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户口”(1 / 1)

加入书签

景麟鸣看着惜卿欲言又止的模样,突然察觉出到她可能是真的意识不到恒州到底有多么落后。

虽然在高祖迁都之前,这里也曾经充当过大胤百年的国都,但这依旧不妨碍恒州穷,尽管他跟父亲已经在那里治理了二十余年,可是比起大胤的南部诸州,依旧是连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你不用觉得意外,恒州确实穷苦。而且,我手下也确实缺一个能帮我处理军需和内政的谋士。”

惜卿默不作声,心里却在打着小算盘。

其实别看现在景麟鸣还年轻,但他也称得上是军政两手抓的奇才了。不但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流民问题给控制住,还能顺手在城南建起一座临时演武场,而且直到现在,他丝毫没有要向朝廷求助的意思。

虽然程霁泽跟李代平正在朝中为他斡旋,可那也是他们在像他主动示好,性质还是不一样。

而且单看恒州这些年只增不减的赋税,就知道他在治理州郡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像这样的人,手里显然已经拿好了枭雄的剧本,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别说成为下一个摄政王了,就是改朝换代都有可能。

更不用说他现在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是缺文官队伍了。

身居高位还能意识到自己缺点的人,惜卿唯有佩服,因为她就这么点本事,还天天沾沾自喜着呢,而且她最大的抱负,也不过是抱根粗大腿,然后拼命攒钱为以后跑路做准备。

“主公就没打算在洛阳城中再寻一个能力卓绝的世家子弟吗?”

惜卿想起那些枭雄和开国皇帝,无论身份多低、军事能力多强,最后都还是要向豪强或是士族示好,比如刘秀娶了郭圣通,曹操收了荀彧。

其中郭圣通代表的是河北豪强,荀彧代表的是颍川士族,虽然惜卿觉得领导娶老婆跟招合伙人不能算是一码事,但是当领导是皇帝和军阀的时候,这代表的意思其实还是差不了多少的。

显然景麟鸣现在已经具备了足够优越的军事力量了,那么按照前人的经历来看,他现在最需要其实应该是找个世家大族联手。

但景麟鸣跟她想的却完全不一样,他虽然惜才,希望能够在洛阳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多多招揽一些有识之士,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跟这些世家大族联手。

“如果他真的才能卓绝的话,是不是世家子,有那么重要吗?”

景麟鸣没有回答惜卿的问题,反而是接着她的问题,又向她反问了起来。

惜卿下意识就想回一句“当然重要”,可是话还没说出口,仆从却在门外轻轻叩起门来了。

于是他俩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这才发现白恪已经领人过来了。

于是他们便放下了刚才的问题,转而开始跟白恪交谈起来。

惜卿注意到白恪今日带的人已经比昨日多出来了数倍,她猜他应该是改了主意,打算把清算土地的事务搁置下来,先把城南流民的身份登记核实一事给处理妥当。

景麟鸣看到站在书房外的人口数量,显然是没办法进书房一叙的,于是在跟白恪简单交谈了几句之后,便开始对这些小吏和候官下达了指令。

惜卿站在一旁认真听着,发现景麟鸣做事的确够细致,也的确够麻烦。

因为他希望这些人在进行户口登记时,能够制作出两份户口登记簿册来,一份按性别年龄来划分,一份则以一家一户和地理区域来划分。

而且他还希望,这份制作出来的登记簿册,能够交由他来保存,如果后续不能将流民安置妥当的话,他不但会把这这些簿册如数上缴,还会向皇帝及其他朝臣亲自请罪。

惜卿听了微微有些汗颜,心想这流民的“临时户口本”也不值多少钱啊,本来这份差事就是没人干才会推到景麟鸣头上的,他倒好,不但乐呵呵的处理起来了这堆烂摊子,现在更是要给自己找事做。

但是这种想法没能持续多久,惜卿就开始谴责起了自己,觉得自己真的是太自私了,虽然这里是封建社会,可她上辈子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啊,这流民的事本来就该重视起来,哪怕那堆庸官来回推锅,她也不该被他们的恶臭理论给影响了。

现在好不容易碰上景麟鸣这样一个不惜得罪权贵也要解救流民的人,她反倒开始觉得他不正常了。

唉,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白恪比惜卿更清楚朝中众臣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安置流民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差事,所以他对景麟鸣提出来的要求也没怎么反对,至于誊些两份簿册,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因为城南拢共就几千流民,这是核实登记身份,又不是给他们筹救济粮,四五十个人下去,几天之内就能登记完。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后期誊写簿册也并非难事。

所以他十分利索的点了头,答应了景麟鸣的要求。

*

这一忙,就又是好些天。

惜卿在前期登记这一环节,还算是十分尽职尽责的,因为白恪他们不用在往永和里跑,而是选择直接带人去城南,所以她就只能一大早起来让陈安驾着马车送自己去城南,然后再跟他们那些人汇合。

虽然登记总共花了五六天的时间,但惜卿还是把那几十个直属于她的候官给认清楚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候官看着都挺老实巴交的,跟程霁泽之前对她科普的那些“特务头子”截然不同,但惜卿也不敢掉以轻心,觉得自己还是要在他们面前树立起威信比较好,因为从历史渊源上来说,她可是他们唯一的直属上司,只听从皇帝的调遣。

再就是,景麟鸣这些日子里只回了一趟府,惜卿这次终于了解到了他在城南没办法洗澡换衣服的待遇,于是对他更加佩服了。

在登记任务结束后,惜卿便把那些识字的候官调到了府中,命他们白天就在书房中整理簿册。

而她,则肩负起了监督他们工作的“重担”来。

所以这一来而去的,惜卿就觉得有些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