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间者(1 / 2)

加入书签

大日经、金刚顶经不了解,但是易三郎在华夏时背记过一门同属佛家的经典经文,这门经典易三郎在此世并未查到过......最重要的是这门经典里也有“般若”二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印、菩提心印、大光明印似乎隐约听过,六字真言也仅限知道是那六个字。但是曾经华夏从事珠玉文玩行业的青年,因为一时兴起,了解过一套结合了真言的、大名鼎鼎的印诀,最特殊的是,此真言印诀最初来源是道家,但是后来被佛家借鉴又在密传佛宗之中广泛应用——《六甲密祝》,或称《九字真言》!

地球流传千年的《心经》和《九字真言》,想来是不会蕴含着什么后门陷阱的,而且各方面都与此世的精神功法相符。而且这都与佛法相关,依照小说里面说的,佛门武功应当匹配相应的佛法修,否则会经脉逆乱、走火入魔。

至于六字真言、大日如来心咒还有大日如来观想法,暂且放下!待将来,对武功的知识了解的足够多了,再做研究。

这算是够稳健、苟了吧......

回到屋中,易三郎仔细思量一番,对于曾经混迹文玩圈子时研究过一些的经典有些感慨,也许这些经典将让他未来的修行受益诸多。

简单的洗漱净手,易三郎盘坐在床上,默诵曾经记下的二百六十字的《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诵完一遍,无甚感觉。诵完三遍,还是没什么感觉。继续默诵时,开始回想经文含义,曾经顽主时期对经文含义也只是大概、模糊的了解,如今细细琢磨,似乎经文是以“空”为锚点,讲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诵持入迷,也不知几遍后,易三郎停了下来,感觉精神空灵,有些无思无想的意韵。至于要说有什么明显的收获嘛......易三郎毫无波澜的起身活动一下久坐发麻的双腿,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就能有所收获?

休息片刻,易三郎复又坐下,低声沉念九字真言,双手随真言掐动印诀......

真言印诀反复许多遍后,易三郎只能说是无悲无喜,自然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有收获!

摸出表看了看时间,居然快子时了,这么一番自己琢磨的诵经、结印,就用了近两个时辰。

感觉一无所获,易三郎望望房中桌上的一册翻开的《大夏简史》,这册书相较昨天只翻过去两页啊!这一天的时间算是虚度了罢。

不过倒也没打算放弃心经和九字真言,他打算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换上柔软的丝质单衣(睡衣?),易三郎熄灭了灯躺在床上,渐渐睡去。全然没注意到,自己本来纷乱不安的心静了许多。

......

隔天清早,镇南侯府的护卫杨平杨恭祖在演武场修炼着,身影起落纵横,手中长刀如光如练,一招一式都力求释放出己所能企及的最大威力。真气、力量毫无保留的挥洒,在真气、体力消耗见底后,浑身热汗蒸腾,杨平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北边的一座草庐中,呼吸都尚未平复,就开始吐纳调养真气。

一身道袍装扮、窈窕清冷的女子抱剑凝立在场边,身周隐隐有星光明灭,楼观道的玄琤子看着杨平的身影,眼底透露出几分赞叹。

身材壮实的纪树纪成材,从演武场上布置的绳网上跃下,手中木质的长戈上因真气萦绕的青光缓缓消散,将长戈放回兵器架上,见一边的女冠看着进入草庐打坐的杨平,也将目光转向杨平。

“杨恭祖习武用功之刻苦,几乎不在当初的荆无病之下,只叹他无有荆无病的天资,不然......”

玄琤子闻言,转头看了看纪成材,微微点头。

“纪道友所言不错,此人用功之刻苦确实令人赞叹。勤能补拙,也许这杨恭祖将来也能成就宗师......纪道友真气凝练,想必宗师有望了。”

“道长缪赞了,纪某真气虽然已经打磨的不错,精神意志却尚有不足,宗师之境可望不可即。”

纪成材瞄了瞄身边这位清丽的女冠,有些尴尬的道:

“倒是道长的修为愈加难测了,想必才是真的宗师在望了吧?”

“谢过道友吉言了......”

玄琤子看纪成材一眼,将怀中抱着的剑改为单手提着,抬头望向天空的大日,不再说话。

纪成材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见着女冠沉默望天,干脆拱手行礼告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