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章 洛神(2 / 2)
哪怕事先读过,但听茅兰再次吟诵,梁王依然不免沉浸其中。良久,他悠悠回神,望着杨玉叹道:“先生此赋一出,今后再无咏美人之辞。”
在此之前,歌咏美人的辞赋中最出名的要数宋玉的《神女赋》,可是跟这篇《洛神赋》一比,也只能让人徒呼奈何。
梁王既已发话,宾客们无不跟随,倾吐欲望强烈。
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什么辞宗,赋圣。什么学富五车,更有人信誓旦旦言赋莫若中方不败,天下才一石,中方不败独占八斗。
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羊胜心中恨极,但任谁都能看出梁王对杨玉的推崇来,他只能忍下。
杨玉表情淡然,恍若未闻一般。
此赋为曹植所写。
赋中虚构了他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尤为人称道的是对洛神的描绘。
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
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
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
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画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
另外,此赋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无一不精妙到极致。
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可以说,再怎么美誉都不为过。
但这是抄来的,不是他自己所写,杨玉很清醒,不骄不躁。
杨玉这副波澜不惊落在众人眼中,形象越发高大了起来,心中也愈发崇敬。
“中方先生,洛地可真有此等女子?”梁王忍了半天,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杨玉一愣,发现宾客中不少人目光热切,满眼希冀,不由哑然失笑道:“禀梁王,赋中所写,虚构而已。”
“哦”梁王明显不信,或者说不愿相信,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
实在是杨玉将洛神写的太美了,直让人觉得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惹人心动。
为了杜绝以后麻烦,杨玉沉吟片刻,正色道:“人间之世,鬼神焉在?”
直接反问有谁见过鬼神?
众人一滞,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观杨玉一副认真模样,不似作伪,梁王不由怅然若失,生出苦闷之情。他贵为一方诸侯王,竟也无缘一见此等人间绝色。
但心中仍存着一份幻想。
更有人暗暗揣摩,也许杨玉是想独自享用此等绝色,不愿外人知晓,才假托于洛神,否则若不是亲眼见过,哪里能描写的如此细致。
想法大概类似于后人见《洛神赋》就断定曹植在写嫂子,你说什么都不行,就是在想嫂子。
“先生此赋写于洛地何处?”
“又写于何日?哪个时分?”
有人不死心,旁推侧敲,追问起此赋的背景来,想从中推敲出一二。
杨玉只能再三胡诌:“赋中皆已说,吾离洛阳时,途径洛水,见其景甚美,遂驻留三日。为美景所惑,梦中恍若与一女子相会,醒来女子不见,只洛水静谧无暇流去,梦尔,梦尔。”
就差说是做白日梦了。
谁知众人却听的神往不已,杨玉只能暗翻白眼。
枚乘感叹一句:“中方先生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有人刚要附和,没想到枚乘根本不给机会,话音突然一转对梁王道:“大王,请评优劣。”
此话一出,顿时为杨玉解了围,众人闭口不言,再无人追问洛神之事。
一时间,无数道目光隐晦的扫向面色阴沉的公孙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