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于禁回朝陵画死(2 / 2)

加入书签

站于两旁的百官,见到于禁须发皆白,不顾老迈行此大礼,内心不由生出同情心来。然而,不少官员知道于禁降而庞德战死,又想起曹操“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的评语,厌恶之感油然而生,于是拂袖将头偏在一旁,不再理睬。

高坐于宝座上的曹丕对于禁如此跪法还算满意。见于禁九叩已毕,道:“爱卿平身。”

于禁伏于地上,道:“罪臣兵败被擒,有辱陛下圣明,愿陛下降罪。”曹丕笑道:“昔日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视丧师於殽,一样东山再起,胜败兵家常事,于爱卿要重新振作,以功绩洗刷耻辱。”于禁听闻,流泪满面:“臣身为降虏,又不能死,一至东吴,时时思念归国,东吴虞仲翔曾说:‘不如斩之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臣早有死志,不愿死在东吴,今已得拜见陛下,心愿已了。”

就在于禁俯首听曹丕出言之时,王朗出班道:“于文则,陛下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晓喻于你,而你却求一死,将置陛下天恩于何地?”于禁尚未及答,司马懿出班道:“你系先帝老臣,素以毅重,樊城一战,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何求速死。”曹丕垂泪道:“荀林父、孟明视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确如仲达所言非战之咎,爱卿不辞辛劳,重归故国,胜败兵家常事,足见爱卿心系家国。朕赐你无罪,并拜卿为安远将军,实心用事去吧。”

于禁愣了,皇帝竟然为自己流泪,不由大为感动,痛哭于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天恩于万一。”曹丕道:“虞仲翔如此对待我大魏老臣,朕就在此设一虚座,看他什么时候来。”于禁道:“虞翻也是诚实君子,臣将以此自砺。”散骑常侍蒋济出班奏道:“于文则离大魏两年,陛下不如恩准其回泰山郡巨老家,父子团聚一番后,再来任职。”曹丕准奏。

散朝后,众人走出殿外。几位年轻官员走到于禁面前道:“恭喜于将军。”于禁正欲还礼,另一人道:好一个“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哈哈。”众人大笑而去。王朗、贾诩、司马懿等一班人走出殿外,看着忍受羞辱却不发一言的于禁,道:“年轻少不更事,文则切莫放在心上。”于禁道:“用兵三十年,一旦威名尽丧,当得如此。诸公之恩,容禁后报。”

见大家走远了,王朗轻声对于禁道:“文则回泰山后,可上表力辞安远将军之位,保养天年。”于禁正欲相询,王朗道:“不必多言。”头也不回地走了。

于禁奉皇命从洛阳回家,九月初进入泰山郡地界。他一路想着皇帝接见时的情形,又想着王朗教他的言语,竟然一时想不开来。

于禁老家泰山郡钜平县,在泰山郡西南。看到熟悉的庄园,于禁反倒近乡情更怯了。一想起在洛阳受人鄙夷的目光,于禁坐了一辆马车,不敢示人。到庄园门口停下,守门的家丁见几个随从赶了一辆马车,正想向前询问,一见于禁下车,不由大哭,顾不得失态,忙向前拜见,并喊了几个小厮迎接于禁,自己却跑进庄园,大喊: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主公回来了……

于禁有二子,长子于圭,字德守,39岁,被曹操封为列候,生有一子于臬,今年13岁。二子于瀚,字德浩,25岁,生有一子于准,三岁。于瀚在家经营庄园。当天,正好二子一孙皆在庄内,将于禁迎进堂内,居中而坐,行了父子之礼。又叫庄内各宗族前来相见。

于禁见儿孙在傍,宗族人等一齐见面,内心不胜唏嘘:“不想今日得归故园。”于圭近前跪下道:“阿爹回来就好。我等二个弟兄,夜夜悬望,以为会和阿爹天涯永隔,不想今日得见,让不孝子能尽孝于万一。”

于禁看了看这些熟悉的面孔,回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乱起,自己受同乡鲍信招募,率宗族数百人参与讨伐黄巾军,30多年过去。如今这百余宗族人或战死,或老去,所剩不过十余人,皆垂垂老矣。于禁道:“我儿请起。各位不必多礼。”

于瀚流泪道:“两年之前,阿爹镇守邺城时,哪见一丝白发,如今竟成白头翁,皆是儿等过错。”于禁道:“闻圭儿任庄主,保宗室家族衣食无忧,瀚儿经营庄园,很有成色。父心甚慰。想先祖东海曼倩公,明习政事重法令。某自引军以来,以法治众无所私,皆法先祖之德。今陛下拜吾为安远将军,当如何处之?”

