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玄正坠楼(1 / 2)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从上海撤守,sh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播报上海沦陷的新闻之后,后面竟然是一家舞厅开业的插播。
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报,万重山抓起桌子上的茶盏狠狠的砸在地上,骂道:“愧对祖宗,我泱泱华夏,竟是孱弱至此。”虽然早就料到了,但是万重山却是没有料到竟会是如此之快。“亡国之征早已显露,狼烟四起,这帮尸位素餐的人竟然还在纸醉金迷。”
曾经叶轻舟一直很不了解叶倾城,那些所谓的理想真的就那么重要,重要到叶倾城竟然连自己的性命也不顾了。叶轻舟读书少,也不懂那些大道理,她曾听说过一首诗,全首诗她不记得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叫“商女不知亡国恨”,曾经的叶轻舟不以为意,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小戏子,能够管好自己,能够活下去就可以了,什么家国大义,她不想管,她也管不了,那都是大人物该管的事情。所以她一直反对叶倾城参与政事。可是如今真的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叶轻舟却是突然觉得这首诗极度讽刺,自己跟那些商女又有什么区别呢。叶轻舟恨自己无能,不能力挽狂澜,不能救国救民,却又因为恐惧而不敢学着叶倾城的样子,去抗争,去牺牲。
孙杨上楼,却是看到叶轻舟站在书房外面,低着头,靠着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轻舟见孙杨过来,面色阴沉,知道肯定是又出了什么能够让万重山头痛的事情了。叶轻舟不关心万重山的事情,对孙杨点点头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孙杨并没有理会离开的叶轻舟,而是进了书房。
万重山见孙杨进来,问道:“人送走了?”
孙杨无奈的说道:“柳玄正不肯走。”
万重山恨恨的说道:“这书呆子还真是个老顽固,他天天在报纸上骂这个骂那个,现如今连政府和日本人都骂,他不走,就不怕被送去日本人那里邀功,他还说什么?”
孙杨将一个信封递给万重山,说道:“柳玄正说,说您算是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但是他这几年写的骂您的文章他还是觉得没骂错。还有一句话说是等您看了这封信再给您说。”
万重山就厌烦这些所谓的读书人,说道:“这人真是读书读傻了,都快被人弄死了,还想着教训我呢。”
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首诗,看完后万重山将手中的信丢在桌子上,心里觉得有些好笑,骂道:“这老匹夫,还想着让我去祭奠。”
孙杨拿起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上祭无忘告柳翁。
万重山问道:“那一句话是什么?”
孙杨犹犹豫豫的说道:“柳玄正让我告诉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说他不怕死,若是他的死能够唤醒民智便是值得的,还说,还说让您多读读《论语》和《道德经》,好好修修自己的德行。”
万重山说道:“他既然非要坚持文人风骨便由他去,派人看着,那些人为了给日本人个交代,很有可能连他家里人都送给日本人消气儿,若是情况不对,便把他老婆孩子送走。”
孙杨点点头,不过还是说道:“先生,这柳玄正天天在报纸上骂您,您没杀他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他是日本人的眼中钉,为什么您还要救他,救了他可就得罪日本人了。”
万重山看着面前的孙杨,目色阴沉,说道:“他骂人是因为他觉得该骂,不为名,不为利,他是个纯粹的读书人,心里只有家国大义,原本想着不过是老秀才酸腐,现如今看来,竟是颇有民族气节,实该钦佩,若是人人都是柳玄正,上海滩何至于落入倭人之手,这样的人结局不该是如此。”
孙杨点头,说道:“我现在就去安排人保护他家人。”
送走了孙杨,柳玄正怎么也没有想到万重山竟然会派人来送自己出城,现如今日本人已经表明想要自己的命,那些被自己骂过的人无不欢呼雀跃,他实在是没能料到,自己曾经骂的最多的帮派势力万重山,竟然会想着救自己。连万重山这样的人都能在这个大厦将倾的危机时刻,为了家国大义选择救自己这个仇人的性命,说明中国人的民智已经开始觉醒,这个国家还有救。
柳玄正站在百乐门的楼顶,今日是百乐门重新开业的时间,楼下人来人往,灯红酒绿。上海滩已经沦入敌寇魔爪,但是上海滩的人还在醉生梦死中,完全没有丝毫的亡国意识。柳玄正不懂啊,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就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面对日倭入侵,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竟然酒照喝,舞照跳,这是怎么了?人心怎么可以这么麻木,如果他柳玄正的死能够唤醒民众,哪怕是唤醒一个人,他也觉得值了。曾经的上海滩,政府军阀割据,帮派林立,他也就只能在报纸上,三尺讲台上骂骂,可那时候的上海终究还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现如今呢,倭寇朝华千年,现如今竟然也能肆意辱我国威,何其不幸,悲哉,哀哉,痛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