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穷途末路(2 / 2)
周军军中的张寒远远的看着赵英圻,明白这个年轻人已经快摸到头甲的门槛了,眼睛略微眯起。
而王林在稳了一下之后看见前队两千人已经全军覆没,中队也才刚刚完成第一道壕沟的木板铺设。
赵英圻又发射了一轮床弩,此时四十五根矛枪钉在第一道壕沟后面的地上。
率领中队的丁校尉已经是第三次与朔军交手了,此时看着这一堆拴在矛枪上的麻绳也想不明白朔军想干嘛,只是压住阵脚,一边举盾抵挡朔军的箭矢,一边掩护后面的周军铺设木板,此时已经在往第二道壕沟前进了。
掩护木板的铺设,导致行进速度不够快,此时因为床弩和弓箭的杀伤,中队已经出现了超过五百人的伤亡,伤亡情况没有前队严重的原因是中队马速不快,几乎没有出现马失前蹄的情况。
到现在为止,周军上下依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前队会损失那么惨重,也没有人知道地面上坑道的布置。本来一大片的浅坑就不显眼,而且泥水、积雪、尸体、鲜血、箭矢以及战场的紧张情绪影响下,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终于在第四波床弩即将装填完毕的时候,三百大冤种终于把挽马都牵过来,装好了轭具,两匹马牵动一根绳子,就开始赶着马拖动绳子。
随着绳子被拖动,战场上的四十五根麻绳逐渐绷直,麻绳上串着的周军士兵和马匹有没死透的,发出阵阵惨叫马嘶,甚是凄厉。
抓钩慢慢勾到木板,开始将木板脱离壕沟向着朔军的土墙拖动。
“不用把木板都拖回来!一半拖回来,一半只要拖离壕沟三十步就直接砍断绳子,继续拖其他的绳子!”赵英圻大声喊道。
一百多名朔军士兵迅速砍断轭具上拴好的麻绳,赶着挽马回到土墙后继续往轭具上绑套绳子。
周军中队的丁校尉看到后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铺设好的木板纷纷被麻绳拖离了壕沟,立马向后面铺设木板的周军士兵下令砍断绳索。
可惜,第四波矛枪到了,又是带起一波血雾和士兵钉在了后面的地上。
正在丁校尉思索对策时,后方的周军后队有锣声传来,这是先行撤退的信号。赶紧指挥手下,扔下木板,上马先退。
赵英圻也听到了周军的信号,虽然不知道其含义,但是看到周军中队的行动,知道周军王林已经看明白他的木板之谋被自己破了。
赶忙命令后面拉绳子的三百士兵尽快将木板拖离壕沟然后上土墙准备防守,同时叫停了弓兵的发射,要求弓兵全部撤到土墙后并尽快搬运箭矢补充。
同时将土墙后的长枪兵调集上了土墙,命令一直没用动用的一千骑兵上马备战。
第二道土墙的最南侧,早就已经铺好了一个斜坡直上土墙。
本来在斜坡上还有木板,一百名士兵待命在旁,只要赵英圻一声令下,立马铺好木板便于骑兵冲锋。不过现在不重要了,因为周军也送来不少木板。
赵英圻传下令去,将五具床弩矛枪上的抓钩和麻绳卸掉,重新将二十具床弩分队,每十具一组,分别听令于红旗和蓝旗。
其实现在的情况,赵英圻也感觉周军要最后来一波冲锋了,实际上到了这个地步,赵英圻这个指挥者在土墙上更容易传达命令和指挥,但是赵英圻依然坚持在瞭望台上其实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
周军这边目前还剩下了将近六千的兵马,在王林的指挥下准备进行一次总攻了。并不是说王林不愿意从一开始就发挥骑兵优势决死冲锋,而是战场上的事情总是只在两种情况下才会让主帅决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稳操胜券和走投无路!
之前王林一万军队不可能在大雾的情况下就莽进朔军的阵地,更不可能在对朔军后手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总攻。特别是春内道这种狭窄的地势,一万骑兵根本展不开。
如今王林决定总攻也不是因为已经对朔军的底牌都了如指掌稳操胜券了,而是王林手中可以用来试探的手段已经用尽,而且王林的军令是午时时分嘉县、军营和桥头镇的骑兵都归拢至桥头镇。但是嘉县的骑兵都回来了,桥头镇的周军因为被朔军大队人马冲击伤亡过半,军营的五百骑兵更是一个没到。
王林就知道自己又被骗了,被赵英圻故意放出的传令兵骗了,朔国援军是今日到来,而非明日!军营很显然已经被朔军攻破,自己已经完完全全的没有退路了。
话说之前赵英圻派出传令兵向桥头镇传递的消息是假的,或者说也不是完全虚假,只是把援军到达的时间拖后了一天,其他信息都是真实的,为了让周军能获取到这个信息,还专门多派了很多传令兵。
如果王林知道朔国援军今日就将到达,那么打死他也不会弃守军营的,只会坚守军营等待周国援军,然后对朔国军队进行牵制。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