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炎帝传说(1 / 1)

加入书签

曹奕凡边和李雪她们谈笑,边留意探查着周围的环境,希望能够看到一丝阵法的痕迹,可惜什么都没发现。

“李雪姐姐,神农学院怎么会分成内院外院啊!”他只能向这个知识渊博的美女姐姐,打探些有用的消息了。

“这就要从神农学院的历史说起了,学院创建之初,咱们炎黄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年代,现在的仙女河当初是具有护城河的作用,当遇到匪患时,就把河上的吊桥拉起来,拒敌于河外。

后来天下太平,随着学院的扩建,仙女河外也逐渐规划入神农学院的范围,因此学院里的人称之为外院,这里面的老校区就是内院了。”李雪娓娓道来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怎么感觉进入内院后,环境变得更好了,空气清新宜人,连花草树木似乎都长得更茂盛了啊?”曹奕凡进一步打听道。

“哇塞!小弟弟观察好细心哦!不像那些臭男生,在这里读了几年书,都没发现这些细微差异呢!”夏沫惊讶的夸赞道。

曹奕凡尴尬了,不知道萌妹子这算不算在夸自己啊!

“奕凡弟弟,确实很细心啊!”李雪也赞叹道。

“这是为什么啊?有什么说法吗?”曹奕凡询问道。

“确实有两个传说,其一就是面前这神农湖,这是个非常古老的湖泊,据传跟炎帝神农氏有关。

传说这里在远古时期,曾经有条恶龙在此盘踞栖息,经常出来祸害周围百姓,炎帝经过此地时,遇到恶龙作乱,为了守护百姓与恶龙在此展开了场激烈大战。

最终炎帝用神器神农杖,将恶龙钉在了湖底,永久镇压起来,使其不能再做恶,百姓为了纪念炎帝,就称其为神农湖。

神农杖镇压恶龙,守护周围百姓,护佑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李雪讲述了神农湖的传说。

曹奕凡听到关于神农杖的传说,很是兴奋激动,他望着面前碧波荡漾的神农湖,眼神里忍不住变得火热起来,很想到湖底探查一番,普通人以为只是传说故事,他可不这样想。

毕竟他就遇到了生命女神的生命源界,所以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认为可能真实存在过,那些人应该都是修仙者。

所谓的神器。

应该就是他们炼制的法宝,如果能够得到一件,肯定会有不可思议的好处。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探查的时候,以后有机会了,晚上偷偷来查看一番。

“小财迷,你们这些臭男生,一听到屠龙、宝藏、神器什么的就两眼冒光的,真丢人呀!

别白日做梦啦!

神话传说流传了几千年,真有什么宝藏还轮得到你呀!”夏沫白了他一眼娇嗔道。

“夏沫姐,英明神武!”曹奕凡尴尬的收回目光,奉承道。

“那是呀!算你有眼光,人家可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超级无敌美少女,哼!”夏沫得意洋洋的臭美道。

曹奕凡看着面前少女心爆棚的萌妹子,仿佛看到了菲儿那小丫头的影子,两个可爱的异次元少女,如果凑到一起,那肯定欢乐多多……

“神农湖原来是这么来的啊!我还以为这里修建了神农学院,所以才给它起名神农湖的,李雪学姐,还有什么说法啊?”曹奕凡回过神来继续询问道。

“沫沫说的不错,咱们炎黄国人被称之为炎黄子孙,全国各地关于炎帝神农的传说太多了,咱们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神农湖也就是深了点,里面还有几个小温泉,所以导致这个湖泊终年不结冰,冬季湖面水汽弥漫,烟波浩渺宛如仙境般。

古人不明所以,故而神化了这个湖泊,渐渐流传起了炎帝镇压恶龙的神话传说。

相比之下,还是另一个说法,姐感觉更靠谱些,据说神农学院创建者,建造学院前请了当时最有名望的风水大师-赖布衣大师,帮忙选定的这块风水宝地。

赖布衣大师还在此地,借助神农湖和仙女河的地势,布置了一座风水大局,所以建校百年来,神农学院才一直遇难成祥,传承至今。”李雪再次给他讲了个风水局的故事。

曹奕凡都被说服了,毕竟风水学是炎黄传统文化的一支,并不是单纯的封建迷信,还是有很强的科学依据的。

他也感觉此地布置有风水局的可能性更大些,这里的规划布局都围绕着神农湖和仙女河构建,很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那种韵味。

这和炎黄传统风水的格局完全相同,曹奕凡也就暂时放下了,那个炎帝镇压恶龙的神话传说。

他全身心投入到游玩中,难得有这样的美女相伴,畅游在人间仙境般的校园里,曹奕凡心情舒畅,充满欢悦之情。

如果没有周围那些男生,不时投来充满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的话,他心情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人谈笑风生间,来到了一个建筑在神农湖畔玻璃制成的艺术长廊中,长廊两侧陈列着很多千奇百怪的动植物,有的是活物还有很多只是标本。

“奕凡弟弟,你知道吗?每个神农学院的毕业生,都以自己的毕业作品能被收录进这里为荣,这里是神农学子心目中最神圣的殿堂。”李雪满怀憧憬的诉说道。

“是啊!这些前辈们都好厉害的,人家一定会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总有一天这里也会有夏沫的一席之地。”夏沫也难得的目光坚定的给自己打气道。

曹奕凡在两位学姐的带领下,也神色肃穆的走进了玻璃廊道,他发现这里的东西很多看起来都很普通,一株水稻、一棵小麦、一株小草的标本,陈列在如此庄严的地方,感觉很是怪异。

但是他走近看到铭牌上的内容后,就变得肃然起敬起来,那上面刻录着我们炎黄国曾经那段苦难的岁月。

赵云峰-1950年毕业生,培育出丰产5号水稻,亩产提高到420公斤,获科技发明3等奖。

李文博-1952年毕业生,培育出曙光3号小麦,亩产提高到530公斤,获科技发明2等奖。

王英杰-1978年毕业生,培育出绿洲2号固沙草,抗干旱,固沙防风能力强,获科技发明1等奖。

……

每一株标本都是一段历史的丰碑。

正是由于这些一代代农业科学家们的默默付出,才解决了我们炎黄国14亿人的吃饭难题。

看着这些历史的丰碑,曹奕凡感受到了那种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