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绝美银器(2 / 2)

加入书签

不过,白银熠熠生辉这一点,更是显而易见的炫耀之本。

凸纹雕镂和“二次觉醒”这种一等一的金属制作术所打造出的银器,能捕捉并反射每一条光线,活灵活现,流光溢彩。

克林顿伯爵二世是兰斯大陆最有名的银器收藏家之一,这位来自黄金岛的商人,在回程时便要经过克林顿伯爵庄园,送上他最喜欢的银器。

听说,其豪邸里遗留的银藏品数量仍旧可观,300年前早期的银饰餐具还在原位。

他那里轰动一时的银器藏品,超过1000间独立的套件,12大银蝶,巨大的酒桶、引水器,面包篮、漂亮的银质小蛋杯。

当然,如此漂亮的银器不仅是收藏,银器背后的餐饮仪式,是一个极大的社交声明。

前世,18世纪兴起的法式风尚,开始引领着权贵的餐桌礼仪。

法式风尚的饮食追本溯源是来自中世纪的饕餮盛宴,因在路易十四的宫廷加以完善而得名。

餐桌不啻是一场盛大的展示,换言之,餐桌上的银器排场,最能以小见大。

餐具对上流社会来说是小菜一碟,华邸必须跟上潮流,时尚一直是不容商议的要求。

在18世纪,大英帝国和对外贸易持续扩大,一切富异国情调的商品:华夏茶、奥斯曼帝国的咖啡,还有来自中美洲的巧克力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恰恰是银器,端呈着这些商品,茶壶、热水温、糖罐、咖啡壶、奶油罐、茶叶罐——它成为这一切奢侈品的承载。

表面上看只是小露家财,但其实已经豪富尽显。

其实,银器早已是一种耳熟能详的礼物。

比如作为上流社会最时尚的旅行小套件,通常内含各类餐具与淑女小物,实在是很聪明的送礼佳品。

英国玛丽皇后痴迷于拿破仑时代物品,将前述套件买下放在温莎城堡中展示。

史蒂芬妮的套纯银套件已由英国皇家收藏信托悉心保管。

银器还创造出一种用餐的仪式感、剧场感和特殊性。

独一无二的感觉是否会影响味道呢?其实会相得益彰,平添一分艺术的愉悦感。

银器之美被深刻地挖掘。

在工匠们手里,银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的洁净和柔软,诉说着无数种美丽的可能。

一些白银精品的确确是在邀请你来品鉴它的每一个细节,看浮雕技艺的崛起,看天赋异禀的工匠如何打造出三维效果,最终达到每个角度都有看头的境界。

而古董银器则展示了背后诸色人等、觥筹交错,以及王室贵胄叱咤名利场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沉醉于那个盛世。

世事变迁如云烟,华贵的府邸里,曾执起银叉用餐的人已不在。

而银器保留着所有繁华回忆,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但对林加德来说,这银器也就那么回事,也就欧洲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爱到那种程度,在华夏,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

商周时期,由于酿酒业发达,青铜技术提高,青铜酒器达到了鼎盛。

盛酒容器分为: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类别之多,金银主要作为青铜器上的错金银装饰。

唐代饮酒之风盛行,饮酒宴乐成为唐代的社会风尚,有“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杜甫,“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王维......

有酒就要有酒器,酒器的制作精工细作,金银酒器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作为辉煌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考古出土的当代银酒具风格富丽堂皇,大气磅礴,深具皇家贵族气派。

当时的银制品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制作出自官方,使用也是皇室贵族这类统治阶级。

唐朝银质酒具中,鸿雁折枝花纹银杯尊贵精美,银杯口沿外撇,束腰线条,内收圆足底,展现杯形美感,出现一周明显的折棱,捶打、錾刻珠点纹,雕刻香草、花鸟图案。

以鸿雁为主题花纹的银酒杯并不多见,成就了银杯特别之处,鸿雁传书,飞雁传情。

自古以来,鸿雁一直被人们当作寄寓情思的永恒信物,鸿雁折枝花纹银杯也暗喻着饮酒寄情思之意。

到了宋元,银器开始大众化,不再是皇家贵族、达官权贵的附属品,慢慢开始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里。

元朱碧山银槎是元代一件银质酒具,林加德好像在一个宣传片上看到过。

此银槎杯为铸成后加以雕刻,头、手、云履等部分是铸成后接焊的,接焊处混然无迹。

是兼有传统绘画与雕塑特点的工艺品,标志着元代时期铸银工艺的技术高度与艺术水平。

而到了明清,明代银器纹饰繁密,不少浮雕装饰;

清代银器工艺空前发展,银酒器技法精湛,还设有皇家御用品专门机构“造办处”,与皇室齐聚息息相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