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永夜时代(1 / 1)
进入永夜后的世界是一片死寂的冰原,如果有光,那应该是银装素裹的一片世界。但是外界是一片黑暗,于是也见不到银装。月球坠落后的几年间这片荒原连一点月色也难以见到了。
“多漂亮的星星”检测员37号在心中默默的感叹,但是在工作频道中他无法随意的说话,其实频道中也是死寂的:现在还不是说话的时候,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不然第一个汇报情况的应该是他自己,这是近几次经验的结论。检测员37号打开观测口,一边观测一边欣赏,是啊,夜空中有星星,也只有星星。地球的大气层已经几近消散,在进入降温的过程中化为了液态的雨和固态的雪粒落在这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面。没有了大气层的遮挡,天外的星光更加的璀璨。
在地球被捕获后,自身的引力,自转公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身居地下城的人们为了获取地面上的信息于是在有太阳的“有昼日”修建了球状的大型监测站。它们被称为“夜游神”它们被修建在低洼处,避免太阳再次升起时被融化的液体冲走撞击岩石造成损失。夜游神整体防水,采取双层同心球建造即球中球。外层球壳起保护作用使用可调型类玻璃体材质,内侧镶嵌框架滑轨与内层相连。内层球是观测站的工作和生活区,下端配有载重,使整个观测站在受到外力作用而滚动时内层不会发生翻转;连接架上配备主动缓冲系统和被动缓冲系统,用于抵消在水中的颠簸。
整套观测站在永夜时持续运行,除不可抗力导致的维修暂时下线,剩下的所有的观测站都要在等到太阳重新日出的时候再停止运转转换为日游神观测站接手工作。集体进入维修期放下船锚,等到永夜再临之前,调整轨道回到既定工作地点重新恢复工作。
所谓的永夜其实也有昼夜之分,只是称为“萤火”和“黑日”萤火就是该地区对着外部星河的时候,能够看到大部分的星空,星星点点如同过去的萤火一般。黑日则是该地区转到对着“杜鹃”(那颗流浪星球)的时候,大部分天空将被遮挡,陷入各种意义上的黑暗之中。
像观测员37号所在的夜游神型号监测站还有许多,按原来的经纬网大概设置,每隔经度30度与维度30度就会设立一片观测群,在之间的位置也会有,但分布比较均匀大致为地图上经线和纬线交点每10度为一间隔。
由于“杜鹃”的影响人们常年处于地下城,且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一天的概念无限趋近于24小时这个数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是过去式了。昼夜的不稳定性与环境的变化需要这些地表的监测站为地下城的人们提供并校对信息。例如现在:夜游神发出了黑日提示,37号观测员打开外观镜看到西边天空中的群星消失了一块,呈弧形。像是洒满碎钻的黑色玻璃表面被人为的抹了一把,清出了一片空地“又是一个黑日”37号观测员打开控制台上传信息并持续记录黑日的推进过程,当然后续工作将交由机械完成。这些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关于气温和引力的数据也将同步观测。
与地质世纪之前人们所认知的喧嚣的极寒之地不同,永夜是非常安静的,没有丝毫的声音传播,失去传播介质使得厚厚的固态氧雪颗粒之间的些许摩擦声都消失了。
早期的监测站外层是不可调的半透明防护罩,具备抵御外界严寒和辐射的功能,其余的考虑到舒适的地方是一点没有。那是一段可怕的时光,如同把你装进小小的生态球中再沉入深海中一般,令人毛骨悚然。许多那个时期的观测员和研究员都或多或少的患上了诸如幽闭恐惧,深海恐惧甚至巨物恐惧症。这一度使观测工作难以进行。后期人们改良外层球壳,变为可根据需要转变透明度的壳层并在内侧具有全息显示功能。内部空间每日固定时间会强制播放特定的音乐或者视频,除非观测者已经在进行或提前进行了相关的活动;如此一来观测站的环境内确实好了许多。
在有太阳的日子,地球的大气层又将恢复,坚冰融化过后是更为复杂的气候条件,更高的气温使得地球大部分冰转化为液态水,这一个阶段会是席卷整个地球的超级洪水和超级暴雨。在其升温过程中固态的氮氧会先后变为液态然后蒸发逸散到空中继而引发降水,蓝色的液氧雨倾盆而下。有时还会因气温局部地区下降而再次下起固态氧雪,这个时候气温还只是-210c到-220c左右。
等到气温回升到-37c的时候液态的二氧化碳雨又将再次将大地冲刷。在这个过程中夜游神观测站中的监测员将陆续撤出释放船锚,而日游神观测站就要登场了。日游部分原址是建在各大高山上的观测站后来因地址变动和洪水种种原因逐渐的损坏。为了适应洪水和日益变化的环境日游逐渐改为船只,在海冰消融一部分后,他们就将上场。分散时各自观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分区域集合,如同空间站一般,由一艘巨型船只作为主体,各型船只按顺序组装构成一个巨大的海上科研船体这时候就叫做日游神观测站了。
等到陆地水退却,海冰消融,人们会轮流回到地上进行作物培植与建筑修建,深海潜行的水下城市也将浮出水面,随带着的生态模块上层浮出水面进行无土栽培,下层与海水互通进行渔业养殖,为下一次的深潜到来积累储备。届时受损的地下城与夜游神将被维修,新的水下城市与地下城也将逐步的建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