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1 / 1)

加入书签

曼芸弄不明白面试是干什么,又问周倩。

周倩说:“面试就是看看你的人样长得怎么样,脑子够使不够使,说话流利不流利,还有……”

不等周倩把话说完,曼芸早把她的话打断问:“表姨,你看我……人家能看上吗?”

周倩用一只胳膊搂住曼芸,半逗趣半认真地说:“我们小芸是卧云山里飞出来的一只金凤凰,他们打着灯笼找也怕找不着,怎么会看不上呢!”

误会像一缕云彩被风吹散一样,到此为止,消除得一干二净。周倩压根儿不知道曼芸曾对她产生过误会;曼芸自责过一阵子后,便把这次误会当一个秘密,永远藏在了心底。

周倩的那位表姐,就是前面提到的华夏商场的经理阎卓如。当周倩把曼芸领进阎卓如的办公室后,阎卓如像一位母亲替儿子挑选媳妇似的,把曼芸横看了竖看,远看了近看,又问了不少话,然后扭头向周倩挤挤眼,笑着用指头刮了一下曼芸的鼻子,用颇为满意的口气说:“林曼芸,我收下你了!”

社会风气变坏源于何年,准确的答案恐怕很难找到。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有了“走后门”一说,找谁办事也得拿点见面礼。不过,那时的见面礼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只是聊表心意,不值几个钱,更不会像现在,动辄几万、十几万……

周倩深谙世事,为了曼芸的事,尽管找的是她的表姐,来时还是备了一份薄礼。

周倩知道,她的这位表姐在衣着上颇为讲究,便把她买了还没有舍得穿的一双高跟皮鞋拿来了。

曼芸招工的事拍板定案了,阎卓如回到写字台前想坐下来跟周倩说说私话,一眼便看到了放在写字台上的皮鞋。皮鞋是装在盒子里的。她伸手把盒子打开,拿出皮鞋来欣赏一阵,又穿在自己的脚上试了试。她觉得这双皮鞋既合脚又美观,动了也买一双穿的念头。

她问周倩:“表妹,你这鞋是哪里买的?”

周倩原以为阎卓如在收她这份礼时,总要推辞一番,还会说一些诸如“太见外了”、“真不好意思”、“下不为例”之类的客套话,想不到却是这么赤裸裸一丝不挂!她骤然间也误会了阎卓如,心里有点不快,但还是急忙回答:“是我托人从北京捎回来的。”

阎卓如说:“我也想买这么一双……”

周倩忙打断阎卓如的话说:“这双就是拿来送给表姐的。”

阎卓如愣怔一下,不由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倩笑一笑,看一眼曼芸说:“是小芸送给表姐的一点见面礼,表姐收下也就是了。你不是正想买这么一双鞋吗?”

阎卓如感到周倩的做法,是对她人格的玷污和亵渎。她想,周倩这死妮子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是贪官、赃官、狗官?她想发火,想把拿在手里的皮鞋扔出门外去,想用手指着周倩的鼻子大骂一通。可是,她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眨眼间理性的双手已把感情的曲线拉直。

她心里的火早已熄灭,不由“哈哈”笑着用调侃的语调说:“这么说,表妹是用皮鞋贿赂我了!”

“表姐……”周倩有点尴尬,不知说什么好。

阎卓如不忍心为难周倩,把皮鞋装回到盒子里,然后递给周倩说:“即使你表姐是天底下最贪的贪官,也不会贪到表妹你的头上。更何况,我是从来不收别人送的礼的。算我求你,表妹,你就帮我成全我的名节吧!”

