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姜云龙献策陈漓(2 / 2)

加入书签

作为姜家在江城底层的情报组织,

青衣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姜云龙父子联结大瀚王朝高层官员,

德义社、脂砚斋是链接各大家族的利益纽带,

而人口数量众多的青衣会则是最底层的机构,

有收集情报、制造舆论、培养后备力量等职责。

姜云龙对青衣会的定位很简单,

主要是底层情报信息来源。

这个时代的情报反间相对简单粗暴,

保密意识很弱,

甚至根本就没有这类的法律和规矩。

他没有太大的野心,

只希望在能想办法与王府、各家的佣人奴仆搭上关系即可。

第二天一早,

姜云龙按照自己昨天许诺的那样,去太子府找陈漓。

听说是为了灾民而来,

陈漓很无奈。

“云龙,我也不瞒你,没钱。”

“如今城里的粮价平稳,但干柴的价格一日胜过一日。”

“将近一万户的干柴,你让我去哪给你找去?”

姜云龙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道:“其实太子殿下有的。”

“嗯?”

“我哪来的?”

陈漓问道:“你不会拆了青山街的房子,现在就想把我这太子府给拆了。”

姜云龙笑道:“就算拆了太子府,也不够啊。”

陈漓盯着姜云龙的眼睛,问道:“你真的有办法?”

姜云龙点点头,说道:“殿下可知道石炭?”

陈漓茫然道:“石炭?”

他看了看身前的炭炉,里面正烧着来自甘州白旗军送过来的高山毛竹炭。

这种火炭不仅清香,而且持续时间长。

姜云龙心里苦笑,这个世界大概因为有了灵气,所以万物生长很快。

就比如一株桃树,正常从幼苗长大结果,至少需要三年。

但这里,只需要一年即可。

而江南盛产竹,那些高大的竹子,只用半年就蹭蹭蹭长起来。

所以富贵人家都是用的竹纸、烧的是竹炭。

但竹纸、竹炭,制造起来很复杂,成本高。

一般人还是使用木柴。

按理来说,江城不缺木炭和柴火。

可有几个因素,导致城内供需失衡。

按照姜云龙的说法,就是市场恐慌,导致信心不足。

首先青山街改造,那些买下地块、荒宅的有钱人定制了大量木头。

比如以姜家为首的几个外地家族就定制了堪称海量的建材。

昨天拿出来的材料,全都是来自之前订购的货物。

其次是鞑子一把火,烧毁了大量的房屋。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防火意识,很多房屋都是连着的。

一旦起火了,这种木质房屋很容易被引燃。

这些屋主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贫穷底层人物。

有不少身家不菲,自然急着订购木料,抢修房屋。

这就无形中抬高了建材,并影响了日常使用的干柴和木炭。

第三是大瀚朝新成立的兵工厂。

从蜀地运输兵器,毕竟成本太高。

所以陈雲在江城内,也兴建了一所兵器坊,与火药坊、药坊等,成为核心之重。

兵器坊的材料来自古铜县,

工匠直接从蜀地、江南三州征召。

这是为明年的大战做准备。

不论是弩箭的箭头,还是铁甲,所需的数量,都是海量。

一套精钢铁甲,吞没的熟铁超过三十斤,耗费的木炭更是数倍。

“殿下,石炭类似木炭,可以引燃。”

姜云龙说道:“属下在古铜县的时候,发现黄金山除了铜矿外,还有出产一种黑色的石头。”

“矿工们称为石炭,这种石炭点燃后,可以释放出很强的灼热,远胜过木炭。”

“古铜矿出产的铁料、铜料都是采用石炭冶炼的,每斤料子的出产时间,远远超过使用木炭。”

陈漓目光发亮,为什么铸造兵器很慢?

一个原因是需要人工一点点打磨,

另一个原因是使用木炭,升温慢,材料融化耗费时间。

“你的意思把石炭运到江城来?”

陈漓皱眉道:“这恐怕不好办,单单运费就不止这个价。”

姜云龙低声道:“殿下,为何不把兵器坊搬迁只古铜县,这样不用运输大量的沉重熟铁来江城。”

“还可以用石炭冶炼,产量必然提高一倍以上。”

“还可以把兵器坊囤积的干柴、木炭释放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