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论喝酒的危害(1 / 1)

加入书签

身旁亲卫听了惜卿这话,第一反应是扯开何光的领口,察看他的颈上是否有勒痕。

窒息而死,如果是被谋杀的话,那脖子上确实很有可能有勒痕。

再就是看他的身上是否有其它伤痕。

电视剧上好像都是这么演的,惜卿这样想到。

但是遗憾的是,亲卫都把何光给扒干净了,也愣是没能在他身上找到什么明显的伤痕。

惜卿壮着胆子瞥了一眼何光的尸体,竟然还看到了他身躯上的紫红色的斑点。

这绝对是窒息而死没差了,尸斑都出来了!

她觉得有些渗得慌,但是脑海中还是在仔细搜寻着上辈子曾经看过的有关报道。

对了!

她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在论坛上看过的一桩怪事。

发帖人称自己的父亲在某次宴会上饮酒过度,出了饭店连车都没来得及打,就趴在酒店外面的路边地上,醉醺醺的睡着了,但是第二天一早,作为儿子的发帖人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电话那边声称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希望他能赶快过来认领尸体。

由于死因不明,发帖人在认领尸体后,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并调出监控录像。

但是整整一晚,除了一开始时一名陌生的中年女子将趴在地上的父亲给翻了个面、让他保持仰躺着的姿势之外,就再也没有人动过他的父亲。

他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蹊跷,于是联系了法医来做尸检,并把自己在监控中观察到的情况都告诉了法医。

尸检结果出的非常快。

也让他十分不能接受。

报告上说,他的父亲是因为胃内容物吸入呼吸道窒息死亡。

而造成父亲死亡最关键的因素,恰恰就是因为那名中年女子将父亲摆成了仰躺的姿势。

后来发帖人在警方帮助下找到了那名中年女子,在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她十分惊讶,并说明了当时给父亲翻身的原因——只是单纯觉得父亲这样趴着睡可能会不舒服,所以她才出于好心的将父亲摆成了仰躺的姿势。

谁能想到,陌生人出于好心的一个举动就这样直接的导致了父亲的死亡。

发帖人并没有对这名中年女子恶言相向,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一个意外,再怎么没有办法接受,也得接受。

于是他便将自己父亲的遭遇发到了网上。

虽然这个帖子并不怎么热门,但惜卿还是刷到了,并且还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她的关注点还有另一个,那就是:叫你出去喝酒的人未必会担心你的死活,所以关键时刻还是得自己保护好自己。

就像那位发帖人的父亲,都醉到趴在路边睡着的程度了,同在一起聚餐的人竟然都不担心这位酒友能不能安全到家,就这么让他在路边上趴着,真是怎么想都觉得这些人很不会办事。

虽然这不是法律硬性规定的要求吧,但是道德层面上关心一下应该也不过分吧?

惜卿对这点十分不满。

而且在那之前,她只知道酒醉后呕吐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却并不清楚酒醉后仰躺着的危害性。

所以因为这个帖子,她还特意上网搜了相关预防措施,尤其是聚餐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然后她就知道聚餐如果喝酒的话,一定要及时关注身边喝酒人的情况,有人喝醉了一定要有人照看。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照顾喝醉的人,最好让他侧躺着,这样万一发生呕吐,呕吐物可以流出,而不会被误吸入气管。如果有神志不清、呕吐严重的情况出现,要及时就医。

惜卿上辈子的爸妈都不怎么爱喝酒,而且她也很少见醉汉,平生遇到的喝酒的场合就是过年过节,而且由于酒驾入刑的原因,在她穿越前的几年里,亲戚长辈们也收敛了许多,所以这些冷知识学了倒是没怎么用上。

不像现在的大胤,也就高祖在位那几年实行了禁酒令,可到了现在,禁令几乎已经算得上是形同虚设,在洛阳城里,除了上层人士,连平头百姓也已经快离不开酒了,但凡手里有点余粮的,不是自己试着酿米酒,就是拿着这些粮食去找那些会酿酒的人换酒喝。

不是惜卿夸张,据可靠消息称:在那位负责刑狱的李廷尉的手里,一百件案子里起码得有八十件跟酗酒有关。

可见这喝酒的危害有多大。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躺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太仓尚书,应该就是因为仰躺着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而窒息,最后导致了死亡。

一旁的亲卫正在拷打其他已经醒过来的官员,根据他们的供词来看,与惜卿所推断的并没有太大的分歧。

所以她便尝试性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依旧是刚才那位扒衣服的亲卫,这次竟然很利索的扒拉开了何光的口腔,打算先大致上检验一下刚才惜卿猜测的真实性。

惜卿觉得此人是个干法医的好苗子,跟着景麟鸣打仗简直是糟蹋他这动手能力,还不如去廷尉那里寻个差事干,说不定过个几十年,也能写出本《洗冤录》来。

当然廷尉并不是什么好差事,自汉朝以来,统治者皆尊崇儒家或是老庄思想,而担任廷尉的多半是皇帝亲选的酷吏,手段一般都比较狠辣,不但名声不怎么样,还很容易招仇恨。

于是时间久了,连带着廷尉这个职业,也逐渐变得像是一个黑暗组织。

在这名亲卫的检验下,果然在何光的喉口处发现了少量呕吐物。

于是他朝惜卿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先生果然足智多谋,在下实在是佩服。”

听着这样一句诚恳的夸赞,惜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这也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了简单的猜测,具体怎么样,还是要看廷尉那边的审查,廷尉专掌刑狱,他们才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高手。

不过现在对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是,现在我们可以确认何光在我们来之前就已死去多时,而且基本上排除了他死于谋杀的可能性,所以只要跟廷尉那边打好招呼,就不用过多担心这件事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她跟那位出自赵郡李氏的李廷尉,并不怎么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