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马镇(1 / 2)
山路崎岖,几乎一步一个台阶,当真教人上山难,下山……亦难。
行至半途,山路反而越来越难走,又陡又窄,且一路碎石颇多,陈初顾及身后徐明朗的爷爷,于是停下身,转身对着落后一段的老爷子开口道:“徐老爷子,这段路实在太陡了,要不我换你背会吧?”。
倒不是觉得老爷子气力不逮,徐家老头,身子骨那是相当好,这一路未曾歇息,背上又背着几十斤的背篓,老人家除了额头微微见汗,硬是脸不红,气不喘的,可见老爷子哪怕上了年纪,其脚力也相当不俗。
陈初担心的,是老爷子脚下的碎石,一旦踩滑一步,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来说,就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
徐老头自顾走着,开口道:“就这路,我怎么着也走了几十年,闭着眼睛我都知道把脚落哪里,倒是你们啊,才得多注意。”
陈初张口欲言,徐老头却摆摆手说道:“你有这份心就够啦,我虽然上了年纪,但还不至于连这点路都走不了。你还不如跟着徐明朗呢,这小子冒冒失失的,还不如看着他。”
见徐老头如此说,陈初也不坚持,也只好跟上在前带路的徐明朗。
徐明朗虽然年纪小,但脚力也不错,手持竹杖,手上亦有借力之处,走的亦是四平八稳。加之上学时每天都走这条路,这山路虽难,但对于徐明朗来说也算颇有经验。
一路上,徐老头很少说话,只有陈初和徐明朗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知不觉,三人已经走到了山脚。
山脚有一条被山水冲集而成的山沟,山沟两边,有丈许宽的沙石,这沙石久经踩踏,寻成一条数尺的平坦小路。
这条小路上,已经可以看到几个稀稀拉拉的人影,同为附近两个村子的赶集之人。
……
陈初和徐明朗爷孙俩在一片叫卖声中进入了落马镇。
每逢赶集之日,落马镇便越显得热闹非凡,徐老头带着徐明朗直奔集市,那里是临时的小摊小贩聚集地,徐明朗爷爷所背的竹篓,刚好可以在那里出售。
很多赶集的老百姓都会自带货物,自产自销,陈初也是其中一员。
落马镇整体呈东西狭长分布,集市在东,而小镇本土的店铺,则位于西边。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小小落马镇,吃喝玩乐的地方一样不缺,勾栏,赌坊也都存在,如果非要说少了点什么,恐怕就是衙门。
到了小镇,三人便各奔目的地,徐明朗爷孙俩去的是东集,陈初则直接往小镇西边而去。
陈初首先要去的地方,便是药材铺,他背篓里的药材,便是要出售给药材铺子。
药材铺子的掌柜,是一个留着八字胡,身材略胖的中年人,看他油光满面的样子,很难不把他和“奸商”一词联系在一起。
不过只有来到过这里抓药的人才知道,其实华锦药材铺的价格,已是颇为公道。
这药材铺陈初来过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数次,刚一进门,铺子里的伙计便知道他要来干什么,只是今日恰逢集日,药材铺子此时已有人来抓药了。
不知为何,看上去如同奸商的掌柜今日竟然不在,店里只有一个伙计,陈初和店里伙计打了声招呼,便在一旁等着。
等伙计忙完手头事情,这才把这次带来的药材从背篓里拿出,放到柜台前。
一小捆青叶藤和零散四株虎耳草,干爽无污泥,品相也不错。
伙计将青叶藤往称上一称,开口道:“五两稍满,按四十文钱一斤来算,折为二十二文,这四株虎耳草,作价五文,如何?”
陈初点了点头,自是答应。
青叶藤的市价,一般在四十三至四十五文钱一斤,这是过往药材商的收货价格,但陈骁知道,那些过往药材商是何等奸滑。
陈初曾经试过将相同份量的同种药材分别卖给收货商和药材铺,这才发现那帮天杀的奸商,竟然缺斤少两。
虽然比市价略低,但陈初更信任药材铺子。
陈初从药材铺出来的时候,得到二十七个铜板。
随后,少年直接去了落马镇最好的酒楼,桃源酒楼。
陈初当然没有在桃源酒楼消费的资格,他只是想把那只山鸡卖出去。
在这里消费一顿,至少一两银子起步,相当于一户普通人家至少半月的开销,对于陈骁来说,无疑是天价。
桃源酒楼的老板娘,是一个姓封的女人,一个十里八乡有名的俏寡妇,一个落马镇无人敢惹的女人。
来到桃源酒楼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趴在台阶上舒舒服服晒着太阳的大黄狗,可能是酒楼的伙食太好,这家伙比之其它同类大了整整一圈,如同一个小牛犊子。
酒楼门口,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和一个年轻伙计正在一辆牛车上搬着一筐一筐的食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