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人无横财不富(1 / 2)
想找钱,就要先找准目标。
都说大宋是历代最富,其实百姓是真没啥钱,能吃饱就算不错了。
那大宋谁有钱?
皇家,勋贵,士大夫,将领军头,僧道,这些是肯定的,商人勉强算。
皇家是赵孟启自己,没啥搞头,而且他也知道,内库看起来还有点东西,但是要转化为货币有点麻烦。
后面三个,是大宋的统治阶层,暂时不能惹毛他们,否则江山立刻改姓,从他们手里搞钱,得用正经法子。
然后僧道嘛,有钱是真有钱,一张度牒就要一千贯,他们买起来眼都不带眨的。
但他们对民间的影响力太大了,又善于蛊惑人心,而且比较没有立场原则,不在乎朝廷是哪家的,所以也不能逼得太紧。
虽然不能闹翻,但却是可以用点手段稍微搞一搞。
这道虽然是大宋比较推崇,给予的福利也优厚,不过道士为了求仙,花钱比较凶,加上不善经营,估计手里留不住啥钱。
看来眼下只能先从脑满肠肥的大和尚们身上下手了。
这样一想,赵孟启就有了大概的思路。
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虽然得有正经来钱路子,不过还是先搞来钱快的。
随即,赵孟启就把顾青给召来。
“顾问啊,咱大宋有多少出家人?”
顾清字古韫,这个韫是多音字,用来做名字一般读韵,但是为了避讳赵昀的名,所以他这个读温。
于是,赵孟启恶趣味的喊他‘顾顾问’,顾清虽然听着有点感觉燕王口音怪异,也没敢多问。
“回殿下,咱大宋的出家人基本维持在二十万左右。”
“那临安有多少佛寺?多少僧尼?”
“城内城外加起来,大约六百多座寺院,僧众有五万左右。”
“啧啧,这么多?整个临安的人头加起来应该都没两百万吧,五万僧尼啊。”
赵孟启有心理准备,依然被惊到了,很快又一想,这五万僧尼要是能再卖一遍度牒,那可就是五千万贯啊。
当然,度牒这东西在宋代演变得有些复杂了,不单单再是出家人的身份证明,很多时候相当于后世的有价证劵,甚至直接当货币用。
而且这五万僧尼肯定已经有了一份,哪里肯再买一份。
可是这能难倒赵孟启么?
“顾问啊,报恩寺那些妖僧的案子进展如何啊?”
“人是抓了不少,可千头万绪的,还得好长时间才能厘清。”
“那相比其他寺院和他们有瓜葛的不少吧。”
“殿下所言不差,光是直接替他们传谣的,下毒的,就有好几百人,涉及的寺庙可不少。”
和尚们倒也不是只在寺里念佛,为了让佛光普照世人,也得多做一些宣传工作,比较固定的就是走街串巷的报晓头陀,还有登门入户到百姓家化缘送香,做法事这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