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再献良策(2 / 2)

加入书签

胡非看着朱元璋,笑了笑,恭敬的说道。

“说来听听!”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沉声问道,已经来了兴致。

胡非之前那张第三场的新答卷中,就罗列了很多治国良策,他至今历历在目,受益匪浅。

“微臣刚才突然想到一个能让朝廷拥有更多人才的法子,这样以后陛下也就不会光盯着我一人不放了。”

胡非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放肆!”

听到胡非的话,没等朱元璋搭话,胡惟庸已经面露威严,厉声喝道。

而一旁的朱标等人却不由得摇头苦笑,因为他们看得出来,那个无规无矩的胡非回来了。

“无妨,朕倒想听听,你想到了什么法子?!”

朱元璋冲着胡惟庸摆了摆手,缓缓说道。

“启禀陛下,如果您想避免未来朝中无人可用,或者无良才可重用,可以多在教育上下功夫。”

“微臣建议,由朝廷出面,成立教育部,在各地建立学校,免费授教,让大明子民人人都能上得起学,人人都能读得起书。”

“下到三岁孩童,上到二十六七,分别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业优异者着重培养,由教育部统一管辖。”

“如此之后,未来朝廷势必会拥有更多人才!助陛下稳固大明江山!”

胡非看着朱元璋,滔滔不绝的说道。

听完胡非的一番演讲,在场的众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似懂非懂。

“教育部?小学?中学?大学?”

朱元璋看着胡非,面露些许疑惑,喃喃自语的说道。

“没错,现如今各地虽然设有私塾,学堂,但大多相互独立,并不统一,所以微臣建议,由朝廷统一管辖,统一教材,按照年龄,对学生分为三个阶段,因材施教,必定事半功倍!”

胡非点了点头,耐心的解释道。

听了胡非的解答,朱元璋逐渐明白了过来,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赞许的笑容。

周围的众人也都是频频点头,不可思议的看着胡非。

不知不觉间,似乎所有人都已经忘记,刚才胡非还生死未明,此时却已经安然无恙,再一次得到了陛下的赞许。

一旁的安庆公主看着滔滔不绝的胡非,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满脸欣慰,看向胡非的双目之中泛着光亮。

“父皇,儿臣觉得胡非刚才所言,的确值得深思,或许真的可行。”

朱标看着父皇,拱了拱手,认真的说道。

“教育部,九安侯的意思,是要在六部之外再设一部,变为七部?”

吏部尚书滕德懋也见缝插针,看着胡非笑着问道。

“没错。”

“如果陛下应允,微臣愿意出钱,助教育部在各地建立学校以及负责日后所有开销。”

胡非点了点头,紧接着再次看向了朱元璋,拱了拱手,认真的说道。

“好你个胡非,你好像总能让朕对你刮目相看!”

朱元璋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指了指胡非,由衷的说道。

“陛下过誉了,微臣愧不敢当。”

胡非笑着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那么,你来掌管这个教育部如何?”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眼前一亮,看着胡非,笑着问道。

听了朱元璋这话,胡非愣了一下,急忙摆了摆手,直摇头。

而一旁的徐达则是脸色越加的难看,没想到胡非不但全身而退,现如今陛下居然还要向胡非赐官。

“怎么?你不愿意?”

朱元璋沉下了脸,不满的问道。

“陛下,不是微臣不愿,而是觉得微臣资历尚浅,翰林院中那么多德高望重之人,陛下大可以从中挑选,何必非抓着微臣不放呢?微臣实在是担心有负陛下重托啊。”

胡非苦着脸,认真的说道。

“既然事情是你提出来的,那就该你来负责,朕已经决定了,以后就由你来掌管,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朱元璋看着胡非,斩钉截铁的说道。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周围的官员也开始附和,纷纷劝说胡非不要太过谦虚,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个官职。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旁的徐达脸色越发的难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