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秋收(2 / 2)

加入书签

上一世独立惯了,这点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小活她自然做的得心应手。

等陶氏发现果儿竟然弄了满满一盆蛋液的时候,气得瞪圆了眼睛就要开骂,果儿率先开口:

“奶,鸡蛋集市上有的是,吃完了我给咱买。面饼子卷鸡蛋最好吃了。”

陶氏闻言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瞪着果儿道:“这可是你说的,这两天咱家短了啥你可都得填补回来!”

果儿点头应得痛快:“放心吧奶。”

陶氏这才压着心头火气继续去弄面饼子,一边指挥着皂儿开始炒菜。

忙碌了一上午,案板上的扁筐里已经堆满了香软的白面饼子,旁边是一大盆香葱炒鸡蛋、一大盆凉拌豆芽,还有一大盆用猪油炒的青菜豆腐。

午饭准备妥当,陶氏顾不上吃,指挥几个孙女取来送饭用的竹篮子,装水的瓷罐子,一一装好后叫她们赶紧往地里送饭去。

陶氏留下几张面饼子跟一点小菜,这是她们婆孙的饭食,这会儿可没时间吃,得先给地里送完了饭回来再说。

陶氏嘱咐几个孙女路上别耽搁,下苦人这会儿估计都饿狠了。皂儿几个提着篮子、罐子匆匆出门了。

几个女孩儿一出村子,放眼望去,就看见一片片麦田紧挨着望不到边,每片麦田里都有农人拿着镰刀低头忙碌地收麦子。身后割过的麦田里,半大的孩子们正弯着腰不断捡拾大人拉下的麦穗,到处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果儿几个沿着麦田中间的土路越走越远,不一会儿皂儿下巴一扬,眼神冲着的前方对三个妹妹说道:“快看,咱家的麦地到了。”

果儿寻着视线望过去,果然远远的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在地头忙碌,姐妹几个加快步子走了过去。

走到她们家的地头,果儿就见姚老爹带着儿子儿媳们在半人高的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前一字排开,正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弯腰割得起劲。

几个大人把大林、二林和三林几个孩子夹在中间,这样两边的大人能顺便帮着孩子们割几把,几个男孩儿也都很卖力气,半天下来在爹娘的帮衬下竟然都没有掉队。

他们身后幼小的三个林也低着头,撅着屁股在割过的地方捡拾着麦穗,小小的身子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蹲下,看得果儿真心疼。

“吃饭啦——”

果儿高喊了一声,三个林闻声抬起头,看见她们,嘴里发出欢快的声音最先跑了过来,一个个红通通的脸蛋上满是汗水。

皂儿几个把手里的篮子、罐子小心放在地上,走上前拦住欲冲过来的三个弟弟,忙不迭抬起袖子给他们擦汗。

小孩子等不及姐姐们给他们擦干净汗水,就挣脱开蹲在地上掀起篮子上面铺着的笼布,看清楚饭食后更是高兴地大呼小叫。

远处大人们也收了手里的镰刀走了过来,皂儿取出一个瓷碗,从罐子里倒了一碗水递给姚老爹:“爷,您先喝口水。”

姚老爹接过孙女递过来的瓷碗喝了一口,低头看看篮子里的饭食,脸上也露出笑容:“好,好,都坐下,今儿是白面饼子。”

“爷,还有炒鸡蛋呢!”五林的声音欢快。

姚三柱跟包氏在姚老爹的监视下一点儿也偷不得懒,这会儿两人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都不想动了,听见老爹跟五林的声音又撑着坐过来,果儿忙给爹娘把饭食递了过去。

姚三柱狠狠咬了一口卷满了香葱炒鸡蛋的白面饼子,嘴里嘟囔道:“终于吃上白面饼子卷鸡蛋了,可真不容易,累死老子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这份丰盛的午餐,果儿几个给大家分好饭食后,自觉地走到地里捡拾起麦穗来。她们的饭食陶氏已经在家里留出来了,得回去后才能吃。

果儿四下瞅了瞅,半天的功夫一家人已经割了一大片了。眼下秋收都是靠的人力,姚家今天下地的人多,看这速度十五亩地的麦子,再加上地头零碎的高粱、大豆等,大概三、四天的功夫就能全部割完。

姚家现在种的十五亩地全部都是租大地主王家的,王家地多,不光在十八里铺有地,周边其余的几个村子多多少少都有几十亩,这些零散的地基本上都租给了各村没有地的穷人家,每年的租金是四六分,王家得六成,剩下的四成才是租户的。

这个年代的庄稼收成普遍不高,一亩良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不过三百斤上下的粮食。

姚家租的十五亩地全部种上了麦子,姚老爹带着儿子、孙子一天也不敢懈怠精心伺候着,这样一年下来,收成最好的时候,每亩也就能得三百多斤的粮食,等秋收完了交出去六成租子,她们家最多只能剩下不到两千斤的粮食。

看着数量不少,可姚家人口多,上上下下十几张嘴,按一天最少的消耗来算,两千斤也就够全家大半年的口粮。

所以姚老爹带着儿子们把麦地周边沟沟坎坎,包括地垄上都种上了大豆、高粱等杂粮,这些杂粮不用交租,每季下来好歹能多收上来几袋子粮食填补不足。

就这样全家一年四季也只有在秋收跟过年这两段时间,敢敞开肚子吃几顿饱饭,其余的日子都是混着菜园里种的瓜、菜勉强维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