众不及言,那孙子于臬走了出来,闯入于禁怀中道:“爷爷须发皆白,又去忧心国事,孙子于心不忍。”于禁一愣,忽想起王朗要自己力辞之语,便道:“好,好。”

用过午饭,于禁查看了庄园一应情况。泰山郡有11县,即奉高、博、梁父、钜平、山茌、嬴、莱芜、南武阳、南城、牟平阳。自黄巾之乱起,于禁少习武艺,练射弓马,族人在钜平并不是一方世家,南城羊家才是世家大族。钜平地势平坦,柴汶河和牟汶河合流在县南部合流,名为大汶河。县往北过小漕河不远,即是泰山郡治所,天下闻名的五岳之首泰山,即在泰山郡治北边。于禁以军功升迁,所得财物皆赏赐部下,所以并没有过多余钱兼买土地,虽升至左将军,在泰山郡,最多算是一个小豪强而已。钜平地势平坦,有汶河水利,土地肥沃。三国时期,这些田庄里,没有现在常见的蔬菜如土豆、红薯、辣椒、玉米、花生、南瓜之类,这些都是后世传入中国的品种。倒是张骞通西域后,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引入了中原地区,而桃、李、杏、梨、姜、茶叶、莲是本地品种。五谷是常见的。于瀚通《九章算术》,于计算之法比较精熟,维持了田庄经济发展,做到了自给自足。宗亲、宾客和徒附、部曲共有300余人。

用过晚饭,于禁将二子召至堂前,回想起东吴和魏国朝堂所受之辱,不由自主流下泪来。于圭问道:“朝堂之后,还有何人与家父有旧?”于禁道:“与父亲厚者,有元让(夏候惇)、文谦(乐进)如今皆已故去。文和(贾诩)唯变所适,景兴(王朗)是尔父伯乐。文远(张辽)虽亲,远在江淮,跟随子孝(曹仁)。”于圭道:“阿爹,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虽当朝流泪,小子听闻,陛下逼鄄城侯(曹植)七兵成诗,又重用先帝所恶,阿爹属下将朱文博为高唐候,小子总觉不安。”于禁黯然道:“若家父辞去安远将军之职,乞赐回乡养老,退去六百户食邑,只食邑六百户,兴许陛下恩准了呢?”于瀚道:“照理说,我兄弟二人当为国效力,然听闻家父在朝,受尽冷眼,我二人亦绝了仕进之意,守着这些庄园,安然度日。”

三人商议定了,于禁当夜写成文书,递往洛阳而去。

洛阳,曹丕见了于禁上书,示给贾诩:“文和有何高见?”贾诩道:“文则系先帝老臣,虽兵败被俘,乃天时不济,非战之罪,今以须发皆白而辞官养老,去留之意,陛下圣裁可也。”王朗望了一眼贾诩,心道:“文和果然行事不留一尘。”曹丕望向王朗:“景兴以为如何?”王朗道:“文则自讨关羽,辗转两年,受尽苦辛仍心系故国,今心力交瘁,不复当年。陛下向日赐与安远将军之职,朝堂之上,禁不敢辞,今上表请辞,陛下听之可也。”曹丕笑道:“景兴之言,不无道理。岂不闻武皇帝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禁乃武皇帝旧将,岂可因年事已高而固辞。徐公明(徐晃)、张文远(张辽),及现在眼前诸公,哪一个不是武皇帝时大老元臣?”王朗不得已,乃道:“既如此,可召禁至许都,随可听用可也。”曹丕眼望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司马懿道:“王司空系老成谋国之言,召禁至许都听用,可显陛下爱护老臣之心。”曹丕道:“传旨,不许于禁辞官,宣至许都听用。”

