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雨(1 / 2)

加入书签

清明,长安。

又是一个细雨连绵的夜,城中灯火稀零,街道上空无一人,这座城已经渐渐笼罩在暮色里。

但却仍有一处华灯璀璨,白夜如昼。

两鬓已渐渐斑白的的宦官提着灯笼,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步伐沉稳,缓缓拾阶而上,走向那座灯火通明的大殿里。

大殿中只有一人,是一名女子,此刻眼帘微垂,随意地坐在层层薄幕之后的高座上。

她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却让人觉得不应是这人间的人,只应是天上人,眉似远山渐隐入鬓,肤若凝脂,容颜似玉,古之圣贤所言的留风回雪轻云蔽月也应该就是这样了,让人觉得好像再美的女子在她身边也要黯然失色。

待宦官跪拜行完礼,女子便睁开了双眸,刹那间,只因为那一双眼眸,她整个人仿佛便全然不同,如果说先前的她仿佛九天玄女降临凡尘,清贵似谪仙,这一瞬便似千古一帝,四海共尊,气压河山万里,那一双凤眼更让她气势再盛三分,不过她本也就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无论那些人心里服或者不服,口中都得称一声娘娘。

她望向殿外丝丝细雨,细雨裹挟着些许凉风,吹得大殿中的薄纱微微摇曳,微微扫视了一下大殿下的宦官,旋即淡淡开口:“公主出长安城了?”

宦官颔首:“回娘娘,殿下已出城一个时辰。”

高位上的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轻轻笑道:“当年她任性出走,没走多远便让我抓了回来,回来之后便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长乐宫,足足一个月不与我讲话,那时候的她,脾气也跟他一样倔。”

殿下的宦官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缓缓开口道:“是啊,殿下年幼时的一双眉眼和先皇像极了,但如今却出落得愈发像娘娘多一点。”

“怀中,除却昆仑,她已经十年未曾踏足长安以外的地方了。”

“娘娘又何尝不是如此,十年不短,但对山上仙人来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甚至没有个打盹的时间长。”

高坐大殿之上的女子叹了口气。

“你说公主此行又会如何呢?”

声音轻柔,却像一阵风,缓缓在明亮的大殿里回荡。

她站起身,缓步而下,头上的十八支赤金缀玉步摇随之晃动,红色镶金的凤袍划过地面,殿中的灯火映得她脸庞更加明艳:“瑶儿自幼就被我一直护在这长安城里,待的最多的地方便是这昭明宫,如今她就算暗中前往雍州,但天底下到底有很多双眼睛盯着她,多少人蠢蠢欲动。”

宦官点了点头,山雨将至,风已满城。

大盛刚刚太平了几年,但总有些人不甘于寂寞,富贵险中求,大盛先皇子嗣凋零,所谓的天家嫡系也不过这母女二人了,大盛又立国不久,总有人心中存着不该有的心思,如果大盛唯一的公主身死,大盛后继无人,到时候这天下又如何走向呢?

只是他心中又觉好笑,他很早就追随懿后和先皇,知晓这位娘娘手段何等通天,知晓她如何陪着先皇步步为营,结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朝的乱象,挽天下于将倾,又在先皇逝崩之后如何掌控人心,执掌这偌大的人间。她就是这大盛的定海神针,有她在,大盛朝就会一直是如今的海清河晏、盛世之景。有她在,任何人在对公主动手前,都得先思量思量如何承受这位娘娘的雷霆怒火。

她开口道:“怀中,陪我出昭明殿看看雨吧。”

曾有人说门前风景雨来佳,她亦非常喜欢这天地无拘束,来去皆自由的雨。

昭明殿灯花摇曳,渐渐熄灭,她迈步走出大殿,宦官紧随其后,漫步于夜雨微风中。两人没有撑伞,宽大的衣袍却不沾一丝雨水,这人间风雨似乎得到了敕令一般,偏偏绕过二人,女子头上金色的步摇跳动,端庄明艳,仿佛执掌风雨的神明。

.......

长安城外,一辆马车慢悠悠地行驶在官道上,马车前的御马之人全身隐于黑袍之下,头上的斗笠半遮半掩着,像是睡着了一般,这辆马车的主人似乎并不急着赶路。

阵阵微风拂过,夹杂着夜雨的清冷气息。马车上的人睁开了双眼,冷笑一番,这些人果然按捺不住,这么快就动手了。

下一刻,空气中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丝线,将车前两匹马分割成无数的血肉碎块,失去牵引的马车向前坠去,车上的人早有预料,他轻飘飘地一跃,便四两拨千斤一般,止住了马车的滑行之势。

待马车静止,他落在车厢上,周围突然凭空多出了十几名黑衣之人。他们神色冰冷,眼里似乎没有一丝一毫感情。他们没有一个人戴着能够掩饰身份的面罩,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藏于黑暗之下的鬼魅,是这世间的暗影,所有见过他们面容的人都已经死了,如果任务失败,那他们也没有活着的必要。

世间的人称呼他们为“小幽都”,而与这个名字相关的,无不是一场场血雨腥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