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时刻准备着(2 / 2)

加入书签

更是因为肖扬的经历,与他有几分相像。

郑伟民家里贫穷,母亲早殇,老爹供自己上学,那种苦难只要经历过,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听说肖扬自力更生,独立支撑一个家的时候,郑伟民就被震撼了,这才多大年纪,实在是不可想象。

当年父亲带着一家人熬日子,还非常艰苦,一个女孩子定然更不容易。

于是郑伟民决定去看看扬扬饭馆,到底是什么样子,肖扬的日子是什么样子。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郑伟民副市长来到扬扬饭馆,找到一个座位坐下,环顾四周,不禁觉得温馨。。

店子不大,但是环境很干净,桌子凳子的,都是一尘不染。

人来来来往往的,虽说匆忙,但是无不是笑脸相迎,互相打招呼。

秩序井然,人人都自觉地结账,或者洗碗,也不多说什么,打一个招呼就走了。

话说生意好,人手不够。人常常拥挤不动,要排队。

肖扬忙不过来,大家就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熟人就自己打饭,自己交钱自己找钱。

肖扬就订做一个大大的钱箱,分成几个部分,有整钱格、零钱格,方便人们。

如果有人没有带钱,或者没得钱,吃了饭,干一些活儿,比如说打扫卫生什么的,也就罢了。

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吧。人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人如何区别动物的过程。

人不仅仅会制造工具,会说话、写字,也是有思想的。

同情心是人的初心,善良心是人的本心,没有人生来就是恶棍,只是后天的影响而已。

在肖扬的摊位前,你不能不为自己的行为检点,难道自己不如一个小女孩,不如一个不能行动的瘫子,何况,大家都一样,自己又何必特殊?

有人说:“环境创造了人,环境能够塑造人,”我想说这话是有道理的,这句话里有人们对于生活的醒悟。

眼见的这里的景象,即便是郑伟民也是感慨。

郑伟民感觉,这里是一个家,一个属于民众的家。

随着脚步声,一个小姑娘过来。

脸上的笑容那么灿烂,满脸地幸福,看不出一丝的不愉快。

郑伟民知道她是肖扬,看到肖扬如此阳光,心里也温暖。

扬扬说:“叔叔,你需要什么?”

声音好听,难得女中音让人舒服。

郑伟民闻言,笑道:“你给我来一碗大锅菜,两个馒头,两个茶叶蛋,一碗辣汤。”

肖扬答应一声:“您等一下,这就来!”

肖扬离开,没多久,用一个大托盘端了出来饭菜给郑伟民放好。

郑伟民道:“谢谢!”

肖扬说:“您慢慢吃,有需要叫一下。”

肖扬随后离开,有人打招呼,她笑嘻嘻地答应着。

有人过来在郑伟民的桌子上吃饭,他自己打的菜、辣汤,自己拿的馒头,自己交的钱,自己找的零钱。

吃过饭的在傍边的人大铁盆里洗干净碗,又在清水桶里洗一下,把碗筷放入备好的大铁盆里,再离去。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人问,也没有人理。

郑伟民感叹老百姓的淳朴,谁说人民不好管理,他郑伟民就不会答应他们。

看到的是有序的吃饭人群,大家排队,各自自己动手,没有人约束,郑伟民心里好感动。

是啊,老百姓是淳朴的,只要可以引导好,一定好管理。

作为一个干部,他觉得自己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好,这一刻,他深深地感到,做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