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陈帝国》第一节 年轻的心(2 / 2)
底层差吏为了自家生计,千方百计在农民上缴的税粮中找出损耗的理由,最后将损耗粮据为己有。
农民即使每日劳作也交不完无尽赋税,只能丢弃良田——或背井离乡四处乞讨,或逃入山中落草为寇。
臣以为:那些死掉的逃犯,如果碰上太平盛世,也许只是一个辛勤耕种的农夫。而这一切不正是皇帝只顾夜夜笙箫,而不体恤百姓疾苦造成的吗?
~~~~~~~~~~~~~~~~~~~~~~~~~~~~~~~~~~~~~~~~~~~~~~~~~~~~~~~~~~~~~~~~~~~~~~~~~~~~~~~~~~~~
被皇帝免除罪行后,年轻的奕川再也没有见过李昰。
他放弃做一个农夫,来到伏龙城中做了一个认真打造着各种铁器的学徒。
尽管大部分都是民用物品,但是偶尔也会接到一些打造刀剑、铠甲的活路。
“店家,帮我修理一下宝剑!”
独自来到伏龙郡的李昰,仍同过去一样游历天下。
李家烦心的事都被父亲与哥哥们办完了,李昰只有练兵时才活力十足的参与其中,而官场与家族财政方面的消息他从来不过问。
一个深通兵法又懂得礼贤下士,习惯了大手大脚却又温文尔雅的李昰,自然受到了男女老少几乎所有人的喜爱。
不过这一次,碰上了几个不怎么喜欢他的家伙!
路上治安显然不太好,他碰上了一些毛贼,手中的宝剑有了些许破损。
于是他来到伏龙城,打算先修理手中剑。
铁匠铺老板刚好不在,只有正在锤铁炼钢的奕川。
奕川没有认出李昰,只是一边查看剑刃上的伤痕,一边说道“这么好的宝剑,居然伤成这样,真可惜!”
“谁叫这世道,贼寇横行!”
李昰已经认出了奕川,这份意外相聚让他惊喜。
“李兄?!”
奕川也认出了李昰。
两个年轻人再次相聚,有些相见恨晚。
李昰对朝廷和世风充满了失望。
他叹息奕川这样重情重义的好汉,沦为打铁匠实属荒废人才,于是千方百计劝他加入李家的军队。
已经延续六百多年的邕夏,达到了人口的巅峰时期。
可是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却越来越少。
有权有钱的人都在想办法囤积耕地来应对开始浮现的饥荒,从而导致了暴发式增长的人口在日渐稀薄的耕地中挣扎。
皇帝缺乏决断的能力,使得南北派系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民间的不满又助推了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暹州的百姓因为不满苛捐杂税,杀掉了当地官员开始闹事。
李家奉命前往讨伐。
刚开始进展顺利,可是手下一些将领过于轻敌,遭到了一次不轻不重的挫败。
虽然最终还是平定了叛乱,然而用掉的时间和财物大大超过了朝廷的预算。
李昰的父亲和哥哥们,还是被皇帝派人带回了邑城问罪。
皇帝终于在群臣激愤中找到了借口,解决了心头大患...
接到父亲与兄弟被杀的消息后,李昰义无反顾扛起了大旗,开始与病入膏肓的朝廷抗衡。
他率先在远离皇帝的距离攻城略地,直到夺取了南方重地伏龙郡,直接威胁了邕夏皇帝的统治。
皇帝才痛下决心,腾出双手来对付李昰。
汇聚起来的将军们都不愿让自己培养的军队先攻。
李昰只遭遇了一些试探性的攻击后,就轻而易举地打退了朝廷的围攻。
皇帝再次召集了大部队,准备踏平叛变的李家军。
朝臣们劝说皇帝御驾亲征,可以防止各路军队互相推诿。皇帝宠爱的皇后,也一时兴起想要去战场开开眼界。
于是各怀鬼胎的将军们护送着皇帝皇后,又一次围住了伏龙城。
因为皇帝坐镇,大军连续取得了几场胜利,李家军虽然拥有不畏生死的勇气,却还是退回了城中。
用血肉之躯攀登巨石铁墙,画面总是持久而血腥的!
皇后看见成批成批的伤兵被抬下战场,每一个看上去都那样血肉模糊。
于是温室中的花朵害怕了。
皇帝本来就厌烦指挥战斗,加上皇后又在惊慌中几乎晕了过去。
于是命令上官烈英接替指挥,自己准备带着皇后回邑城皇宫了。
尽管上官烈英苦苦劝说,也挡不住决心离去的皇帝。
皇帝离开后,大军果然无心战斗。
将军们带着士兵告别了伏龙城,也离开了皇帝,带着人马返回各自所拥有的势力范围,不再服从朝廷的号令。
皇帝最终,死在了宫中。
究竟是谁弑杀皇帝,无人得知。
邕夏王朝,终于轰然倒塌!
三年后,李昰消灭了南方所有敌人,成功建立了李陈王朝。
李昰在打铁铺碰上奕川真的是巧合吗?臣以为并非如此!
李昰心中早就有了称雄之心,所以他暗中寻遍天下笼络奕川这样的人才。
可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就算起兵也不过沦为一方流寇。
刚好,邕夏皇帝给了李昰机会。
暹州为偏远之地,当地人看重义气而轻视律法。
暹州之事,本来一位能言会道之人,一份宽容大度的赦令就能避免战争。
然而大军远征,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只是为了皇帝一个武断的决定。
将士们深入荒芜之地,九死一生只为讨个功名。
结果有功无赏,有罪必罚,最终李昰有了名正言顺被拥护的理由。
如果为君者能安抚军心,赏罚分明,又怎么会白白丢掉江山性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