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呼伦贝尔(1 / 2)

加入书签

皇太极在议事厅中侃侃而谈,丝毫没有青涩和紧张。

甚至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极为的细致和完善,让努尔哈赤也是心中大为满意。

从李朝与中原的联系,包括当前李朝和中原的局势,皇太极断定向李朝进攻是最好的时机。

壬辰倭乱之时,是面临这另外一国的入侵,所以明廷为了藩篱稳固,派兵去协助李朝打败倭国。

但是若建州越过鸭绿江对李朝进行攻击,只要能够稳扎稳打,不贪功冒进,以人口和土地为主的话。

明廷那边就算是知道了,最多也就是下一道旨意斥责几句,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不疼不痒。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李朝了,毕竟李朝的实力也还是不错的,军队数量也是很不少。

但是皇太极对建州八旗有信心,只要跟李朝玩游击战,一定会将他们打败。

只要蚕食的足够彻底、足够快,李朝的军队只会越大越弱。

反之,建州则是会越打越强,双方力量绝对发生逆转。

而有了李朝的人口和土地之后,建州可以训练成士兵。

如同汉八旗一样,将李朝的人变为朝八旗。

数量一旦足够多,就可以不惧于那郑毅。

当然,皇太极觉得击败关外军是别想了。

他们在发展,那郑毅一定也会继续发展。

而且看人口数量来说,关外军辖域的汉人数量是不断增长的。

至于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意外情况,皇太极本人也想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建州需要有个战略纵深来抵御未来的关外军。

这个纵深其实中原和西部的草原是最合适的。

不过他们建州却不能去往这两个方向发展。

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向东部进入到李朝。

李朝国境绵延数千里,而且三面临海、山林茂密。

能将李朝给占据一部分,他们建州就能站稳脚跟。

若是灭了李朝的话,他们就可以得到方圆万里的地盘。

加上李朝的几百上千万人口,他相信绝对能够让建州发展的很好。

就算他日那郑毅的关外军越过远山而来,他们也可以乘船渡海,前往倭国去发展。

这才是皇太极的打算,他就是要借鸡生蛋,以李朝强大建州的实力。

而不是将目光锁定在辽东这一片区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的话说完之后,整个议事厅鸦雀无声,就连努尔哈赤都呆住了。

没有一个人想到,竟然还可以这样的发展,听起来好有道理啊。

努尔哈赤最先反应过来,他拍着桌子大笑着站起来。

走到皇太极身边,一把将他抱在怀里拍起了后背。

“好!好!阿玛心中甚慰,像汉人说的那句话,阿玛也有了麒麟儿啊!我儿绝对不亚于那孙仲谋!”

努尔哈赤这话一出,议事厅马上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位大汗还从来没有夸过某个儿子。

大家都知道努尔哈赤最爱的就是三国,一本三国演义翻的是不能再翻了。

很多打仗的计谋,也都是从三国演义之中学到的。

他也最喜欢江东孙仲谋,有勇有谋堪称一代人杰。

今日皇太极的计划,让他有了种后继有人的感觉。

甚至将皇太极代入到孙仲谋的角色之中。

可见他的心情是多么的兴奋了。

“多谢阿玛夸奖,儿臣还需磨砺才是!”

皇太极不敢恃宠而骄,赶紧谦虚的说道。

“没错,还需要磨炼,不过阿玛相信你会成材的!何和礼、杨古利、阿巴泰、皇太极听令!”

“请大汗下令!”所有人自然都知道努尔哈赤点将是什么个意思。

“着何和礼为主将,杨古利为副将,阿巴泰、皇太极辅助。调集正黄、镶黄、正白、镶白四旗兵力为你们听用,一个月后越过鸭绿江,你们可有问题?”

“奴才/儿臣遵命!”

努尔哈赤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看向费英东,“和那郑毅和谈的事情就交给你吧,我亲自去和辽东的人的谈,然后准备厚礼,秋季赶赴京城向明廷进贡,看来一时半会还是无法摆脱明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