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 1)

加入书签

父亲和母亲是在父亲当兵前定的婚。是媒人介绍的还是自主恋爱的,从来没有听父母亲说起过。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母亲的性格是刚强善良的,特别能吃苦,爱学习,善于接受进步思想。

自从去年共产党的土改工作队来到村里,母亲就积极靠近工作队组织,积极协助工作队的各项工作。在土改工作中,母亲和共产党土改工作队一起深入到各家各户中去,宣传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在村里迅速掀起了彻底平分土地的高潮。带领村里的妇女、贫雇农们一起丈量土地,按规定的成分和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村里的妇女和贫雇农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带来的好处,因为平分土地是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他们把平分土地看成是世世代代的大事情。母亲的表现不仅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工作队领导到肯定,在乡亲们的推选下,母亲担任了村里的妇救会主任。

母亲担任妇救会主任后,更是积极上进,踊跃带领广大妇女开展各项工作。“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开始前后,母亲带领村里的妇女和众乡亲积极响应民主政府提出的“全力以赴支援战争,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的号召,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鼓舞下,掀起了参军参战、保卫家园的高潮。征兵工作开始后,有的老人、妇女害怕亲人上前线后回不来,家里没人种地,有些人还没有真正了解人民军队,顾虑重重,母亲就带领妇女积极分子组成宣传队,挨家挨户地去做思想工作,提出“好女子不扯男人后腿”、“男人参军,全家光荣”、“男人勇敢上前线,女人在家当模范”、“模范妻、模范娘,送郎送儿上前线”等口号,并利用文艺宣传队扭大秧歌、演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使村里的征兵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母亲送走了父亲,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支前工作中。为解决前线战士御寒问题,母亲和村里的妇女一道不分昼夜地积极为民主联军做棉衣、棉被、军鞋、鞋垫及给养袋。

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常用字还是认得几个,这都是母亲自己悄悄学的。母亲在支前工作中,不仅组织领导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也学会了很多技能。母亲学会了做衣服和做鞋子,母亲不知道做衣服应该怎样划线,怎样才能剪裁出合体的衣服,也没人教过母亲,但母亲却自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裁剪方法,每每做出一套衣服就会得到许多人的赞许。母亲一生用这种方法不知做了有多少套衣服。在家里我一直穿母亲做的衣服,一直穿到我15岁参加工作那一年。

父亲在前线勇敢参战,母亲在后方积极支前。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鸿雁传书的交流,然而父亲和母亲却彼此牵挂着,彼此相互激励着。每当有机会的时候,父亲就会往回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战争条件下的婚姻很多都是这样,彼此相爱却不能在起。

父亲和母亲彼此相爱也不能在一起,但他们又都不想失去对方,于是父亲在1947年10月向部队首长请了几天假,回到家乡,经过民主政府批准与母亲结婚了。

父亲和母亲婚礼是怎样办的,现在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婚礼。

父亲母亲结婚后,按东北的习俗,母亲就离开了自己的娘家,来到了父亲家。家中除公婆外,还有已开小差回到家的大伯,这时大伯已结婚了,大娘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母亲来到父亲家后,虽然这时家乡已经解放了,没有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但婆家却像没有解放一样。公公是个封建传统陋习很强的人,在家里一副老太爷的派头。虽然父亲在部队当兵,可是母亲和大娘在公公婆婆家一点地位也没有,就像过去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旧社会的小媳妇一样,不论在家干什么,都要看公公婆婆的脸色。那像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很多公公婆婆都要看媳妇的脸色。其实不论谁看谁的脸色都不对,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和谐、相互尊敬的。母亲和大伯大娘几乎把婆家的活全包了,除了上地里干大田的农活之外,还要把家里的家务活干好,喂鸡喂鸭养猪,洗衣做饭。可就是这样,还是要经常受到公公的训斥。公公不顾全家的生活,总是自己吃小灶。家里每逢有点好吃的,总是要他吃完了,吃剩了,别人才能吃。母亲后来回忆道,那一年过春节,东北的习俗除了要吃饺子外,还要吃黏豆包。这种黏豆包是用东北产的一种黄黏米(俗称大黄米),磨成面粉,用水和好,然后将事先烀好的红豆沙当馅包成没有褶包子,最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吃这种黏豆包的时候,要蘸糖稀吃。所谓糖稀,就是用东北农村特有的一种甜菜,切碎后加水放在锅里熬,熬到一定的时候,把甜菜渣捞出去,再熬一会儿,锅里的糖水就成了又黏又稠的糖稀了,非常甜,呈枣红色。吃豆包蘸糖稀,是又黏又甜,既有黄米面的米香,又有红豆沙的清香,别提有多好吃了。可是这么好吃的东西,母亲和大娘却吃不香甜味的。这是因为公公给母亲和大娘每人分了几个豆包,从小罐子里盛出一小匙糖稀,又盛了一大勺子米汤兑到糖稀中分给母亲和大娘,这样的米汤水蘸豆包还能吃出甜香味来吗。母亲虽然心里特别难受,特别不满意,社会解放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了,但家庭内部却不平等,这是为什么呢?可又不能说什么。因为母亲心里总是牵挂着父亲,她不想因为家里的这些事情让父亲分心,母亲希望父亲能好好干,母亲盼望着能和父亲团聚,母亲也盼望着能和父亲一起生活而离开公公婆婆家。

除了家里的活外,母亲还是照样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支前工作和妇救会的工作,母亲很要强,什么工作也不愿落后,凡是分配给村里其他妇女的工作任务,母亲总要自己做出样子,总是自己带头先完成。白天要下到地里做农田活,晚上要做军服和做军鞋。

小的时候穿母亲做千层底布鞋,就感到了做鞋的不易,后来有一年回到东北老家看到外婆和母亲一起做布鞋,更是感到纯手工做鞋不仅是辛苦不易,而是必须熟练掌握传统的手工技术才能做出来的,纺麻绳,纳鞋底,做鞋帮,那一道工序不熬油点灯都完不成,现在这些纯手工的鞋已经灭绝了,所谓的千层底鞋都是机器做了。

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母亲虽然说不出太多的大道理,但母亲知道,是共产党来了以后,家乡的穷苦人才分到了土地,才过上了能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所以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一辈子过上安稳地生活。母亲定下决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春天的时候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在这年的8月,母亲被批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了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