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怒反天罡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而再…(2 / 2)

加入书签

“大人好魄力,在下佩服,请随我来!”柳西拱手施礼,引着众人向楼下走去。

刚走出雅间,柳西便向领头武军招了招手,蹲下身子,向地板看去,只见柳西用手指轻轻捻起一点泥沙,然后向领头武军递了递,领头武军倒也不傻,看到这熟悉的泥沙就瞧向了柳西手里的一双鞋子,其中一只的鞋底,正是这种黑色泥沙。

而在楼梯口处,柳西用整个手掌沾了沾去往四楼的楼梯,摩挲了一遍,然后抬起手向领头武军招了招,领头武军仔细瞧去,发现这个抹了楼梯的手掌虽然也不是很干净,但是却没有任何之前看到的那种黑色泥沙。

领头武军点了点头,众人便转身向楼下走去。一路向下,这泥沙一直延续到了一楼,直到楼外,当然,命案一发生,宝丰楼上下惊慌,没有顾上收拾残羹冷炙和地板,才能留下这痕迹,否则,怎么可能找到这么多线索。

来到尸体前,柳西向领头武军拱手施礼,说道:“还请大人帮忙,将这尸体站起来,我好给大人展示他是不是意外身亡。”

“好啊,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确定的!”说罢,喊过两名高个子武军,将尸体架了起来。

只见尸体后脑勺血迹斑驳,七窍渗出的血迹也几乎都快干透,周围百姓见到这个样子,纷纷吓得四散奔逃。

柳西则再次捡起刚刚丢掉的树杈,指了指尸体的衣袖一角,“大人请看,此处与那楼上酒渍相似,如果闻上去,应该味道也与楼上倒掉的那壶酒味道也一样。”

众人点了点头,倒是没人再去闻。

“再看这里”,柳西又指了指尸体的右手手腕,一处明显的淤青映入眼帘,“大人,您是武学高手,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淤青应该是如何出现的吧?”

“嗯,是的,这很明显是架招时候产生的淤青,看来对方力量一定很大。”领头武军答道。

“您在看看这里”,柳西用树杈将此人的胸前衣物挑开,就看到一个硕大的五爪印印在此人的胸口,上手去摸,甚至可以感受到里面肋骨的断裂之处。

此时众人心中基本已经明了,而柳西并没有停下,接着说道:

“大人,您再看看这脑后的血迹和七窍的血迹有何不同?”

领头武军前后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说道:

“这后脑勺的血迹明显比七窍的少很多,而且七窍中,嘴巴的血迹并不是渗出,而是喷出的,我说得对不对?”

柳西微微一笑,这武军倒是个秒人儿,居然问起了自己,不过他倒也没不好意思,点头道:“大人说得对,因为先受了一掌,震断了心脉和肋骨,使得此人已经没了生还的可能,内脏受到剧烈打击,会从嘴巴将那口瘀血喷出来,而随着心脉震断,周围脏器也会受到影响,七窍便会渗出血液。”

“而后脑勺的血迹比七窍流出血迹要轻很多,这说明,此人在受到一掌之后,已经死亡,而整个人从高处掉落在地上,后脑因为巨大撞击也渗出了血迹,但是因为死亡在前,后脑的血流速便不会太快,所以渗出的血迹不会比七窍的多。”领头武军接着说道。

柳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三楼的脚印,我想此人应该是起身要走,走了没两步就被拦了下来,然后凶手向他袭击,他用手腕格挡了一下,却不想对方力道太大,逼得他向后退了两步,没等反应过来,,凶手一掌击去,直接将他打飞出了开着的窗户,在飞出去的过程中由于姿势的原因,双脚在窗户下沿磕了一下,留下了泥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落地的身体是微微躬身,双腿不是向后弯曲。”

领头武军附和道:“是的,是的,这家伙脚磕到了下沿,双脚受阻,使得身子躬着飞了出去。”

“大人,您再看看整个宝丰楼,有什么特点?”