话说到这份上,周倩只好把鞋盒接过来,不好意思地笑着看一眼阎卓如,直后悔自己临出门时为什么会鬼使神差,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来。

误会消除后并不像一滴水掉在玻璃板上,擦掉就完了,而是会给人留下对对方的感激和崇敬的。曼芸发现自己误会了周倩,周倩发现自己误会了阎卓如,不同的两件事真像大白后所得出的结果都是对对方的感激和崇敬。

由此可见,误会也有多面性。

招工结束后,阎卓如把她精心挑选的二十名农村姑娘,都分配到各大公司的门市部实习,让她们跟着老售货员们学做生意。

山里人也许因孤陋寡闻的缘故,或者说还因长期生活在最低层的缘故,他们是最容易满足的,像口渴了喝半瓢凉水就知足一样,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可口可乐、健力宝、芒果汁一类更好喝的饮料,也从不奢望喝到这些饮料。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两个山里人在汽车站候车,无事闲聊起来。甲问乙:“伙计,你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每天吃些啥?”乙想想说:“他老人家也许每天都能吃到羊肉臊子蘸素糕吧。”可见山里人的心目中,“羊肉臊子蘸素糕”就是天底下最高级最好吃的东西了。当年他们对生活的最高要求就这么低。

从卧云山里走出来的曼芸,也是很容易满足的。等华夏商场在震天的锣鼓声和爆竹声中热热闹闹开业后,她穿着商场发给她的工作服——天蓝色毛料西装,大翻领白的确良衬衣,棕色高跟皮鞋——喜气洋洋地走进商场,看着那楼顶的华丽图案、闪着珠光宝气的吊灯和壁灯、缓缓移动着的卧式电梯、琳琅满目的商品、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她以为她来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职业。

商场每月发给她们这些临时合同工的工资是三十元。曼芸认为这是她叔在村里苦苦干半年活才能赚到的一笔十分可观的钱。

她为此高兴得在宿舍里当着众姐妹的面喊过一嗓子:“经理万岁!”只是当她想到自己还是农村户口时,情绪又不免低落下来。她在实习时听人说过,工作表现好,或许有“农转非”的可能。她下定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工作做好,争取商场的第一个“农转非”指标就落到她的手中。她要变成一个真正的城里人,她要让徐文刚父子看看她到底比他们低多少!

一个聪明的人和一般人混在一起干活,付出同样的劳动,也会比一般人干出的成绩大。如果付出的劳动比一般人多,那么成绩就会更大更显著。传说韩信手无束鸡之力,却凭智力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有人说,智者和愚者的差别,比猿和人的差别还大。可见智力是何等伟大!

曼芸和山里人比是智者,和城里人比也是智者,她的智商之高是华夏商场公认的。她干什么都与众不同,干什么都比别人麻利敏捷,有板有眼。古人云:“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意思是说,你是一只锥子,就一定会脱颖而出。这话一点不错。经理阎卓如很快发现了她是一个人才。阎卓如以为,把她放在柜台里当营业员是一种人才浪费,于是派她跟着采购员,到全国各地去熟悉采购业务。几个月后,她就当了华夏商场正儿八经的采购员,南下广州、苏杭,北上北京、天津,西出西安、成都,东到上海、南京。这时,她才知道,世界是那么大,那么丰富多彩。在频繁的业务活动中,她发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发现了自己的漂亮也是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

人总是要变的,这是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一年多的采购工作,曼芸也变了。她再不满足于每月领的那三十元工资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领略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百货大楼、商场和购物中心的气质、规模和繁华后,再看华夏商场,越发觉得这里也没什么可留恋的地方。她从东南沿海城市的那些暴发的个体户那里受到一种启发,一个不安分的想法像一只不安分的小鹿在她的胸中躁动着。她每次外出归来,都要把她在各地看到的新鲜事物和听到的新奇消息,讲给和她同时被招收来的小姐妹们听。小姐妹们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痴痴地听着。她们从她的嘴里知道了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知道中国有了“万元户”,知道温州成了全国的首富……她们像秋水一样平静的心湖里,被曼芸投进的一块块石头击起了串串浪花,击起了阵阵浪潮。她们一天比一天想入非非,恨不得出门就拣到一块金砖,第二天变成了一个“万元户”。

一个叫翠花的姑娘,老向曼芸打听广州的情况。一天她连铺盖卷儿也没带,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华夏商场。她哪里去了?她留给小姐妹们一个难解的谜。几天后,小姐妹们帮她整理被褥,从枕头下发现了她留给小姐妹们的一封信。她在信中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