,斯大林脸上露出了劝酒老手的笑意,“那么何主席喜欢喝哪种酒?”
“伏特加吧。”何锐答道。
“拿伏特加来。”斯大林对旁边的基洛夫命道。
何锐笑了笑,“斯大林同志,我觉得您还是要小心些。我们一对一的喝,您可能会吃亏。”
这话固然是要挤兑斯大林。同时也不是吹牛,不喜欢喝酒与能不能喝是两码事。当然,何锐也一定要挤兑住斯大林。虽然苏共政治局成员应该是有底线的家伙,但是俄国佬的可信度就不是那么高。
果然,斯大林同志听出了何锐的意思,他叼着烟斗抽了一口,吐出芬芳的烟雾后问道:“何锐同志,您认为我们会轮番上么?”
何锐也不惯着斯大林,“我打仗的时候最喜欢以多打少,这能非常有效的提高胜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