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中场会谈(一)(2 / 2)
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溃败,法国新政府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而何锐的这封公开信无疑给了法国上层一个机会。
经济部长率先对教育部长说道:“教育部长先生,我认为有必要派遣法国学界人士前往东南亚,对不公正的审判提出我们的看法。”
教育部长闻弦知意,当即答道:“我也认为有必要与中国进行交流,对他们的错误选择表达法国的态度。”
其他内阁成员听到两位部长的看法,当即顺水推舟,都表示应该这么做。众人的目光随后落在了总统贝当身上。
贝当此时在法国的口碑很不怎么样,但是与历史上相比,贝当的名声好了太多。法国战败并非贝当的责任,贝当的投降政策好歹避免了法国遭受更大的人员损失。而且德国在1940年撤出法国,虽然在占领过程中导致了很大损失。不过法国已经经历过1871年的战败,与那时候相比,其损失并非不能接受。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贝当还勉强坐在了总统的位置上。
见到内阁成员们如此表态,老迈的贝当用有气无力的声音表示,“我同意向中国派出法学专家。”
法国上层嘴上说“法学专家”,心里面所想的却是与中国进行秘密谈判的代表。好在法国在1926年就同意大量法学专家前往中国参加亚洲国际法庭,审判英军中的澳新军团屠杀案。此次也是轻车熟路。
现在唯一问题就是保证法国人员的安全,但此事也不算难。法国在东非有殖民地,只要在选拔人员的时候不去刻意大张旗鼓,就可以用船将专家运送到东非殖民地港口。
现阶段中国军队已经解放了斯里兰卡,也解放了几乎整个印度。只要法国船只没有被英国潜艇击沉,这些法国专家以及谈判代表就可以顺利与中国接头。与西欧战役后直接攻击法国地中海舰队的英国相比,法国完全相信中国的文明程度。
在柏林,希特勒询问科学院院长卡尔教授,“教授,您愿意前往中国么?”
卡尔教授礼貌的答道:“如果元首希望我来承担学术讨论,我会前往中国。”
说完,卡尔教授观察着希特勒。就见希特勒神色中有些迟疑,还有些期待,一副给自己找出一个合理解释的模样。希特勒这样的反应让卡尔教授心中有些感慨,在当下还活着的人中,何锐无疑是给希特勒最强烈挫败感的人。从慕尼黑会议开始,到西欧战役前,但凡英法采取了何锐的政策,纳粹德国就很可能战败。
中国在军事领域方面甚至走在了德国前面,何锐那篇《战场上时间与空间转化》的论文,被德国总参谋部奉为圭臬。这不是德国总参谋部故意拉虎皮当大旗,而是因为德国总参谋部的军事专家们从这篇论文读出了高度凝练的装甲兵与地空一体化的作战理论与实际操作。
除了战略与军事,希特勒的经济政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法国在同时期的经济成果丝毫不逊色于德国,甚至比德国更辉煌。法郎作为世界货币,与英镑与美元打的有来有回。德国马克别说作为世界货币,出了德国后没被当废纸,就算是希特勒的伟大成功。
在各个领域都被何锐压了一头,使得希特勒好像对何锐有一种执念。而且何锐对于希特勒本人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以至于希特勒自己也搞不清楚对何锐的态度。
正如卡尔教授所想,希特勒此时的确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从何锐那里得到些什么。从地缘政治角度,位于世界岛两端的德国与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但是从政治理念上,希特勒知道德国与中国不可能有合作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德国并没有主导全球的战略。中国不仅有,还正在稳步推行。等英国彻底失去印度,整个世界就被一分为二。
沉默了一阵的希特勒觉得自己非得打破这该死的沉默不可,不然的话他会有一种近乎溺水般的感觉。希特勒问道:“教授,您认为何锐的公开信是一种尝试谈判的暗示么?”
卡尔教授知道希特勒想听什么,但是作为专家,教授答道:“元首,何锐并没有打算与欧美谈判。即便何锐希望促成谈判,也只是希望欧美能够投降。”
希特勒没有因为这个解释而不快,他倒是觉得何锐本就该有这样的气魄。如果德国与中国呼唤,希特勒也肯定没有谈判停战的打算。确定了这点,希特勒下了决心,“教授,我委任你带领德国法学专家前往参加东南亚的审判。”
卡尔教授的确很想去参加这次“盛会”,作为地缘政治学专家,他很想了解何锐的真实想法。虽然卡尔教授觉得何锐提出解放全世界的想法应该是真的,但是卡尔教授认为这个规划中有太多不合理的部分。何锐这样的地缘政治大师不该做出这些不合理的判断。
此时,英国驻印度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上将听着英国特使带来的命令,“将军,战争部同意了您的撤退计划。具体执行,就请您全权负责。”
蒙哥马利上将的手不经意按在了按何锐的公开信上,他问道:“除此之外呢?”
“政府要求宣布允许印度未来独立的声明。”特使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