领头武军抬头看去,皱了皱眉,并没有发现什么,而旁边的赵武桐抢着说道:“整个宝丰楼的窗户全都是开着的,这都没看出来,真笨。”

领头武军尴尬地挠了挠头,没在说什么,而是看向了宝丰楼的掌柜。

宝丰楼掌柜在旁边说道:“武军大人,我们宝丰楼每天都会有固定时间将所有窗户全都打开,让宝丰楼通风,今天也是一样,这不是还没等通风结束,就来了客人,也就一直没顾上关。”

领头武军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大人,这就能解释通为什么三楼‘战无不’的雅间里,窗户并没有因为这人被打飞而受到破坏了。”柳西继续说道。

领头武军表示明白,事到如今,全都解释通了,望着仍然被牵着站立的尸体,领头武军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出凶手,为他申冤,哪怕对方是李大将军的手下,也是一样。”

柳西看着领头武军咬牙切齿的样子,暗自发笑,接着说道:“大人,在下有一个小小建议,不知道对您有没有帮助。”

领头武军眼神一亮,急忙开口问道:“你说,你快说。”

柳西微微一笑,说道:“大人,这尸体身上的泥沙和脚上的黑泥似乎不是长安附近的泥土吧?”

领头武军一惊,还真是这样!

“好了,时候不早了,大人,我们可以走了么?”

听得正在起劲儿的街巡武军顿了顿心神,而领头的街巡武军则满是崇拜地点了点头,向四人恭敬地躬身施了一礼,让四人离开了。

柳西四人并没有说话,默默地向着远处走去,身后一些没有被吓跑的百姓拼命地为柳西呼喊,为这个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年轻人大声叫好。

人群中,有一名女子,目不转睛地望着柳西的背影,幸福地笑着,然后从人群中消失不见,跟上了柳西四人。

而这群百姓中间,还有一名全身黑衣黑裤的男子,全程目睹了柳西四人和街巡之间发生的事儿,等到四人离开,便随着人群散开悄悄地离开了宝丰楼,几个腾挪,不见了踪影。

长安城某密室,太师椅上的男子正在听手下黑衣人向其汇报。

“没想到啊,戚磊,你身边还有这种能人,而且能够忍耐这么久都不露面,如今才出现,这是打算给我来个‘敲山震虎’么?有意思,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摸着下巴的男子自言自语道。

“囡囡,你要当心了,对手可未必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呢。”

另一边,柳西四人回到了戚府,想着这大半天发生的事儿,心中思绪万千,尤其是赵武桐,唧唧喳喳地在柳西旁边叫个不停。

柳西倒是依然平和,一一回答着赵武桐的问题。

不一会儿,戚磊从外面走了进来,听着赵武桐的声音,疑惑地问冯媚人:“这是怎么了,小桐桐这么兴奋?”

冯媚人慈爱地看着三个孩子,将一天发生的事告诉了戚磊。

戚磊越听越心惊,他知道柳西这么多年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也成长了很多,但是从没想过,这孩子如今能达到这种高度,不论是在武学方面的造诣还是对于事物观察的细致程度,从某些方面说,已经超越了自己,在年轻人中,绝对是佼佼者。

望着这个曾经只能呜呜咽咽比划的孩子,戚磊心中充满了温暖,真好。

不对,这孩子咋不再聋哑了?戚磊突然反应过来,这孩子回来这么多天自己也没注意这点,还是疏忽了,于是转身就要问柳西。

冯媚人似乎知道他要问什么,便将腹语和唇语的事情也告诉了戚磊。

听到柳西居然利用腹语和唇语让自己变得与正常人无异,戚磊更是无比高兴,起身便向外走去,打算去告诉大哥柳慕白这个好消息。

就在戚磊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从外面走进了一个年轻女子,一身黑色纱衣,显出其玲珑浮突的身材,脚下莲步轻移,不沾片尘,偶尔玉臂轻摆,如葱白般纤纤玉手便显露了出来。

雪白的面纱将脸庞遮挡起来,只留下一双水光波凌的大眼,秋波盈盈。

戚磊正要询问,女子便盈盈下拜,玉唇轻启:

“请问,我哥哥是不是住在这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