当夜,中领军将军朱铄因曹丕召见,来到宫中。“彦才,今日收到于禁请辞表文,大臣对去留意见不一,你以为如何?”朱铄兴冲冲跑来,没想到是这么个烫手山芋,他是个急性子,不同脱口而出:“臣掌中领军将军,只知护卫陛下安全,这去留之意,未臣所过问。”曹丕笑道:“你与高唐候朱灵相厚,你可要其派人去高陵画一些壁画,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朱铄不敢问为何如此,应道:“诺。”

朱灵府。见朱铄来访,朱灵不敢怠慢。听朱铄说明来意,朱灵也是一头雾水:“向日陛下已拜于候爷为安远将军,为何今又如此?”朱铄不悦:“朱将军岂抗旨?”朱灵道:“下官不敢,凡陛下所命,灵誓死相从。”朱铄道:“你我同是宗亲,陛下必不负卿。”言罢扬长而去。

朱灵觉得很委屈。曹操在日,自己被于禁奉曹操之命夺了兵权,成为于禁下属,后来又和于禁一道镇守邺城。“文则待我,纯以国法,不徇私情,今派人画如此壁画,是陛下假我手而羞文则也。”如此思量再三。一边自己的老上司,一边是皇帝命令。在道德和前程面前,朱灵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

黄初二年秋十月,使者来至钜平,召还于禁至许都。于禁望了望前门大汶河,又望了望身后一望无迹的田野,自觉秋风刮面,遍体生寒:“恐再不能望田园之景而享儿孙之乐也。”

于禁单独召见二子一孙:“我此去,不知何日能回,若我死于任上,尔等切不可出仕,只以耕读传家。”二子一孙不胜伤感。于禁道:“尔父当年扎营于樊城北十里,非尔父本心,乃曹子孝所定。会秋水暴涨,三万多将士水中挣命,尔父为全将士性命,不得已降关羽,谁想天意弄人。武帝殡天,魏承汉鼎,吴取荆州,非尔父所能为。从此一败掩百功,三十余年英雄化为流水。”于圭等三人不由流泪:“定奉父(祖)命。”于臬见爷爷老态龙钟,又要离家,不由哭昏于地,良久方苏。

及至醒来,于禁已经准备出发了。此时,于臬已经成为一名穿越者。

“家父,于圭,许都……”醒来后的于臬,大致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家庭。他和于圭于瀚,及宗族、宾客等人,站在庄园门前,正欲送于禁返许昌,于臬知道,于禁到许昌不久,就被曹丕派去出使东吴,先去高陵谒拜,最后受辱身死。

“祖父且慢,孙儿有话说。”于臬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后,作出了决断。于禁正欲上马,见于臬突然说话,便站在那不动。于臬走到于禁面前,看着这位老态龙钟的老人,道:“祖父,孙儿愿和祖父同去,一则可以照顾祖父,二者顺便见一见风物繁华。”于禁心中一酸,见孙儿有此孝心,不觉欣慰。道:“孙儿不知,你祖父是去许都待用,并无产业在彼。何况会受人白眼,不能辱及子孙。”于臬没想到会有这一层意思。便道:“孙儿已习孝经,论语,但更想学祖父,日后驰骋沙场,为家族争光。”于禁苦笑道:“好孙儿,祖父已是如此,不知道出头何其为难。”于臬道:“祖父已要家父耕读传家,若孙儿再博取功名,就是违祖父本愿,所以还请祖父允准。”于禁见于臬一脸决绝,回想起自己20多岁时的情形,与此时颇有些相像。道:“那就依孙儿,你要勤习武艺,苦读诗书,文武双全。方不负先祖定国公之后。”

于禁走了。消失在田野尽头。

事情如正史所言的那样,于禁到达许昌后,曹丕要于禁出使吴国,并先去拜谒曹操陵墓,却看到了事先画好的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壁画。于禁见到后,心血上涌,一命归天。五子良将之一,就此殒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