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岁江南旱(1 / 2)
雍王朝明绪元年,京城内阁。
辅政大臣上官文瀚缓缓打开机要文书,虽然早已有着心理准备,但文书的内容仍让他为之一惊。
不过多年的官宦生涯早已使得上官文瀚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波澜不惊,不然他也不会以汉人的身份成为辅政大臣。
看过文书后,上官文瀚将文书递给了同为辅政大臣的哲尔泰。
哲尔泰也是官场老狐狸,他一直都在注视着上官文瀚的神情变化,虽然上官文瀚掩饰的很好,但是哲尔泰透过老辣的眼光依然能看出一丝端倪——文书内容绝非好消息,并且情况十分危机。
哲尔泰一目十行,目光在文书上飞快游离,看过文书后深吸一口气,一言不发。
另一位辅政大臣龚定庵见上官文瀚与哲尔泰都默不作声,迫不及待道:“上官大人、哲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二位大人为何默不作声?”
哲尔泰并未答话,而是看向了坐在首位的上官文瀚,目光恰好与之相对。
“江南大旱,两湖两广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上官文瀚叹息道。
“什么?!”
龚定庵心神瞬间不宁,常言道“湖广熟,天下足”,如今湖广地区粮食颗粒无收,势必会导致大规模饥荒。
龚定庵顾不得礼仪,一把从哲尔泰手中夺过文书,看过文书后,龚定庵不得不接受江南和湖广地区大旱的事实。
“上官大人、哲大人,赶快打开国库救济灾民......”
龚定庵话未说完,突然意识到国库早已没钱了。
多年的内乱外患早已将雍王朝的国库耗费一空,如今靠国库救济灾民无异于痴人说梦。
龚定庵思绪片刻,犹犹豫豫地说道:“能否将给瑾瑜太后庆生的钱拿出来一部分?”
“万万不可。”
上官文瀚直接否定了龚定庵的建议。
“上官大人说的不错,给瑾瑜太后庆生的钱出自内府而非国库,绝对不能截留内府的钱。”哲尔泰在一旁附和道。
龚定庵有些无奈,如今的皇帝幼年继承大统,朝廷要事全靠辅政大臣做主。龚定庵虽然也是辅政大臣之一,但地位远不及位高权重的上官文瀚,也不及皇家出身的哲尔泰。
再加上瑾瑜太后目光短浅,只顾享乐,完全不管百姓生计。龚定庵到死都不会忘记瑾瑜太后为了修建宫室,竟然挪用军费。
呜呼哀哉!
这么多年来,雍王朝向列强割地赔款不计其数,朝廷与皇室仍然不思进取,只知享乐。一想到这些,龚定庵的眼中泛起了泪花。
龚定庵也曾做出过努力,办实业、兴教育、练新军,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雍王朝从上到下早已烂透了,仅凭龚定庵一人的努力难以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虽然江南大旱,百姓民不聊生,但是上官文瀚并不关心这些,他更关心西北叛乱。
无他,只因上官文瀚的祖坟在西北。
“龚大人,江南的饥荒无关紧要,目前的关键在于西北叛乱。我昨日收到急报,总理西北军务的王文海在绥德打败,叛军直逼太原。”上官文瀚对龚定庵说道。
“王文海此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我也收到密报说王文海为得军功,竟公然杀良冒功。”
龚定庵见哲尔泰也对王文海不满,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王文海是龚定庵举荐上去的,如今两位辅政大臣都对王文海不满,那就需要龚定庵给王文海擦屁股,这就是官场。
“既然王文海难当重任,那就让王文海回京,并吩咐有司查办王文海失职之罪。”龚定庵无奈地说道。
听到龚定庵这样说,上官文瀚与哲尔泰相视一笑,不过上官文瀚并不满足于此。
“龚大人言之有理,不过撤下王文海容易,可西北军务怎么办?听说龚大人能文能武,领兵打仗也不在话下......”
上官文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龚定庵自然能够看出来,王文海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标是他自己。
龚定庵与上官文瀚本就政见不同,二人也有诸多矛盾,这一次上官文瀚是准备借王文海将龚定庵排挤出京城。
“既然西北情势不容乐观,那龚某人即日上书自请总理西北军务,经略西北。”
龚定庵绝非贪恋权势之人,无论是西北叛乱还是江南饥荒都是重中之重,总归都是要解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